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1號,中央“一號文件”正式出臺,連續6年中央一號文件關注都是三農問題,這次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究竟給中國農業農村發展帶來怎樣的影響,在中央一號文件當中,增加農民收入,確保農業穩定,保障農民工收入方面有什麼新舉措?cctv2《今日觀察》主持人陳偉鴻和評論員張鴻以及陳錫文(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共同評論。
穩産 增收:兩招應對金融危機衝擊
一號文件出臺,09年中國農業規劃處有哪些新工作,連續出臺6年,09年中國農民將享受到哪些新實惠?
陳錫文:“一號文件”主要在於穩定糧食生産 保證農民收入增長
(《今日觀察》評論員)
08年的美國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農産品價格下行的壓力,由於整個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全球資源性産品(農産品屬於初級産品)價格都在下行,對國內價格也有傳導作用。雖然價格沒有出現太大的波動,但老百姓預期有很大的波動。第二,由於出口企業需求減少、開工不足、訂單來的少,生産下降,於是造成一部分企業員工開不了工,有些企業停産。
中央一號文件的出臺,一方面千方百計保障糧食安全、農産品供給、農業生産穩定;另一方面千方百計保證農民收入增長,避免破壞局面。糧食安全、農産品供給實際上對經濟基本面有非常大的作用。對我國來説,城市居民恩格爾系數中食品消費佔36%到37%,農村佔46%、47%,所以保證農産品供給,使整個經濟處於穩定的狀態,體現農業的基礎作用。
陳錫文:“一號文件”有助於增加農民積極性
(《今日觀察》評論員)
“一號文件”中,補償標準在提高、範圍也在擴大。08年我們補貼4項,去年四項合在一起1029億,全國範圍來看,真正現在居住的在農村7億2千萬,大概每個人拿到應該是170元左右。
另外,原來糧價比較低,農民的種糧積極性不高,農民收益較少,現在整個社會就業比較困難的情況下,為什麼糧食總産量每年還能增長,因為儘管農民很無奈,為了生存發展,農民只有種糧,每年還在增産。現在補貼直接降低生産成本,國家給農民墊付一部分成本。現在補貼的方式,農民不是把糧食都賣給國家,而是把糧食流通放開。
張鴻:金融危機造成農産品價格下降
(《今日觀察》評論員)
金融危機造成需求減少,從而使得農産品價格下降。像我的老家安徽,産棉花、小麥、花生等的價格都有不同幅度的下降,比如棉花比07年下降三分之一左右,小麥07年8毛多,08年的時候7毛多,下降10%左右,花生米以前是4元多一斤,現在變成2塊多一斤,降了一半。而且農産品價格有進一步下滑的趨勢。據國家統計部門的數字,08年農産品貿易逆差進一步擴大,前9個月160億美元,現在進口速度還在增加,有特別大的壓力。
張鴻:增加補貼刺激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
(《今日觀察》評論員)
增加糧食補貼雖然年年都在提,也年年都在增加,這次補貼都增加,一個是面的擴大,一個是力度擴大。像我老家安徽,一畝地補50多塊錢,4口之家,人均6畝地,一畝地大概300多塊錢,這個300多塊錢看著很少,是一種補貼。過去外出打工的地給別人種,別人不太願意種,種了也不掙錢,現在取消農業稅、增加補貼以後,起碼種地能夠保證農民的溫飽,自己種,可能很難靠天吃飯,很難靠種地發大財掙很多錢,但是溫飽解決了,還能交糧賣糧很大的問題,增大積極性。
農民工就業不容樂觀
在增加農民收入,穩定農業發展,政府想了不少的辦法,未來我們解決三農這條道路上還會有什麼樣的道路擺在我們面前?
