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觀看本期節目視頻
擴大産能,澳大利亞第三大鐵礦石生産商壓住中國需求,向媒體吹風,談判優惠價格終止,鐵礦石迷局再度引發關注,《今日觀察》正在評論。
主持人(陳偉鴻):這裡是正在播出的《今日觀察》,歡迎各位的收看。今天,一則來自《中國證券報》的消息撥動了中國鋼鐵行業的敏感神經,一直以來波折不斷的鐵礦石的談判似乎又遇到了新的情況。澳大利亞第三大鐵礦石公司FMG的執行董事長兼CEO弗裏斯特單方面地宣佈,FMG和中方達成的鐵礦石的價格已經失效,FMG的價格曾經在今年8月初簽訂的時候,被視作是中國鐵礦石談判的一個重大的進展,甚至有著“中國價格”的美稱。FMG的這一宣佈對中國鋼鐵企業來説究竟意味著什麼?他為什麼要選在這個時機來發佈這樣的消息?這會給未來中國鐵礦石的談判增添怎樣的變數呢?今天我們將就此來展開評論。
我們的兩位評論員是何帆和劉戈,我們也歡迎電視機前的各位登陸央視網、新浪網、搜狐網以及騰訊今日話題來發表您的觀點,稍候的節目當中我們將會給予關注。
首先,我們還是一塊兒來了解一下,這次FMG到底是怎麼説的。
豪賭中國市場FMG欲將礦石産能擴至1.55億噸,FMG單方宣佈中國價格失效,鐵礦石談判前功盡棄,兩家財經媒體有關鐵礦石最新消息備受關注。
11月底,澳大利亞第三大鐵礦石生産商FMG執行董事史貴祥接受《中國證券報》採訪時透露,由於今年9月底前未與中方就融資問題達成協定,8月17日,與中國鋼廠簽訂的35%降價協議已經失效,10月1日以後,供應中國鋼廠的礦石按日本價格,降幅33%來計算,這意味著,此前被認為是中國鐵礦石談判重大進展的FMG價格失去意義。
此前,與FMG達成的價格曾被認為是中國自己的鐵礦石談判機制正在形成的標誌,作為澳大利亞一家新興的鐵礦石公司,去年中期,FMG産能從500萬噸迅速提升至今年底的4000萬噸。為了滿足中國鋼廠的需求,FMG有意將鐵礦石産能擴大至每年1.55億噸,雖然未與中方金融機構達成融資協議,但是弗裏斯特表示,FMG近期並不急迫地計劃進行融資,公司發展的短期目標,可以通過自有資金完成,今年FMG與我國的華菱鋼鐵集團達成協定,華菱佔有FMG17.4%的股份,是FMG集團第二大股東。
主持人:就在三個月前的8月17號,中鋼協和FMG達成的鐵礦石的價格,在國際上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很多人覺得這是一個突破,但是你看短短的三個月過後,FMG就單方面的宣佈,這個價格失效了,我們要問問兩位評論員,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
何帆:原來我們只知道三大巨頭,一個是力拓,一個是必和必拓,還有個淡水河谷,我們不知道FMG,FMG號稱在澳大利亞是屬於排名第三的鐵礦石的企業,但在全球排名,它已經排到60名以後了,這是一個比較小的企業。那我們為什麼現在會知道FMG呢,就是因為一開始的時候中鋼協高調談判,説我們要求三大巨頭要降價40%,但最後沒有成功。這時候FMG説,我可以給你多優惠一點,他們都降價33%,我可以降價35%,所以這給中國一個很大的面子。但他這個時候,他之所以能夠比別人降價多一點,其實有一個條件,就是他説,我需要從中國融資大概55到60個億。
主持人:對,這是他的一個交換條件。
何帆:對,因為他的説法,就是説我的産能不夠,所以我必須等你中國的錢來了之後,我擴大我的産能,然後我才能夠再向你中國出口鐵礦石,那麼他現在的理由是説中國的這個錢沒有如期地到,按照規定應該在9月份的時候就要到,所以他説,那我們現在不幹了,因為融資沒有來嘛,我們不幹。但我們也注意到,如果中國的錢沒有到的話,那是9月份的事情,那為什麼到現在,他選擇等到這個鐵礦石的價格又開始在上漲的時候,那麼他在現在提出來,這是不是一個精心選擇的時機,我覺得這個都可能會大有玄機。
主持人:那麼他們選擇在這樣的一個時機來宣佈這樣一個結果,對中鋼協,對中國這些鋼鐵企業來説究竟意味著什麼?
