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觀看節目視頻<<<<<<<<
今天我們要關注的是衛生部正在徵求意見的預約掛號的辦法。根據新的辦法,從今年10月份開始,全國的所有的三級醫院,都要實行預約診療服務.患者可以通過電話或者是網絡等多種方式,預約掛號,而不是到醫院的門口辛苦地排隊。實行了預約掛號,醫院門前的長隊是不是就會從此消失呢?預約掛號,是不是就可以解決一些看病難的問題?央視主持人王小丫和著名評論員向松祚、沈竹共同評論.
預約掛號能否緩解排長隊 看病難現象
沈竹:預約掛號方式不錯 但得看執行效果
(《今日觀察》評論員)
預約掛號本身是一個很好的方式,但是能不能夠使老百姓看病更方便,確實要看它執行的好壞.預約掛號之後大家可以通過網洛,通過電話提前預約,可以節省時間,可以縮短看病的流程,可以使窗口的單一渠道放開,使更多的人可以不僅僅通過窗口,而且通過網上電話等多種渠道跟醫生聯絡,能夠參與就診.但是在遏制票販子,減少單一窗口的同時,如果執行不好的話,也會帶來了一個門檻。
比如我跟301醫院的一個醫生在聊天時就了解到,來北京很多醫院看病的外來人口很多。也許佔到50%、60%,這個數字也不確定,但是比率還是比較很高的,有很多農村過來的病人。他們就不會上網,有的家裏沒有電腦,沒有寬帶,雖然中國的一部分城市寬帶比較普遍了,但是外地人口是不是能能夠通過網上預約,這是一個不小的一個門檻。所以具體到預約掛號本身,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開始,但是如果要方便我們老百姓看病,還需要解決諸多問題。
向松祚:要用市場機制推進預約掛號平臺的發展
(《今日觀察》評論員)
衛生部出臺的預約診療的徵求意見稿,對廣大患者而言是一個好的消息,因為有市場調查,超過70%的患者,他們願意採取電話預約或者網絡預約服務,有超過60%的醫生其實也願意接受預約服務.這種看起來會非常方便患者的一個辦法,最後是不是能夠落到實處,是不是真正能夠方便患者,這裡面還有許多細節需要觀察。
根據衛生部的意見,主體應該是各大醫院,但是有一條,在(徵求意見稿)裏邊,衛生部強調,預約診療服務,醫院不得增加新收費.這裡面就存在一個問題,如果醫院不能增加新收費,那醫院是不是有這個動機來維持投資?過去有一些地方,比如山東、湖北,也採取過這些預約服務,但是後來不是夭折了就是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因為有很多醫院,由於人員編制和投資限制等問題,沒有建立起一個信息非常豐富和透明公開的預約服務平臺.沒有預約服務平臺,患者就很不方便,比如哪些科可以預約,哪些科不能預約,哪些科的預約比例是多少,網上有多少號,電話預約服務有多少號,這些信息如果患者不知道的話,那患者更多時候還是要選擇去醫院排隊。
所以這裡面的核心問題就是,僅靠行政命令,很難鼓勵醫生和患者普遍採取預約服務,應該更多地憑藉市場的辦法,市場的技巧來推進此事。
新規定能否杜絕號販子現象
沈竹:票販子已形成系統完整的産業鏈 看病難最根本問題在於醫療資源稀缺
(《今日觀察》評論員)
票販子歷來已久,這個問題絕對不是説一個預約掛號制度就可以緩解的.根本的問題是醫院醫療資源的稀缺,供需關係不平衡,導致了票販子産業化鏈條非常完整。如果點擊掛號網,可以發現數萬個網頁,北京有掛號網,南京、廣州各個地方都有掛號網,打開掛號網之後,各大醫院專家的名錄、簡歷、專長,掛號明碼標價,非常完整,仲介公司現在已經成為一個非常系統的産業鏈,不再是一個票販子那麼簡單了,票販子已經規模化了。票販子能不能夠杜絕,絕不是靠實名、預約、登記這麼簡單的一個事情來解決的,它一定是在各個環節上面提供更多的醫療保障,讓更多的專家資源得到整合,進行再分配的過程。這次一個非常複雜的系統工程。
