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本期節目視頻
一提起敦煌,我們往往會想起莫高窟絢麗的壁畫、精美的佛教造像和豐富的文化遺産,然而就在不久前,溫家寶總理在甘肅視察時,卻重點指出,“不要讓敦煌變成第二個樓蘭”,總理的關注讓敦煌再次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那麼,敦煌的生態情況究竟如何,為什麼它會引起總理如此深切的關注呢?
2009年4月23日,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降臨在了甘肅省酒泉市人民頭頂。剎那間,酒泉市區及其下屬的敦煌、瓜州等縣市變得天昏地暗。人們打開電燈,卻發現眼前已是一片混沌的世界。強烈的風裹挾著令人窒息的沙塵猛撲而來,這座戈壁中的古城仿佛在一瞬間之內,就被這場強沙暴吞噬了。
一場場沙塵暴,不僅在酒泉、敦煌,整個河西走廊乃至北京都能感受到它強大而暴虐的脾性,同時也讓全國人民一次次將目光聚集在了這裡。地處河西走廊西部的酒泉市及所屬的敦煌市,年均降水量僅為39.9毫米,蒸發量卻高達2486毫米,蒸發量是降水量的62倍!
清晨,家住敦煌市楊家橋鄉鳴山村的鄭治福老人早早就來到自家院墻後,清理起前幾日一場大風刮來的黃沙。由於擔心流沙將院墻推倒,清運沙土成了老人近年來做的最多的事情。
位於敦煌市南面的楊家橋鄉是全市距離沙漠最近的一個鄉,在村子的南邊便是浩瀚的庫姆塔格沙漠。在鄭老漢的印象中,沙漠每年都要向他的家園移動。
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的惡化,這片巨大的沙丘正在以每年4米左右的速度向前推進,最近的風沙口,距敦煌市區只有4.5公里。
由於沙漠的步步緊逼,處在沙漠邊緣的人們不得不捨棄故土田園,向綠洲深處搬遷。在鄭治福老人的印象當中,因為流沙吞沒田園、壓塌房子而被迫搬遷的次數,就不下三次。沙漠,讓他們一次又一次品嘗著失去家園的痛苦。
據了解,甘肅省酒泉市及其所屬的敦煌市,土地沙漠化以每年27萬畝的速度擴張,每年成災的風沙危害在10次以上,因風沙危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以及污染、耕地沙化、土地生産力下降等間接經濟損失每年近億元。
一場場摧城拔寨的大風,一片片被流沙吞沒的土地和田園,讓我們一次次關注這片被風沙威脅的土地。敦煌在哪?它有什麼重要的價值?造成敦煌沙漠化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位於甘肅省西北部的敦煌,是酒泉市下轄的一個縣級市,早在原始社會末期,這裡便有人類活動的足跡。敦煌境內有大量珍貴的歷史文物,陽關、玉門關等遺址星羅棋佈,後人詩句“春風不度玉門關”、“西出陽關無故人”,以及古琴名曲《陽關三疊》等,都源自此處。舉世聞名的“東方藝術明珠”莫高窟,更使這座沙漠綠洲中的城市揚名海內外。然而,近些年來,由於沙漠化的不斷侵襲,敦煌以及敦煌文物都受到了嚴重的威脅。
一項調查研究表明,沙漠化已對敦煌境內文物古跡造成嚴重威脅,許多重要文物遺址處在重度和中度沙漠化地帶,一些文物遺跡已經受到嚴重危害。目前,敦煌市沙漠化土地面積已佔到總面積的28.49%,其中莫高窟、西千佛洞和壽昌城遺址直接處於重度沙漠化地帶。大量的田野文物因自然災害侵蝕,面臨嚴重威脅,特別是莫高窟,受風沙侵襲,塑像和壁畫病害日趨嚴重。
舉世聞名的敦煌月牙泉是處在綠洲邊緣沙漠中形似彎月的一泓泉水,它同鳴沙山相依相伴而成為大自然的一道奇觀。然而近年來月牙泉水也在急劇萎縮:根據記載,1960年月牙泉的水域面積為22.5畝,最大水深達9米之多;而到1999年,水域面積僅為7.8畝,最大水深下降到1.49米。
記者看到,這棵樹曾經距月牙泉只有0.5米,而現在它距月牙泉水面的距離是26米。
