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2010年02月26日 10:36 專家觀點 我要評論
到海外去抄底,到海外去抄底,金融風暴衝擊後的沙灘,留下的是餡餅,還是陷阱?海外淘金,淘到的是黃沙,還是黃金?全球頂尖學者,齊集匯聚《今日觀察》,群雄激辨,論戰海外抄底。《今日觀察》重磅推出《海外抄底——中鋁折翼的啟示》。
去年的2月份開始,中鋁集團的首次大規模的海外出征歷程,就像是一部跌宕起伏的電影大片。從2008年的2月1號這部電影震驚世界的開場,歷時了一年半,經歷了無數次戲劇性的悲歡離合,這個故事終於在今年的6月5號告一段落。然而電影的結尾卻讓我們感到了遺憾,開場時,閃亮登場橫空出世的白衣騎士——中國鋁業公司,戲劇性的成了這場世界礦産資源收購案中最後的悲情角色。為什麼中國的企業會輸呢?這次我們中國企業海外擴張的遇挫給我們帶來的教訓到底是什麼呢?又能給未來的海外收購點亮怎樣的明燈?央視經濟頻道主持人陳偉鴻與著名財經評論員何帆以及特約評論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中國並購工會首席經濟學家夏斌共同評論。
力拓毀約,中鋁出海遇挫,中國企業的海外並購,為何亮起紅燈?
何帆:中鋁最大的失誤是目標暴露太早
(《今日觀察》評論員)
這是一場沒有感情基礎的談婚論嫁,最後的失敗也在預料之中的。中國是一個資源進口的大國,我們一直希望想提高在資源進口方面的定價權和話語權,力拓作為全球最大的礦業公司之一,帶著豐厚的嫁粧,現在要下嫁,這對中鋁來説肯定是喜出望外的。中鋁可能是情竇初開,但是力拓在資本運作方面是一個情場老手,他一開始會找到中鋁其實就是因為他沒有錢了,他急於找到一個替他還債的人,根本就沒有想到跟你踏踏實實的居家過日子。並購的雙方各懷心思,力拓是一個賣礦石的,中國是一個買礦石的,中鋁最想力爭的就是鐵礦石的營銷權益,但是對於力拓來説,這是最不願意觸及的一個底線,所以正是中鋁想買的,正是力拓不想賣的,我想這可能是最後失敗的一個根源。
中鋁最大的失誤可能是目標暴露的太早,而且方式過於直白。當中鋁第二次想要收購力拓的時候,一下子把195億美元拍出來,別人看到的不是你很有實力,而是感覺到壓力,感覺到威脅。所以到5月份的時候,澳大利亞外資審查委員會,把原來原定30天的審查的時間,一下子延長到120天,時間一延,就發生了很多的變化,攻守之勢就改變了,經過商議的算計,力拓毫不猶豫、當機立斷地拋棄了中鋁。所以中鋁的失誤就是操之過急,有時候為了在並購中獲得控制權,應該把時間變成我們的朋友。有一些海外值得我們去借鑒的經驗,在20世紀80年代後期的時候,日本的汽車企業遇到很多阻礙,比如説美國當時對它進行貿易制裁,禁止日本的汽車出口到美國去,日本的企業就開始悄悄的到美國國內投資,做的非常小心謹慎,包括雇傭美國當地的工人,雇傭美國當地的經理,等到時機成熟,發起營銷攻勢的時候,是毫不手軟的,攻勢非常之淩厲,現在美國汽車銷售榜排名在最前的,都不是美國的汽車,都是日本的汽車的品牌,尤其在美國通用汽車等都破産之後,日本的汽車變成了全球的霸主,這跟它前期緩慢的做這些工作,等待時機,有一段很長的潛伏的時間,是有關係的。
夏斌: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共同走出去,化解外界的誤解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中國並購工會首席經濟學家,《今日觀察》評論員)
從這個收購事件中間,中國企業如何提高並購的藝術、策略,提高經驗,還需要我們進一步的研究,畢竟我們還是剛剛開始,時間也不長。另外,從各種媒體,包括海外的媒體的報道,對於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很多純市場行為,純商業行為的,現在被很多人認為,背後是政府意圖,政府控股,當然有的企業是政府控股,但是這個行為本身是純粹的商業與市場行為,出於保護主義,出於這方面的一些思考,可能我們在對外的收購上面會遇到一些困難,所以我們應該想盡辦法化解這方面的難處,要動點腦筋。
從中國企業走出去諸多的並購事件看,我們也要講一點策略,畢竟人家總認為你是國有企業,是國家控股,政府控股的.所以能不能國有和民營企業一塊出去,甚至能不能民營企業出去,政府給以並購貸款支持,在這方面我們做的還不夠,比如説我們國有企業,民營企業,香港的港資,甚至於是台灣的資金都沒關係,特別是美國的資金也沒關係,我們在香港成立一個收購,收購股權基金,股權收購基金PE,用這樣的形式出去收購,可能對於擋住一些金融保護主義,投資保護主義,這樣延遲,就相對可能要好一些。
責編:劉岩
聲明: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所載視頻、文章、數據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