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用政策整治“地王曬太陽”

2010年02月26日 10:36  專家觀點 我要評論

  

今天我們要關注最近房地産市場上的“地王”閒置現象。2007年廣州市全市總共成交50余宗住宅用地,其中27塊土地被冠以“地王”稱號。然而時隔兩年之後,27塊土地中卻有24宗遲遲沒有被開發銷售。開發商為什麼要積極地拿地,爭當“地王”,而又一直閒置不動工呢?是資金鏈緊張無法繼續建房?還是有意在囤積土地?一邊是土地閒置,一邊是“地王”頻出,這樣的一系列的現象,究竟凸顯出房地産市場怎樣的怪圈?央視主持人陳偉鴻和著名評論員沈竹、向松祚共同評論。
 

新地王 新隱憂
是什麼羈絆了房産商開發的步伐
沈竹:資金鏈吃緊導致土地閒置
(《今日觀察》評論員)

俗話説買的沒有賣的精,地産商在買地的時候,可謂是如意算盤打盡,在整個地價上升的時候,爭相拿地,製造一股熱潮。他們對未來有預期,知道未來的房價可能會上漲,所以就出高價去拿“地王”。但這已經不再是簡單的預期了,他們在賭房價上漲。當時的房價已經脫離基本面已經很遠了,泡沫也形成很久了,所以像保利地産,07年7月份拿到一塊地,成本價是8千多塊錢,如果按照30%到50%的地價房價比來算的話,它出售的價格至少在16000以上,才能夠成本價,才能賺利潤。但是現在它周邊的小區,均價還是9千多塊錢,現在他再投入資金蓋房子,錢賺不回來,所以他乾脆不投入,結果造成了現在閒置的情況。在07年到08年房地産價格一下子逆轉的過程中,銀行緊縮銀根,國家政策逆轉的時候,他們的資金鏈馬上就要斷了,最後是房地産老總的兒子去接盤,去買房子,掏出一億多來補充資金鏈的虧空。
   
向松祚:房地産商算準了不開發獲利更多
(《今日觀察》評論員)
商人一定會算兩個東西,一個是成本,一個是收益。地産商在爭奪“地王”之後卻不開發,其實是在考慮到底要付出多大成本,如果不開發的成本非常高,那他一定會要去開發。如果不開發的成本非常低,而且還有很大的利益,那他可以選擇不開發。儘管我們看到“地王”都是天價,動輒就是幾個十個億,但實際上他拍賣只需要付定金,一般只佔到地價的2%,比如,廣州有一個叫中萊投資有限公司曾經拍賣了廣州的一個“地王”,總價格是44個億,實際上他只付了8000萬,2%都不多,成本實際上是很低的,剩下的錢按照當時有關政策的規定,要根據情況來分期分批支付。實際上,他起初付的錢並不多。後來可能根據情況,錢也沒有及時支付。根據廣州國土房産管理局的副局長黃文波先生所講,2007年在廣州拍賣到這些“地王”的眾多企業,幾乎沒有一家足額繳納了土地轉讓金。開發商不選擇開發是有他的道理的,他一定算過賬,算賬的結果就是不開發的成本非常低。而且不開發,他未來和已經獲得的利益也非常大。不開發通過什麼途徑來獲利,這是另外一個非常值得探討的話題。


  
利益驅動“地王”閒置現象
沈竹:“地王”拉動周邊小區低價瘋漲
(《今日觀察》評論員)

如果我是一家上市公司,算一筆賬後覺得高價拿地是一個性價比很高的事情,那我即使不開發,現在拿到這塊地,市值也會大增,因為股民對我的信心增大了。另外我買了這塊地,就會推高區域間的地價。比如廣州有一個廣州城建集團,6月的時候拿下了一塊叫珠江新城的“地王”,是廣州的一個CBD概念區域,拿到的價格是每平米1.5萬元,房地産商買下這塊地之後,這塊地周邊有一叫也是他們開發的叫新慧雲景的小區價格立馬就升高了10%到15%,整個新慧雲景一下就賺了兩個億。他拍地花了3.45個億,這地還沒有開發,就先在外面大賺一把,真是墻內不香,先墻外香。


向松祚:土地成金融杠桿  “地王”為金融投資家追捧
(《今日觀察》評論員)
看看這幾年涌現出來的“地王”的手法,很多看起來是房地産的開發商和房産企業。但他們的活動和盈利的源泉使他們可以稱為金融投機家,他們買了地以後可以不開發,而完全把土地作為一個金融杠桿,通過金融杠桿的操作能賺取鉅額利潤。這些上市公司以高價,以天價拍賣了一塊地,這塊地馬上就會變成其資産負債表上的一塊資産,那麼他企業的市值就會相應的放大。他還可以把這一塊新的“地王”作為一個好故事,拿到市場上去募集資金。將它當作一個好故事講給投資者聽,然後募集到新的資金,所以實際上他買地並沒有付出很多錢,但是他馬上轉手過去,就可以從市場上募集足夠的資金。這一塊的收益已經很大了。

  

責編:劉岩

聲明: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所載視頻、文章、數據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邊看邊聊

登錄 | 註冊

內容 

驗證碼: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