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本期節目視頻
陜西省吳起縣是紅軍長征的落腳點,是一片紅色的土地。吳起曾經是陜北最貧困的農業縣。十年前,吳起縣施行退耕還林封山禁牧的時候,世代以散牧為生的村民都難以接受。今年是我國實施退耕還林十週年,那麼十年後的今天,村裏的生態環境是否得到了根本改善,農民收入是否提高了?請看記者的調查。
馬永明是陜西省吳起縣馬灣村的村民,他告訴記者,過去山多地少,一家人全靠養羊來改善生活。由於沒有草,村民養羊和他一樣都是散養。
馬永明:就是98年之前,我們這其實是養的羊牲口多,這個30多層荒山丘陵,見不到樹木。
據了解,1998年以前的陜西省吳起縣,牲畜飼養量達到49.8萬頭,其中散牧山羊23萬多只,遠遠超過吳起自然條件允許的最大承載量。那時候黃土高原上漫山遍野都是散放的山羊,四季的顏色都是黃土地的黃色。
在吳起,散放的羊群對自然依賴非常強,一到春季,餓了一冬的山羊就漫山遍野地刨樹根、啃樹皮。羊嘴似一把剪子,羊蹄則像四把鏟子,羊群所到之處,植被從黃土地上被層層揭起。羊每揭一次地,黃土高原就脫一層皮。當自然生態系統的承載限度一次次被超越,自然災害也就越來越頻繁。
據了解,當時的吳起,全縣水土流失面積佔總土地面積的97.4%,全縣年均侵蝕土壤厚度1.2厘米,這是黃土高原年均“脫皮”的厚度。嚴重的水土流失導致吳起植被退化、土壤沙化、生態持續惡化,吳起的生態環境已經到了覆沒的邊緣!
當地曾流行這樣的順口溜:“山像和尚頭,幹溝水不流”,“有雨洪水如猛獸,無雨乾旱渴死牛”。對土地的過度放牧,破壞了自然生態,吳起人走到了賴以生存的大自然能否維持的極限邊緣。
其實那幾年,不僅吳起縣自然條件惡劣,全國土地荒漠化也十分嚴重,而土地荒漠化是我國一直以來最為突出的環境問題,也是水旱災害頻發和沙塵風暴加劇的根源。
1998年夏天,長江、黃河、嫩江、松花江、西江、閩江發生特大洪水,全國29個省份2.3億人受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高達2484億元。從1998年到2000年,我國北方地區連續發生揚沙、沙塵暴天氣,範圍之廣,危害之重,歷史罕見。一項調查顯示:全國有25度以上的坡耕地9100多萬畝。每年輸入長江、黃河的泥沙超過20億噸,其中2/3來自坡耕地。坡耕地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元兇。
面對我國一些地方日益惡化的生態環境,1999年我國實施了退耕還林政策,制定了“退耕還林(還草)、封山綠化、個體承包、以糧代賑”的十六字方針,結束了長期以來毀林開荒的歷史。
同時,國家按照核定的退耕還林面積,在一定期限內無償向退耕還林者提供適當的補助糧食、種苗造林費和現金補助。每畝退耕地每年補助原糧100公斤、現金20元,還生態林的至少補助8年,還經濟林的補助5年,還草的補助2年。每畝退耕地和宜林荒山荒地補助種苗造林費50元。
陜西吳起縣是全國第一個退耕還林、封山禁牧試點縣。地處黃土高原的吳起,一直是黃河中上游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每年流入黃河的泥沙高達2.58億噸,佔全省入黃泥沙量的三分之一。那麼,實施退耕還林、封山禁牧後,這裡都發生了哪些變化呢?
