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信用卡“次級卡危機”

2010年02月26日 10:36  專家觀點 我要評論

  

 點擊觀看節目視頻<<<<<<<<<<

今天我們要來關注的是銀監會下發通知要求規範信用卡的業務。在7月17號下發的這份文件當中,銀監會明確要求全國的銀行不得向18歲以下的學生發放信用卡,同時還在信用卡的發行,年費的收取,持卡人的信用管理各個方面都提出了具體的要求。銀監會的這項新政到底能不能遏制信用卡的濫發趨勢呢?它將對中國的信用消費市場帶來什麼樣的一些影響?央視主持人陳偉鴻和著名評論員是霍德明、張鴻一同評論。
   
霍德明:我國信用卡壞賬近50億   建立發放規定實屬必要
(《今日觀察》評論員)

銀監會這一次通知的第一條就禁止銀行對營銷人員實施單一以發卡數量作為考核指標的激勵機制。也就是説還是可以把發卡數量作為一個激勵機制,不過除了這個發卡數量以外還必須要有其他的激勵機制。以前很多銀行發卡就是充數量,不重質量。以我們國家上半年的信用卡的績效來看,壞賬累計下來,已經將近50億了,這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33%,是相當可觀的一個數字,而對於銀行來講,它肯定要佔領這個市場。
在美國平均一個人有5張信用卡,咱們國家平均一個人有0.1張信用卡,差不多是10個人才有一張信用卡。難怪大部分銀行對中國的信用卡市場虎視眈眈,明明的量綁在那兒,要去衝這個量,可是銀監會把對於發信用卡量的指標做了一個限制,這是一個必要的措施。
       
張鴻:銀行發卡規定是為了降低風險、減少糾紛。
(《今日觀察》評論員)

這一次頒布的規定有十五條,可是這三條引起了廣泛關注。前段時間我們做過一些節目比如銀行卡的亂象,有大學在學生不知情的情況下和銀行單獨給這些學生全都辦了銀行卡,造成了很多不良的影響,也造成了一些呆壞賬等等。所以這一次對未成年人不許發卡,尤其指出對大學生要慎重,要謹慎。在我們節目播出後上個月又有一個個案,引發了關注。湖南有一個貧困大學生,他剛上大學的時候,銀行就給他辦了三個信用卡,結果他透支了2500塊錢,銀行就給他媽媽打電話,他媽媽一個月才掙600塊錢,為了給他還這2500塊錢,連上下班都不坐公交車了。當這樣一個案子出來後除了引起我們媒體人的關注以外還一定引發了監管層的關注。之所以有很多銀行會降低門檻發信用卡就是因為有考核的指標,現在就不允許有考核的指標。銀行裏凡是牽扯到個人金融部門的基本上都有發卡的硬性任務。一個基層的營業網點裏邊,今年的任務是去年的4倍,沒辦法只好發親情卡、友情卡,激活之後再銷掉,任務就完成了。這使發卡量成了虛無的泡沫也增加了銀行的風險。至於第三條,信用卡激活之前不能扣任何費用,本來就不允許扣任何費用。但有的銀行很不像話卡還沒有激活就開始收取年費,於是引發了一些糾紛。這三條總體來講,一是為了降低風險,二是為了減少糾紛。

張鴻:巨大利潤導致銀行“跑馬圈地”
(《今日觀察》評論員)

一切都是因為利益,據測算在中國信用卡的飽和應該是能滿足20億張,可是現在中國才1.3億張,所以它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所有的銀行都發現了未來的商機,那現在先跑馬圈地。對於銀行信用卡部門的人來説,要先把圈地佔上。通用前CEO瓦格納在接受美國議員質詢的時候,議員就説你難道不知道那些貸款買車的人是沒有任何還款能力的嗎?你把錢貸給他們,這不是對他們的不負責任嗎?這種追問是適用於我們的銀行的,因為信用卡的基礎是信用,銀行破壞了這種信用,如果申請人沒有還貸能力,按照商業的標準銀行不應該讓他享受這樣的權利。對申請人的還款能力、資信證明等調查是基礎。當這個基礎被打破了,那還款人對信用也就無所謂了,均衡就打破了。
 
霍德明:信用卡問題易導致“次級卡危機”
(《今日觀察》評論員)

銀行發行信用卡如果信用有問題,將來可能會發生“次級卡危機”,跟過去的次貸危機可能會有一樣的效果。對於國家,對於金融機構,對於個人都會有很大的亂象出現。像美國這次金融危機,去年9月份開始,銀行的信用卡壞賬比率由去年10月份的5.5%,增加到現在的8%到9%,讓很多美國專家非常警惕。這對於美國現在經濟景氣低迷是一個壞消息。2003年韓國也發生了信用卡危機,韓國的信用卡是由信用卡的專門機構發行的,結果很多發行信用卡的金融機構倒閉了,這又連帶使很多銀行也很危險。這是韓國2003年到2004年最大的一個金融危機。這不僅是對個人,甚至對於金融機構和國家,如果不處理,它的危害將會拖得很久很久。

  

責編:劉岩

聲明: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所載視頻、文章、數據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邊看邊聊

登錄 | 註冊

內容 

驗證碼: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