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理分科與否”不是教育改革的著力點[討論]

2010年02月26日 10:34  專家觀點 我要評論

  


  
    這兩天關於普通高中教育階段是否應該取消文理分科,引發了社會的廣泛熱議,上至國家的教育部門,專家學者,下到每一個普通的百姓,特別在學校的老師、學生和家長,都紛紛發表了自己看法。那麼我們在高中教育階段,是否應該取消文理分科?取消了文理分科是否能夠解決中國教育所面臨的現實挑戰?CCTV2《今日觀察》主持人陳偉鴻和評論員何帆、張鴻就此事展開評論
 
文理分科:激辯百年 困局猶在
文理要不要分科,教育部問及全社會,分學生素質不全面,和學生負擔太沉重,一道選擇題大家左右為難,也或許是道論述題,分不分,民眾開出哪些藥方?
   何帆:要重點考慮在讀高中的學生和老師的意見
(《今日觀察》評論員)
這次討論有個很有趣的規律,就是基本上是那些站得比較高的人,是在贊成取消,站得比較低的人,大部分是在反對取消,然後站在外面的人,是贊成取消,站在裏邊的人,是反對取消。如果説老師的話,大學的老師是贊成取消的,但是中學的老師是反對取消。如果説學生的話,是那些已經考上大學的往屆生有一些是贊成取消,但是正在高中讀書的那些學生是反對取消。為什麼呢?就是因為實際上如果你取消的話,受到影響最大的就是現在正在教高中的那些老師,和現在正在讀高中的那些學生。他們的影響是最大的。所以對他們來説,實際上他們反對的理由就是,我的負擔會更加加重。
現在這些高中的老師,和高中的學生可以説是我們中國活得最累的這樣的一群人。那麼現在如果是分科的話,那一個學生要高考的時候,基本上要準備6門課,那如果是不分科,那就是9門課,它就會活得更累。所以這個討論要看到這些來自最基層的這些老師和學生的呼聲。
  
何帆:文理分科是百年曆史問題
(《今日觀察》評論員)
這個討論已經討論了一百多年了。
1902年,清政府就出台中學生課程,那個時候就已經有文理分科,後來發現不行,就又把它合併了,取消了這個文理分科。但是取消之後中學的學時很短,然後要學的課程特別多,學生受不了。所以到1909年的時候,又開始發生了一個變化,那個時候是學習德國的模式,又重新把它分成文科和實科。那再過了幾年,就到了中華民國了,中華民國的時候,1912年的時候,當時的教育部,當時管教育部的是一個赫赫有名的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把這個文理分科取消了,取消了之後做普通教育。但是實行沒幾年發現,又出現問題,所以又取消。所以我們看到一百多年來圍繞著文理分科,一直合了分,分了合,每一次改革,好像都有自己的理由,每一次改革好像都是一次進步,但是進步了一百年到現在我們發現還是在原地踏步。

張鴻:頻繁嘗試教育改革  會給學生和家長帶來負擔
(《今日觀察》評論員)
最近一些地方省市都在有這樣的嘗試,比如説江蘇,它最近10年來已經用了5個方案,這5個方案我覺得,好像離素質教育的考試越來越近了。比如08年的時候,江蘇實行了一個新方案,叫“三加學術水平測試”,就是基礎三門,學術水平測試一門,然後,綜合素質評價一門,學術水平測試裏面,包括了很多門課,然後綜合評價包括社交能力等等這些評價。從考試的角度來説,確實有點考綜合素質了,什麼都有,但是呢,在執行起來遇到了麻煩。就是第一,當年參加高考這些學生,他們被弄蒙了,因為十年五個方案,就是還沒參加高考,就要知道今年到底是什麼方案,不知道的話沒法提前預測到,就沒有辦法進提前的復習。第二它和全國的統招的這樣一個高考的招生模式,産生了衝突,比如説很多的大學甚至不知道,在江蘇省到底招哪些學生?分數線怎麼來劃定?
   所以出現狀元上不了北大,狀元上不了北大,意味著很多人,本來可能可以上一本的,上不了一本,本來你可以上二本的,只能到三本裏去。 所以又臨時又調整了方案,讓這些人能夠到他的最低分數線裏面去,所以當年參加考試的學生和家長很不明白該怎麼辦。

  

責編:劉岩

聲明: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所載視頻、文章、數據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邊看邊聊

登錄 | 註冊

內容 

驗證碼: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