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業提速:中國的機遇?

2010年02月26日 10:37  專家觀點 我要評論

  

近一年來,在金融危機的寒流當中,汽車這個實體行業顛沛流離,世界老牌企業紛紛亮起了紅燈,破産、重組的厄運如影隨形。而對於中國的車企來説,日子似乎並不那麼壞,在危與機的觥籌交錯之間,中國汽車業憧憬滿懷,金融危機之下,中國汽車業如何把握全球汽車産業格局轉變的機遇?中國汽車的全球化發展之路究竟該如何走?《今日觀察》評論員和導演深入到了汽車業的一線,帶來了一份來自一線的報道。央視財經頻道主持人陳偉鴻和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著名財經評論員劉戈同評論。

《今日觀察》國慶系列——中國式突圍來自一線的報告,海外抄底,中國汽車企業頻頻出手,吉利汽車如何迎戰新機會?
中國式突圍(二):汽車業提速

李書福:高盛入股吉利  是雙方的共贏
(吉利集團董事長  《今日觀察》 特約評論員)

其實金融危機對高盛的影響是有目共睹的,在這種情況下高盛投了3.3億美金給吉利,這個數字,是我們商量的結果。吉利的今年比去年銷售量規劃是增長25%,但事實上,吉利可能會超出計劃,達到30%;銷售額可能會達到50%,或者60%,實現這樣的一個增長。我想高盛看中的是一個綜合的方面,它不是説某一個方面,如果一定要説強項的話,我認為可能就是看中了我。
   
劉戈:吉利是以萬全的準備迎接無限的商機
(《今日觀察》 評論員)

李書福董事長在他的講話稿裏有那麼一句話:沒有別人的危機,哪來我們的商機。就是別人的一場危機,確實變成吉利的一個商機,它在這個時候引進很多先進的水平,以及很多優秀的人才,都是用了很低的價格。如果是在早幾年的話,他引進這些人才、這些設備,需要更高的價格,但是現在它用很低的價錢,就把這些拿到了。所以,李董和他的團隊老説,不要貓冬,而是要冬泳。因為冬泳必須要有足夠的體力,必須要做好準備。現在看他們冬泳遊的非常瀟灑,那麼這是來自於什麼呢?還是那句老話,就是機會只垂青那些有準備的人。

李書福:順勢而為  順利實現戰略轉型
(吉利集團董事長  《今日觀察》 特約評論員)

對於在金融危機當中,吉利關掉了可以享受到汽車下鄉補貼的一些生産線,我們的爭論很激烈:銷售公司方面認為,有下鄉補貼,就繼續生産;財務部門認為,關掉這個生産線不是很妥當,因為這不符合方向;經營管理層就這個問題的話爭論不休,最後一致下定決心,取得一致的認識,把那些技術落後的,産品相對比較陳舊的,全部淘汰掉。
我們從07年開始決定進行戰略轉型,既然決定了要戰略轉型,就不造那些落後的産品了,一定要造技術領先,品質優秀,服務週到得産品,從而改變吉利的品牌形象。如果吉利繼續生産老産品,雖然享受到國家的政策補助,但對吉利品牌傷害太大,所以就下決心把它停了。戰略轉型吉利定的早,國家的補助政策出來遲,所以不能因為這個政策出臺了,吉利就把原來的戰略轉型方向改變。
另外,因為全球經濟低迷,金融危機産生了一系列的我們平常所發現不了的商機。比方説,沒有金融危機我們就很難買到一些高技術的機器設備,因為西方國家,尤其是那些高精尖的數控起床,高精度的這種數控機床,以前他們不賣給我們。通過這次的金融危機,他們放開了市場,我們可以馬上購買。另外有一些以前價格比較高的設備,金融危機以後,他賣不出去了,價錢也可以折價了。此外中國政府在金融危機期間,出臺了很多好的政策。比方説可以免掉關稅,原來要審批的,現在不要審批了,進來就可以了等等例如這樣的很多好機會,通過這一場金融危機,我們要把它用起來。
   
劉戈:積極應對品牌升級問題
(《今日觀察》 評論員)

吉利的全方位出擊,可能也會有一些困難。因為從品牌上來説,高端品牌做一些中低端的話很容易,但是中低端品牌開始的時候,就把自己的汽車,定位成這樣的一個老百姓買得起的汽車,世界最低價的汽車,現在要升級,這個還是難度比較大的。

李書福:挑戰永遠存在  我們充滿信心
(吉利集團董事長  《今日觀察》 特約評論員)

挑戰很大,但挑戰永遠存在。這絕對不是一轉就成的,轉過來以後,要朝著另外一個方向走,在走的過程中,就像攀登一樣的,是很艱難的。方向是對的,旅途是艱辛的,曲折的,坎坷的,絕對不是一帆風順的,但是我們充滿了信心。

國家産業政策助推的大背景下,中國汽車業未來如何跑得更快更穩?