吳起縣依照“封山退耕、植樹種草、舍飼養羊、林牧主導、強農富民”的思路,全縣計劃淘汰散牧山羊23.8萬隻,實現了整體封山禁牧。但是封山禁牧對有著傳統放牧歷史的吳起農民來説,無異於一場地震,尤其馬灣村的村民們一度抵觸情緒很大。
由於當地山多地少,種糧又欠收,村民們只能散養些山羊來改善生活,如今縣裏封山禁牧,改為舍飼養羊,村民難以接受,也不願減少養羊的數量。因為飼料不夠,在封山禁牧之初,一些村民便以一種打遊擊的方式偷偷放牧。一邊是封山禁牧,一邊是偷偷放牧,讓縣裏相關部門陷入兩難境地。
老百姓如果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栽下的樹、種下的草遲早會被毀掉,圈起的羊也會重新上山。那麼如何讓農民心甘情願地退耕還林呢?吳起縣一方面加強對放牧的管理,一方面組織農民在特定的區域種植苜蓿草,解決圈養的飼料問題。
解決了圈養缺草的問題,搞起了舍飼養羊的村民們再也不用偷著放羊了。而就在村民逐漸接受圈養的時候,村民發現圈起來養的羊不但沒有變肥,反而越來越瘦。原來,村民們飼養的都是本地土山羊,光吃草不長肉,而且每天還要有人專門喂養,成本高,難賺錢。這樣一來,有的村民又把圈門打開,把羊放了出去。針對這種情況,縣政府要求幹部與農民結“羊親家”,出錢買適合圈養的良種羊交給農民飼養。縣裏還請來畜牧專家對農戶進行舍飼養殖技術指導,同時承諾:如果村民舍飼養殖賠了,風險由幹部承擔;有收益,幹部拿小頭,農民拿大頭。行之有效的措施讓這裡的養羊戶有了不同的收穫。
馬志保告訴我們,退耕還林之前,一隻羊收入只有幾十塊,即使養一百隻羊,一年下來也只能賺五六百元錢。而退耕還林以後,一隻羊收入就能達到五六百塊錢,一百隻羊就能賺五六萬。如今全村160戶人家,幾乎家家都實行了舍飼養羊,全村養羊戶每年收入少則幾萬元,多則十幾萬,這要在過去連想都不敢想。
“羊親家”感動了吳起農民,他們寧可自己住著土窯洞,也要把瓷磚貼在羊舍裏,把羊養好。以羊為主的草畜業在吳起快速發展起來。然而,當時一些以土地為生的村民卻對退耕還林陷入了困惑當中,這又是為什麼呢?
吳起縣大部分都是坡耕地,土地貧瘠,基本都是望天收。為了增加收入,村民們不斷墾荒種地,幾乎所有能開墾的土地都變成了群眾的口糧田,全縣農作物面積達到185萬畝,人均近20畝。
但是退耕也導致耕地畝數減少,這讓習慣了傳統耕作方式的村民對今後的生活有些擔心。
吳起縣海溝旺村的村民李智耀對退耕還林更是心有餘悸。老李一家5口,以種田維持生計,種20多畝地,當時雖然糧食産量不高,但是靠種得多還能勉強維持生活。而退耕還林要退掉10多畝地,那今後的生活怎麼辦?他有著深深的憂慮。
根據國家退耕還林政策,退耕農民都有一定的糧食和資金補助,這讓村民們有了穩定的收入。
國家的錢糧補助政策解決了人口的吃飯問題,使退耕還林政策逐漸得到村民們的認可。不過國家以糧代徵的政策當時規定只有8年,村民們擔心,8年以後糧食問題和經濟收入來源咋辦。
為了解決村民們的長遠生計問題,縣裏決定為村民建設大棚,搞設施農業。但是建大棚搞設施農業對於祖祖輩輩在山坡耕種的農民來説,無疑是既新鮮又陌生。怎麼建?怎麼種?一時間村民疑心重重。
針對村民的顧慮,吳起縣還專門為村民們舉辦了技術培訓班,使農民對設施農業有了新的認識,而李智耀種植的27畝大棚也給他帶來意想不到的經濟效益。
李志耀告訴我們,他現在扣了27棟大棚,種的反季節瓜菜一年收入就在20萬元左右。而像他這樣搞棚菜致富的村民不在少數,這在退耕還林之前是連想都不敢想的事。
據了解,目前全國退耕還林不僅改變了傳統農業生産方式,還促進了農村的發展和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大量農村勞動力從廣種薄收的土地上“解放”出來,促進了農業人口向城鎮、向二三産業轉移,大大增加了農民收入。
如今,生活好了、生態好了的吳起村民們高興地把自己的感受編成了《信天遊》。
據了解,我國自啟動退耕還林工程以來,已新增加4.03億畝林地面積,扭轉了治理區生態惡化的趨勢,全國沙化土地由上世紀末每年擴展3436平方公里轉變為每年減少1283平方公里,提高了防災減災能力,有效減少了沙塵、洪水、風暴等自然災害。
目前我國退耕還林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在一些地方也存在一些問題:退耕地塊分佈欠合理,草畜業發展滯後,牧草資源利用率不高,退耕政策不夠靈活,補償標準缺乏彈性。
為此,專家提出建議,指出應加強規劃指導,合理確定退耕範圍;建立生態補償制度,優化退耕補助標準;促進土地合理流轉;推動農業後續産業發展,鞏固退耕還林成果。
退耕還林工程涉及全國3200多萬農戶、1.24億農民,中央財政已累計投入資金1300多億元,退耕農民平均每戶獲得補助3500元。退耕還林錢糧補助直接實現了農民增收。退耕還林成就了今天生態經濟良性互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良好局面。
>>更多精彩致富招數<<
>>返回 聚焦三農 首頁<<
責編:劉岩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