令人更為擔憂的是綠洲周邊濕地的萎縮和退化。在敦煌綠洲四週的戈壁沙漠中,分佈著四個水草豐美的大面積天然濕地,但隨著生態的變遷,其中的東湖濕地已經消失,北湖濕地瀕臨消亡,其它兩個濕地也逐年退化萎縮。據統計,從新中國成立初期到現在,天然林已減少了40%,草場減少了77%,濕地減少了28%。
此外,隨著沙漠化的步步進逼,敦煌市農業生産和人民生活也受到了嚴重的威脅。有統計表明,敦煌綠洲面積從新中國建國初期的430萬畝減少到現在的210萬畝,綠洲邊緣天然草場面積由新中國成立前的276萬畝減少至目前的135萬畝,我國第六大沙漠——庫姆塔格沙漠每年向綠洲及天然植被區推進3-4米,增加沙化面積2萬畝。
隨著生態環境的惡化和濕地的消失,近年來,大風及沙塵暴的強度在不斷加大,敦煌年均出現8級以上的大風高達15次至20次之多,累計日數為15.4天,且多集中于農作物幼苗生長期,對農業生産造成嚴重威脅,井灌區土地鹽漬化逐年加劇,綠洲外圍土地沙化面積不斷擴大。
隨著沙漠的步步進逼,我們的家園在一點點被吞噬。曾經有專家不無擔憂地説,一旦聽任沙漠化的趨勢繼續發展,不出50年,敦煌將成為第二個樓蘭古城,我們將永遠失去這顆古絲綢之路上的明珠。那麼,造成敦煌沙漠化的原因究竟是什麼?我們究竟該如何才能遏制沙漠前進的腳步,挽救敦煌這顆明珠呢?
一組統計數據表明,新中國成立之初,敦煌市常住人口只有3.6萬人,眼下總人口已達18.2萬人,耕地由13.4萬畝增加到41.72萬畝。目前,全市每年地下水開採量為9945萬立方米,遠遠超過了區域水資源的承載能力,造成地下水位持續下降,近30年,敦煌地下水位共計下降10.77米,且目前仍以每年0.24米的速度急劇下降。由於對地下水的滲漏補給減少,敦煌農田的保水能力也是越來越差,灌水次數增加,週期縮短,形成了“越旱越採,越採越旱”的惡性循環。
那麼,針對地下水位不斷下降、生態環境逐步惡化的趨勢,當地相關部門採取了什麼措施呢?
據了解,在敦煌,農業用水佔全社會用水總量的85.4%,所以節水的重點在農業。針對嚴重的生態現狀,當地政府採取了嚴格的“三禁”措施,即禁止開荒、禁止打井、禁止移民的綜合舉措,嚴格限制農業用水。
那麼,隨著“三禁”措施的逐步推行和“關井壓田”的實施,當地農民群眾的生活會不會受到影響呢?
通過調整農業産業結構,壓縮棉花産量,改種節水的葡萄等經濟作物,每畝農田不但能夠節約用水40%,還能增加農民收入。
除了政府部門的努力之外,在敦煌,很多農民群眾也積極投身於防沙治沙行動中。在這裡土生土長的老蔡,對沙漠化有十分沉痛的感受。2000年前,楊家橋生態林場被沙漠淹沒了,周圍200畝良田受到風沙侵害,風沙一起把人都能卷走。迫於無奈,良田不得不被棄耕,過去的家園如今也成了廢墟。為了拯救故土,老蔡自籌資金幾百萬元,在這裡植樹防沙保護家園。然而,在這片沙漠上種樹治沙,其難度是可想而知的。當地老百姓都説,在這裡種活一棵樹和養一個孩子差不多。經過數年努力,林場植樹450畝,使這裡的生態環境有了很大的改善。老蔡的農場是眼下敦煌生態建設成效的縮影。隨著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政府對生態建設的重視和廣大人民群眾的付出與努力,敦煌沙漠化的腳步已經逐步放慢。
在採訪中,記者還了解到,國家正在對解決敦煌缺水的引哈濟黨工程進行論證。引哈濟黨工程如果實施後,每年將由大哈爾騰河向黨河引水1.2億立方米,此舉將有效緩解敦煌的生態環境。
“不讓敦煌變樓蘭”既是總理的殷殷期盼,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心願。其實在很多方面,敦煌和樓蘭都有一定的相似性,它們都有同樣燦爛輝煌的歷史,也都遭受過或正在遭受著沙漠化的威脅,而不同的是,樓蘭古城已經淹沒在漫漫黃沙中,而敦煌還有希望。相信通過各級政府、各界人士的努力,敦煌一定不會變成第二個樓蘭。
>>更多精彩致富招數<<
>>返回 聚焦三農 首頁<<
責編:劉岩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