向松祚:打擊號販子的唯一辦法就是醫院能比他們提供更好的服務
(《今日觀察》評論員)
號販子和掛號公司的存在,客觀上有它的必然性.我是研究經濟學的,我知道,人們在做任何決策時,一定會比較不同的行為方式,他的收益和成本。比如患者,他為什麼要選擇號販子,要選擇掛號公司來幫他掛號,那是因為他通過別的途徑他得不到掛號,所以他寧願為票販子付出300塊、500塊,甚至1000塊和更多的錢得到這個號。
另外票販子做到這一點是因為號販子所提供的服務,不僅僅是一家醫院的服務,而是多家醫院的醫療資源,構建了一個很好的網絡服務平臺,他有很豐富的信息,那麼這樣患者可能通過號販子,通過掛號公司的信息服務平臺所獲得的信息,比醫院所提供的信息還要豐富.所以要真正解決號販子問題,要打擊他們,要消滅他們,只有一個辦法:就是醫院能夠提供比他們更好的服務,比他們低的成本而提供的信息,信息更豐富透明的平臺,這樣號販子就沒有生存的空間,也沒有生存的理由了。
向松祚:行政組織來解決預約服務的網絡平臺 困難較多
(《今日觀察》評論員)
衛生部徵求意見稿裏邊,有一句話,可以鼓勵多家醫院共同組建一個網絡掛號平臺,一起進行預約診療的服務.但是這個裏面有一個核心的問題,靠衛生部門或者是衛生行政部門來組織大家,這種行政方式的組織,是不是能夠見效,我深表懷疑。北京一家醫院的門診部主任就説過,過去他們開過預約的服務都是通過電話,因為電話的成本支出很低,但是電話可能打不進來。而網絡需要建一個非常好的網絡平臺,這需要大量投入,這個投入誰來投,誰來維護和運營這個平臺,這個只能通過市場的辦法,市場的原則來進行.這個服務,靠行政辦法,靠行政的命令,做不到.所以要真正貫徹衛生部的好辦法,必須要引入其他的一些機制,特別是一些市場的技巧和市場的機制。
沈竹:看病難早已不是淺層問題 醫院體制存在嚴重缺失
(《今日觀察》評論員)
我國的優質醫療資源是稀缺的,既然解決不了資源充足的問題,那至少要解決公平問題.面對挂熱號和優質資源供不應求的情況,前一階段北京市的衛生局就組織19家醫院的院長。到下面去作為患者親自來體驗看病難的情況。這19家醫院的院長去了之後,回來非常的感慨,有人説,我看20分鐘的病,我要排四個小時的隊;有人説,我掛號處壓根兒就找不著;還有人説光等醫生就了三個小時,最後看病三分鐘結束,這種種的荒誕行為讓他們自己都大跌眼鏡.但是問題就在於他們在體驗了一把回來之後,這19家醫院並沒有發生一個根本性的變化,按理説作為一院之長,他的角色和權力都有是最有效.他是最有能力去改變醫院現狀,推進醫院內部體制改革的角色。但是連這19家醫院院長在深度體驗完看病難的過程之後,也無力改變醫院的現狀,所以看病難已經不是一個淺層的問題了,從這個事件上我們也清楚地能夠意識到,醫院的體制在看病難問題上,有著嚴重的缺失。
向松祚:醫療資源稀缺、分配佈局不合導致看病難成社會性難題
(《今日觀察》評論員)
看病難實際上現在是整個中國人最頭疼的一個社會問題之一,普遍的患者有一句話,叫做全國的患者跑北京,北京的患者跑協和.這句話暴露了兩個方面的大問題,一個是中國的醫療資源非常的稀缺,醫療資源特別是優質醫療資源的供應,遠遠趕不上患者的需求。
