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2010年02月26日 10:36 專家觀點 我要評論
6月13號下午1點開始,在一片爭議聲當中,兵馬俑一號坑大約200平方米的區域將被陸續地挖開。這是繼1985年第二次發掘之後呢,時隔了24年,兵馬俑迎來的第三次的挖掘。在坑內的考古學家熱火朝天發掘的同時,其實坑外也在對於這次的發掘行動展開著熱烈地討論。那麼這神秘的200平方米土地下面究竟隱藏著什麼樣的一些秘密呢?我們究竟該用什麼樣的方式和態度,對待這些古人們留下的秘密?央視經濟頻道主持人陳偉鴻和著名財經評論員何帆、劉戈共同評論。
時隔24年,兵馬俑一號坑進行第三次發掘,該不該挖,專家網友眾説紛紜,從上市之爭到發掘之爭,兵馬俑究竟面臨怎樣的尷尬?
劉戈:要適度開掘 也一定要科學研究
(《今日觀察》評論員)
從1974年的3月29號被發現的那天起,就備受全世界的關注,被稱為在20世紀下半葉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1975年11月份的畫報,第一次全面地報道了秦始皇兵馬俑出土的一些現象。畫面裏有三個綠色的小人,實際上是剛發掘的時候,有一些兵馬俑上面是有色彩的。據當時的考古專家説是因為接觸到空氣以後,很快氧化,所以現在已經看不到帶色彩的兵馬俑了。這也成為一個爭論的焦點,現在如果把這些兵馬俑再挖出來以後,那麼能不能保證挖出來以後會不會跟以前一樣發生色彩變化。
適度的開掘一定要有一個前提,就是在科學研究的基礎上。因為文物保護法的第28條,進行了明確的規定,所有的考古發掘必須基於科學研究。但是現在我們看到,這一次秦始皇兵馬俑的開掘的背後似乎有旅遊開發的影子。這次開挖的時候,格外提出了一條,開始挖掘的時候,不影響旅遊和遊覽。很多專家現在也質疑,如果要是這麼多的遊客在現場,那麼濕度、溫度會不會來影響到出土文物,能保證它們不受損耗嗎?
何帆:能不挖最好不挖 考古是遺憾的科學
(《今日觀察》評論員)
關於這個事情,坑裏和坑外的聲音是非常不一樣,坑裏面現在正在攢足了勁想挖,希望挖到一些新的重大發現。但是坑外質疑的聲音還是很多的,大家爭議的焦點是現在條件到底是不是已經成熟,出土文物是否能完好無缺,而且能夠長久地保存下來。之前兩次時機都不成熟,第一次是屬於被動式的挖掘。第二次是在1985年的時候是主動挖掘,但是很多原來是彩陶在空氣中氧化了。
即使現在不是為了商業開發,而是為了科學研究,我還是主張能不挖最好別挖。因為考古是一個遺憾的科學,會對文物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害。尤其是如果準備不得當,這個損害有可能將會是無法估量的,不可挽回的。最近20多年,國際文物保護界有一個新的理念,就是要保護文物,不是説把它挖出來放到博物館裏才是保護。讓它埋在地底下,可能是更好的保護。這種知難而退的態度,跟過去知難而上的態度相比,可能是更負責任的。不僅是為我們的這些文化遺産來負責任,也是為我們子孫後代來負責任。
是考古發掘還是旅遊開發?是文化名片還是商業名片?兵馬俑第三次發掘引發爭議,究竟該如何面對老祖宗留下的遺産?
劉戈:反對用商業的模式進行考古發掘
(《今日觀察》評論員)
我反對用商業模式來進行考古發掘,在這次開發裏仍然能夠看到它的影子。在整個的開發過程當中,旅遊總是若隱若現的一個影子,而科學研究總是躲在後面。目前為止,我們也沒有聽到一個令人信服的、可以再度的發掘進行科學研究的理由。
何帆:商業運作無法實現保護文物的良好願望
(《今日觀察》評論員)
之前有文物保護和商業運作合作的先例,但是能夠保證成功就非常的難。因為這樣的聯姻是門不當戶不對的,如果是用旅遊和文物保護合作的方式,可能會賺錢。但是賺到這個錢,就一定會流到文物保護的這個用途上去呢?也很難講。這裡有一個數字,每年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門票的收入是1.5億,那用來維護的這個費用大概是300萬。所以我們的善良願望是希望利用商業運作來加強保護文物,但是在多數情況之下,最後都是被商業運作大大的利用。
安作璋:文物保護一定要貫徹始終 一定要擺在首要位置
(中國秦漢史研究會副會長山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 《今日觀察》特邀評論員)
對於這個考古發掘這一方面,我是贊成的。但是有一個問題,從一開始發掘,到發掘的過程,一直到發掘出來以後,保護的問題應該放在首要地位,一直要貫徹始終。我不知道這個問題解決了沒有?我們的秦始皇陵不能隨便動,原因就是在這兒。至於旅遊觀光,那是個次要問題。不能把它放在很重要的地位,不要太急功近利。
王吉林:多方合作加強文物出土後的保護
(台灣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所長兼文學院院長 《今日觀察》特邀評論員)
挖掘以後就很容易受到氧化,會受到衝擊的。我們在恒溫情況下,如何用特殊的方法保護它,讓它永遠保存這是最重要的。不要是我們這一代看過了,或者我們下一代看過,到了最後沒有了。這一點我們不妨和國際上其他的(考古)重要的國家,可以合作的話,看看人家的做法,或者共同研究一下。
王立群:重大歷史遺存 定要保護為主經濟效益為輔
(中國史記研究會顧問河南大學教授 《今日觀察》特邀評論員)
對已知的地下遺存應當以保護為主,不應當把經濟效益放在第一位。對未知遺存,就是我們不知道地下有老祖宗給我們留下東西,結果我們在工程施工中間無意中碰到了,這個時候就要做一些搶救性的發掘,還是有必要的,但是如果我們發現了這些重大的歷史遺存的話,如果能夠繞開,能夠不挖掘,那麼還是以保護為主比較好。
何帆:對待歷史要存敬畏之心 對待考古挖掘要審慎
(《今日觀察》評論員)
過去有很多次考古都有遺憾,一些重大的考古甚至有重大的遺憾。不僅僅是因為在當時的時候技術的水平還不夠發達,可能需要反思的還有就是一種無知和無畏的態度。那現在這樣一次又一次的遺憾告訴我們,我們對待歷史可能真的要增加幾份敬畏的心情。我呼籲像這樣的挖掘兵馬俑不夠審慎的考古做法,能不能從現在這一刻起就停止,不要讓這樣的錯誤再一分一秒的繼續下去。
(《今日觀察》欄目播出時間:週一至週五21:55—22:25;重播23:50-24:20;次日中午13:00)
責編:劉岩
聲明: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所載視頻、文章、數據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