李書福:中國汽車自主品牌的生存和發展  需要大家的努力
(吉利集團董事長  《今日觀察》 特約評論員)
中國汽車進家庭的歷史時期已經到來了,但是中國自主品牌的汽車工業,到底能不能生存和發展,最後在世界上到底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能不能取得長遠的成功,還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中國自主品牌的汽車工業是不是真的符合了現在汽車工業發展的規律潮流,清楚了沒有,準確了沒有,這些都要在事件當中要不斷地總結探索。總而言之,自主品牌要節能、環保、安全;價格上要有優勢,經濟性、舒適性,各方面性能指標上要有優勢,要讓用戶切身的感受到買自主品牌汽車是划算的,是物超所值的。

劉戈:中國自主品牌必須自主創新
(《今日觀察》 評論員)

我到吉利車間裏去看,發現包括一些大件,比如發動機,變速箱,包括整個的電控系統,都是吉利通過自主創新,自己的技術。比如發動機,買進口的發動機,可能需要兩三萬塊錢一台,自己來搞,質量上一樣的,幾千塊錢就下來了。變速箱的價格也是差很多,包括電控系統都節省了30到50,這樣就有一個差價,這個差價,導致品質是完全一樣的,但價格低,這樣肯定會有競爭力。所以,中國的自主品牌走對了自主創新這條路。

董揚:並購存在風險  應審慎應對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  《今日觀察》特邀評論員)

並購存在很大風險,現在國際上的統計,企業間的並購,大概成功率不到一半,那麼我們也看到很多國外的品牌,在外國資本間並購來並購去,有些時候就做得很失敗,像這次經濟危機,通用、福特都賣出了大量過去並購的公司。我自己的意見,最保險的是吸引人才,其次是購買專項技術,再其次是購買品牌,並購企業的風險最大,一般來説被並購的企業,都是他自己堅持不下去的,那我們的企業真要搞清楚,你自己是不是比原來的所有者強,能夠把它經營下去,才能夠做並購的工作。
   
王青:通過三方面  形成汽車對外投資戰略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  《今日觀察》特邀評論員)

我本人不太主張大張旗鼓地盲目地對外進行整車項目的兼併或者是收購,建議還是投資到一些核心的部件,對我們來説,有很大的技術瓶頸的領域。第二個方面就是,在對外投資的過程中,一定要結合未來汽車發展的技術方向,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未來汽車動力的電動化,將是技術革命的一個主要方向,投資以後的話,必須要加強對被投資企業的資源,和整個研發的整合,我想通過這三個方面,能夠比較清晰的形成,我們以企業對外投資為主體的整個國家的汽車對外投資的戰略。
   
李書福:企業應具備核心競爭力  實現振興和突圍
(吉利集團董事長  《今日觀察》 特約評論員)
一個企業,有沒有生命力,有沒有前途,有沒有未來,關鍵看這個企業有沒有核心競爭力。而核心競爭力,用錢是買不來的,核心競爭力,就好像一個人的生命力一樣,要靠自己平常多學習,要謙虛,要研究,要實習,要鍛鍊身體,這樣一個人的這個核心競爭力才能夠慢慢的形成。

劉戈:中國企業應把握時機  實現振興和突圍 
(《今日觀察》 評論員)

現在看來,種種現象,種種事實,種種數據都表明,中國企業工業的黃金時候到了。風水輪流轉,今年到我家。所以,中國企業在這個時候,不大膽地走出去,什麼時候走出去呢?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今日觀察》欄目播出時間:週一至週五21:55—22:25;重播23:50-24:20;次日中午13:00)


責編:劉岩

聲明: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所載視頻、文章、數據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邊看邊聊

登錄 | 註冊

內容 

驗證碼: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