第二個問題就是醫療資源的佈局和分配,非常集中,這不合理.人們對醫療資源的巨大需求,如果僅僅靠這種行政的辦法,或者一種行政的命令或者一種行政的政策,很難解決根本問題。衛生部出來這個措施,比如採取預約診療,預約掛號,實際上看起來它無非是多了一個排隊的方式。其實現在已經有患者開始在擔心,他們以前要半夜到醫院去排隊,現在我是不是要半夜就要起來去上網,半夜就要打電話到醫院去掛號,這反映了患者非常矛盾的心情。所以我們在通過行政干預要求醫院做這些改革的同時,應該有更深刻的,深一步的思考,就是如何解決供需矛盾,那可能要更多的採取市場的方法和技巧,使得優質資源不斷地增加,使得醫療資源的配置和分配更加的合理。
黃少平:加強社區醫院建設 實施分級看病制度
(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院長,《今日觀察》特邀評論員)
我覺得要徹底解決還比較難,拿北京來説,儘管北京地區三甲醫院很集中,外地很難做到,但是全國各地有很多病人都到北京來看病,就是一般的疾病,有的都要跑到北京來,其實未必一定需要。如果都過來的話,北京的三甲醫院現在是69家,再增加一倍也很難完成。所以要加強社區醫院建設,一般的疾病可以到那看,保證大醫院看大病,類似于我們部隊的分級救治,像我們部隊的三級分的很明顯,基層的醫院看一般的病,中等的醫院看中等的病,很難的病到大醫院看。如果大家都有這種心理的話,我覺得可能在緩解看病難的問題上,能真正達到一個緩解的意義。
王寧利:醫院應為預約掛號做好準備
(北京同仁醫院副院長,《今日觀察》特邀評論員)
我覺得預約掛號要實行的時候,一定要做好各種前期準備工作.可能今天預約出去四十個,真正到看病那一天有二十個,因為各種原因沒來,那麼想辦法採取預付的方式,能夠互相之間有個契約。第二個,預約掛號患者選哪個醫生,選醫生的參考資料一定要準確。應該通過行政管理部門,發佈一些專家詳細的資料介紹,有利於患者(作為)選擇預約的一個參考。
侯生財:加大社區醫生的培訓力度 促成醫生品牌效應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副院長,《今日觀察》特邀評論員)
衛生部採取的這個預約掛號,能夠緩解一些掛號難的狀況。但是要徹底解決掛號難、看病難,我覺得還必須從幾個方面來做.第一個方面首先要對社區醫生,二級醫院以下的醫生技術水平進行培訓,讓老百姓都得認可。第二個方面要醫生多行醫,(讓)醫院的醫生,到社區醫院去行醫,在當地形成一個品牌效應,這樣的話能夠解決一些老百姓掛號難和看病難的一些問題。
向松祚:要用市場機制增加醫療資源供應
(《今日觀察》評論員)
老百姓都知道,推廣實名制預約的方式,只是一個治標不治本的辦法.緩解看病難,治本的辦法只有兩條.一條就是通過增加供應,增加供應,除了公立醫院改善經營,增加醫療資源之外,另外一個重要的辦法,確實要引入市場機制,讓民間的資本能夠更多的投入醫療資源。這兩個辦法,如果不從根本上解決,看病難靠這改變排隊的方式,根本解決不了。要解決後面這兩個問題,必須要深化我們體制的改革,核心的是你要採取一些市場的一些技巧,市場的一些辦法才能解決這兩個根本性的問題。
沈竹:醫院要採用激勵機制促進醫療資源配置
(《今日觀察》評論員)
這些年我們對醫療最大的認識就是它應該姓“公”字,它應該是強調公益性的特殊行業.但是在這個草案中我們希望衛生部的相關領導,能夠給更多的醫院一些激勵機制,因為優質的醫療資源本身就供不應求,我們沒有天然的動力,讓這個預約掛號制度讓它得以完善。
(《今日觀察》欄目播出時間:週一至週五21:55—22:25;重播23:50-24:20;次日中午13:00)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