陳錫文:“一號文件”對農民工就業是利好消息
(《今日觀察》評論員)
我們經濟佈局很不平,造成中西部向東南沿海流動,我國勞動力數量大,目前二三産業吸納這麼多農民工有一定的難度,農民工外出就業是一條過獨木橋。
農業部調查發現返鄉的農民工佔整個外出農民工的比例38.5%。春節一些農民工是正常回去探親,但有的是因為沒有找到工作崗位,往年的情況來看,要增加2千萬農民工外出就業,現在不僅沒有增加,反而有2千萬農民工要回來,壓力非常大。
08年12月20日國辦發了一個關於做好農民工工作的通知,包括要監督企業,確保給農民工正常的支付工資,確保農民工子弟在城裏上學,鼓勵企業採取各種措施儘量少解雇人數,鼓勵農民工就地創業,返鄉創業。中央一號文件從四個方面:貸款、財稅、企業等級、信息鼓勵農民工自己創業。據調查創業,一個人帶動3.8個人就業,這是非常重要的。
張鴻:農民工就業問題是“第四農問題”
(《今日觀察》評論員)
大家一直在提三農問題,完全可以單獨提出一個農民工問題作為第四農問題。
除了年齡相對大一點、在家裏有地、有農活基本技巧的人之外,很多人今年又提前要出去打工,因為農民工出外務工的收入在家庭收入裏面佔非常大的比重。
對80後、90後的年輕人來説,因為他們也沒有務農的手藝,家裏的地又可能流轉了。所以根本沒有準備在家裏繼續幹農活。雖然預料到外面工作可能不好找,但也許提前幾天出去會有機會。但是不可忽視的是城裏並沒有那麼多的機會,時間長了,不光是經濟問題,可能會演變成社會問題。
應該特別提出的是,有條件的地方,失去工作的農民工應該納入相關就業的政策支持範圍,比如農民工和城鎮的失業人口基本上享受同樣的待遇,希望能全部逐步推廣。
我國目前的失業體系中不包括農民工,只有城鎮失業的統計,其實我們在保經濟增長的時候也在保就業,必須明確經濟增長不一定促進就業,過去我國GDP增長一個點可能帶動2百萬的就業人口,現在可能只帶動不到一百萬,經濟效益是遞減的。所以應當首先保就業,保就業才能帶來經濟持續有效的增長。
陳錫文:多條途徑 漸進式逐步解決中國農村問題
(《今日觀察》評論員)
解決三農問題,必須按照中央文件精神,以工促農,以工促鄉。城市的二、三産業如何解決農民問題、做出貢獻指的也是這個。這是整個現代化的根本問題,很多人都清楚只有中國農業農村現代化,中國才能真正現代化。
去年十七屆三中全會已經明確了根本的方向。這次中央一號文件也提到必須推進社會主義現農村建設,必須堅定不移促進城鄉一體化。關係8、9億農民的三農問題光靠一個辦法解決是難以實現的。需要有多條途徑。
堅定不移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堅定不移讓生活在農村的人們也享受到現代化生活。中央提出堅定不移推進中國一體化,隨著改革向前推進,包括戶籍制度改革是逐步解決農村問題的根本出路,但是一定要注意這是漸進的。
張鴻:應在農村之外為“三農問題”想辦法
(《今日觀察》評論員)
解決三農問題不應該局限在農村,應該在農村之外找一些辦法,記得多年前,我曾採訪過一個經濟學家,他的觀點是:如果農民沒有錢,城裏人要下崗,當時還以為是如果農村沒有需求,城市的彩電就沒有地方銷。
由於戶籍制度等的屏障,使我們的體制一直處在城鄉二元結構當中,但事實上市場是一元的,即市場內部是流動的,如果城裏生産的産品在農村得不到滿足,城裏飽和了經濟仍然難有更好的發展。所解決三農問題,包括農民工的問題應該多在農村、農業、農民之外想一些辦法。
北京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主任 周其仁
春節後返城能否直接找到工作,現在高通脹,是不能適應目前經濟形勢的,將有可能不利於農民工增加就業。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 張曙光
最關注農村土地流轉問題,認為進一步完善,加強農村土地産權保護,同時一定要避免中央和地方在土地問題上存在的博弈,現在中央政府保護農民土地,開發商不會保護農民土地,農民自己沒有能力保護好土地,地方政府和政府一起,落實好正解決這個問題。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 許小年
大背景下展開,三農政策的著眼點,如何更快上農民轉變成市民,只有讓農民轉變成市民之後,才能提高農業經營的規模。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 張曉山
09年上半年,是對過敏經濟的有利保障,有關三農的重中之重,在於農民增收,非農就業人群的收入,關係到農村消費是的有效擴大,也是穩糧增嗖。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 韓俊
城鄉抽如擴大的趨勢,沒有得到有效的遏制,仍處於不利地位,農民初次分配,再分配,處於不利的位置,不解決這個問題,農民真正的富足難以實現。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 馬曉河
目前保收入,保增産,當下農村工作的重點,09年城鄉收入差距繼續擴大,是擺在農村的現實問題。此外在連續5年糧食增收的面前,防止糧食産量出現滑坡。
(《今日觀察》欄目播出時間:週一至週五21:55—22:25;重播23:50-24:20;次日中午13:00)
責編:劉岩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