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2010年02月24日 18:16 深度報道 我要評論
我國傳統的臘八節剛剛過去不久,想必大家對吃到的臘八粥還記憶猶新吧。做臘八粥需要的原料很多,有大米、小米、綠豆、紅小豆、花生、大棗等十幾種,這其中有一大部分屬於雜糧,眼下,大米、玉米、蔬菜等大宗的農産品都紛紛漲價,這雜糧的價格究竟怎麼樣呢?讓我們跟隨記者一起去看一看。
臘八節期間,記者在北京的一家超市,就臘八粥中的主要原料:小米、綠豆、黑豆等雜糧,做了調查。
人們俗稱的“五穀雜糧”中的 “雜糧”,是指水稻、小麥、玉米、大豆和薯類五大作物以外的糧豆作物。主要的雜糧品種有:高粱、穀子、蕎麥、燕麥、糜子、綠豆、蠶豆等。而近期,作為臘八粥的主要原料的綠豆、黑豆等的價格上揚,不僅僅如此,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其他雜糧尤其是小宗豆類的價格2009年的價格整體呈現出上升趨勢。
據了解,2009年小米、大麥、燕麥等,價格相對平穩,價格波動最大的是以綠豆為代表的小宗豆類。零售價差距最大時,由每公斤6塊錢上漲了8塊錢左右。記者還了解到,近年來,雜糧的價格,一直呈現出穩步上升的趨勢。以出口價為例,自2004年到2009的雜糧出口價格來統計,價格幾乎翻了一番的就有蕎麥、蕓豆、穀子、綠豆等好幾種作物。
記者就2009年雜糧價格上浮的採訪了農業部小宗糧豆專家指導組組長柴岩教授。專家還介紹説,近幾年來雜糧價格趨勢整體呈現出上升趨勢,是由於人們的膳食結構發生了變化。
按照專家的説法,近年來國際國內對於雜糧的需求是越來越高,所以,雜糧的這種漲價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會持續,那麼這會不會影響消費者購買雜糧呢?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雜糧即便是漲價,也絲毫沒有影響到消費者購買的熱情,尤其是春節即將來臨,很多地方買雜糧的消費者排起了長隊,真是異常紅火。那麼廣大消費者為什麼對雜糧如此青睞呢?
原來,現代人只吃精米、白麵是不符和平衡膳食原則的,尤其是現代人飲食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太多,而雜糧的某些微量元素,例如鐵、鎂、鋅、硒的含量要比細糧更多更豐富一些。現如今,消費者開始注重糧食品質和營養搭配,已經是不可逆轉的潮流,吃粗糧、雜糧已經成為調整人們飲食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們的記者了解到,這些年小雜糧的單價,每年平均都在以10%左右的速度遞增,但是,消費者的熱情卻絲毫不減,小雜糧的銷售一片紅火。那麼雜糧行情看漲,給種植區的農民帶到了多少實惠呢?我們的記者來到了雜糧生産大省山西和陜西省進行調查。
山西沁縣是我國自古以來有名的小米之鄉,這裡的農民們的一大經濟來源就是種植穀子去殼賣小米,沁縣漳源鎮羅卜港村村民劉貴國就是這其中的一個。這些年老劉靠著種穀子掙了些錢,看著家裏的日子一天天好起來,自然是心裏樂開了花。
不僅僅雜糧大省山西省的農民靠種雜糧獲了益,陜西的農民也受益匪淺。陜西省佳縣方塌鎮尚寨村的村民尚光武和他的鄉親們一直生活在這片黃土地上。在這裡,綠豆、小米是他們每天必須的食物。以前,尚寨村人,靠著種雜糧、吃雜糧來填飽肚子、靠賣雜糧掙錢致富卻還很困難。
這些年,隨著雜糧市場的走紅,消費者對雜糧的追捧,尚寨村的村民們,已經可以能把種植雜糧作為自己的一大收入來源了。
據了解,我國常年種植小雜糧面積約1.5億畝,佔全國糧食播種面積的十分之一左右。即便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下,我國小雜糧出口創匯也達到了8.6億美元,居全國糧食出口量的第四位。在我國西部地區的大多數農民,都從事雜糧的種植,雜糧數量雖然小宗,但與廣大農民的生活和利益息息相關。
在我國的西北、東北、西南的一些貧困地區,雜糧是當地農民賴以生存的主食,同時又是他們的主要收入來源。在調查中,我們的記者發現,這些年,隨著小雜糧價格的上揚,農民的收入雖然增加了,但是小雜糧卻很難成為當地的支柱産業,究竟是什麼因素制約著雜糧産業的發展呢?又該如何突破産業瓶頸呢?
