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觀察]網絡無限 自由有界(2010.1.26)

2010年02月26日 10:28  節目文稿集 我要評論

  

谷歌事件升溫,國新辦外交部回應,美國所謂網絡自由,依法整頓互聯網秩序,不容他國無端指責,《今日觀察》正在評論。

主持人(陳偉鴻):這裡是正在播出的《今日觀察》,歡迎各位的收看。這一段時間以來,谷歌,這家全球最大的互聯網搜索引擎公司,宣稱要退出中國的消息,鬧得沸沸颺颺。如今谷歌退出事件,甚至都已經演變成了中國和美國之間的一起外交事件。日前,針對美國國務卿希拉裏•克林頓,借谷歌事件影射中國干涉互聯網自由的言論,中國外交部發表了聲明,反對美方的無理指責。一家互聯網公司的商業行為,為什麼會演變成一起外交事件?互聯網的自由,到底是怎樣的自由,誰的自由?今天我們將就此來展開評論。

我們現場的兩位評論員是張鴻以及霍德明,電視機前的各位也可以登陸央視網、新浪網、搜狐網和騰訊今日話題來發表您的看法,稍候我們將給予關注。

首先,我們還是先來了解一下,針對美方的指責,中國政府的最新表態。
    

中國互聯網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互聯網的政策環境是好的,互聯網發展和管理的方針政策符合中國國情和國際通行做法。這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言人24號做出的表態,對國際上有些人指責中國限制網絡自由,發言人説,中國政府始終堅持依法對互聯網進行管理,致力於網絡環境的健康和諧。

當天,工業和信息化部發言人表示,同世界其他國家一樣,我國互聯網始終面臨著黑客攻擊、網絡病毒等違法犯罪活動的嚴重威脅。僅去年我國被境外控制的計算機IP地址就達100多萬個,被黑客組織篡改的網站多達4.2萬個,中國政府始終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網絡攻擊行為。

針對國際上一些人指責中國政府參與黑客攻擊,發言人説互聯網安全問題是一個全球性問題,需要各國加強合作,共同努力。

外交部發音人馬朝旭19號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國互聯網是開放的,也是依法管理的,中國法律嚴格禁止任何形式的黑客攻擊行為。

在就有關谷歌事件答問時,馬朝旭説,作為擁有互聯網用戶最多的國家,中國政府鼓勵互聯網的發展和應用,與世界其他國家一樣,中國的信息網絡業也面臨著網絡攻擊破壞活動的嚴重威脅,可以説中國是黑客攻擊的最大受害者。

日前,谷歌高級副總裁和首席法律顧問大衛•多姆德在官方博客上爆出了有意關閉谷歌中國網站,以及中國辦事處,並將原由直指網絡攻擊等。

近來,事件升溫的同時,有不少對中國互聯網事業的無端指責,特別是所謂黑客襲擊的炒作。

網絡無疆,但仍存是非公道。正如一位工作網民所言,任何的自由都是在法律規範下的自由,任何的開放也是在法律之下的開放。   

網絡無限  自由有界

主持人:其實大家都知道谷歌是一家互聯網公司,那麼它的退出或者是不退出,本來它就是一個商業行為,但如今這個商業行為,被美方用來指責中國干涉互聯網的自由,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一個藉口?

張鴻:我相信很多人都很奇怪,為什麼一個公司的事變成兩個國家的事。

主持人:對。

 張鴻:但是我們看一下這個路線圖,就是當谷歌一開始説我要退出的時候,然後希拉裏•克林頓就開始支持它,谷歌説我們現在恢復了正常的運營,然後希拉裏•克林頓就把這個,前面的這個事件當作了一個案例來指責中國。所以我們就可以回過頭去看,也許它最初的時候,就不是一個公司的事。所以我看香港的《新報》它就説,它説谷歌這一次之所以敢言,是因為它背後有雄厚的支撐,因為谷歌是奧巴馬當年競選的時候第四大資助商,而且它的行政總裁也是奧巴馬的競選顧問,所以這叫士卒在先,主帥在後。所以英國的《衛報》也説,説雖然谷歌挑戰中國,它這背後肯定有商業的考量,但是它其實充當的可能是美國政府的代理人。《華爾街日報》更直接,它説這意味著互聯網政策可能成為美國今後外交政策的優先目標之一,他把這個起了名字,叫“新的克林頓主義”,所以我們看到雖然是一個商業事件,它背後時不時閃現的其實是美國的政治需求, 我們也可以把它叫做美國的互聯網外交。

  

責編:劉岩

聲明: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所載視頻、文章、數據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邊看邊聊

登錄 | 註冊

內容 

驗證碼: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