山西沁縣漳源鎮羅卜港村的村民衛學軍看著同村的老劉種的穀子都賣了個好價錢,自己卻在家裏唉聲嘆氣直髮愁。
老劉一年僅在穀子這一項上,純收入就有八千多塊錢,而衛學軍不僅僅種的穀子一點都沒賣出去,還賠上了自己投入的錢。同樣是種穀子,同一個村子、同一片土地,同樣的氣候條件,老劉和衛學軍家的收入怎麼差別會這麼大呢?
衛學軍的穀子産量和質量上不去的問題是出在種子上,這裡的多數農民都採取自己留種的方式,導致穀子的品質很難提高。在我國,雜糧種植技術起步相對比較晚,雜糧的良種率只有30%-40%。除此之外,雜糧具有生育期短、地域性強、耐旱耐寒的特點。這就加大了雜糧大規模推廣種植的難度,而目前的雜糧主産區農民幾乎都採用傳統的種植方式。
記者調查得知像衛學軍他們這樣,缺良種、缺良法的農民不在少數。據統計,我國雜糧種植面積佔糧食播種總面積的10%,但是産量卻只佔糧食總産量的4%。“種植科技含量低”已經成為我國雜糧産業發展的制約因素之一。
記者在調查中還發現,現在市面上能夠購買到的雜糧産品,大多是雜糧的原料産品,加工産品和深加工的品種缺乏。山西省沁縣的黃小米是早在乾隆年間就享有盛名的貢米。這裡的加工企業也是國內響噹噹的龍頭企業,可是最近這家企業的負責人卻在發愁。
原來,這家加工企業的加工流程,就是將農民手中的穀子回收,經過篩選、去殼、清潔、拋光等初級加工,變成小米。負責人告訴我們,即便是他們想要謀求進一步的精深加工,也是困難重重,就連最基本的硬體配套設施,他們都需要自己親自研究。
記者了解到,我國的雜糧加工基本停留在原料初加工的層面上,深加工産品少,科研力量薄弱,技術手段缺乏,整體的“加工科技含量低”成為産業做大作強的又一個制約因素。
那麼,應該如何突破産業瓶頸,把小雜糧産也做大作強呢?一些雜糧産區也在進行積極探索。
山西沁縣是採取“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形式,由龍頭企業從山西省農科院引進良種,免費提供給農民,企業在種植過程中免費提供化肥還要教授農民種植技術,穀子收穫後再由企業統一回收。
良種的問題解決了,而且都是免費的,農民的積極性明顯提高。而在陜西省榆林,當地農業部門針對過去小雜糧種植只能靠天吃飯的現狀,研究推廣了一種雙壟鉤覆膜技術提高了産量。而面對深加工産品缺乏的問題,一些企業也在千方百計開發新的雜糧産品。
專家指出,小雜糧産業在種植上應該朝著綠色、健康、無公害的方向發展,在深加工方面,應該努力提取雜糧中的特有營養物質,添加到日常的食品和飲品中去,拓寬加工延伸品的範圍。
專家呼籲説,雜糧對於我國的糧食安全、農民增收的作用不容忽視,而我們國家針對雜糧種植的相關扶持力度,還遠遠沒能達到農民的需求。希望有關部門能從國家的糧食安全和農民持續穩定增收的角度出發,出臺強有力的扶持政策,助推小雜糧的産業升級。
記者調查發現,消費者對小雜糧的期望值高,參與種植的農民數量大,可以説這是一個前景廣闊的朝陽産業,專家指出,大力發展小雜糧産業不僅可以幫助農民增收,還可以成為我國糧食安全戰略的重要補充,在糧食問題上,我們不僅要 “抓大”,還必須“扶小”,而提高種植和加工環節的科技含量,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消費引導力度才是做大做強小雜糧産業的必由之路。
責編:劉岩
聲明: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所載視頻、文章、數據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