劉戈:對於中鋼協來説,幾家大的礦産公司可能就是和他組成了一個牌局,那麼這個時候中鋼協可能看到FMG是一張好牌,這張牌可能如果擲地有聲地打出去的話,會産生一定的作用,但是最後看到的結果,好像其他幾家也不動聲色,那麼這張牌可能不是像想像得那麼大,不是一張王,而是一個K、A,或者是一個2,那麼這種情況下,現在就處於一種被動的地位,那麼到最後呢,我覺得這種談判的空間還是有的,關鍵看中鋼協手裏你還有什麼牌。
主持人:是,雖然你説這僅僅是一個吹風,但是它確實波動了很多人敏感的神經,並不僅僅局限在鋼鐵行業內部,事實上我們很多的觀眾也非常關注今天這個話題,我們來看看他們的一些觀點。
首先我們看到這位署名叫“一滴楚水”的網友,他説“堡壘往往是從內部被攻破的,中國鋼廠和貿易商的意志不一致,是中國鐵礦石談判每每被動的主要原因,今年我們國家進口的大量鐵礦石,有相當部分積壓在中國的港口,使得中國鐵礦石的需求量人為地拔高。”你注意,到他用了“人為拔高”這樣一個詞,“這也助長了FMG漫天要價的底氣。
我們再來聽聽其他網友的意見,有一位網友此刻正在線上,我看到他的名字很有趣,叫“愛因四海”,來,我們請他加入我們節目的討論。您好。
網友:您好,主持人。
主持人:您之前關注過這方面的報道嗎?
網友:倒是看過,但是了解得還不夠完全,就覺得這個事太鬧心啦。而且我覺得我們中國一個泱泱大國,居然被他們這樣。覺得我們可以採取比如説一些像拋磚引玉,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一些做法去做,然後可以有一個階段可以涼著他們,這樣達到我們能夠獲取勝利的這麼一種姿態。
主持人:好,謝謝“愛因四海”這位網友參與到我們的節目當中,謝謝您。
網友:謝謝您。
主持人:事實上一年一度的國際鐵礦石的價格談判,是從1981年開始的,中國加入到這個談判當中,也已經有了6年的時間了,但是每一次的談判,我們看到它的確就像是一個漫長的,而艱難的博弈。那接下來的時間,我們就一塊來梳理一下,來回顧一下,中國鐵礦石價格談判的馬拉松之旅。
我國是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去年進口鐵礦石4.4億噸,佔世界鐵礦石貿易量的50%左右,與原油等其它大宗商品交易不同,鐵礦石的價格不是公開確定的,而是每年由鋼鐵企業和礦石企業之間談判確定的。
傳統的談判格局是“三對三”,中國鋼鐵企業、日本鋼鐵企業、歐洲鋼鐵企業形成買方,與佔據全球供應量70%以上的三大鐵礦石供應商巴西淡水河谷、澳大利亞力拓以及必和必拓分別談判。
自每年第四季度開始,確定下一財年的鐵礦石價格,中國的寶鋼作為中國鋼鐵企業的代表是從2004年起開始參與亞洲鐵礦石價格談判的。
2006年,必和必拓對中國出口的鐵礦石漲價19%,2008年,力拓對中國出口的鐵礦石漲價79.88%。
今年8月,以寶鋼為代表的中國鋼企,與另外一家澳大利亞礦業公司FMG達成了2009年下半年鐵礦石價格協議。其中具有標桿意義的粉礦價格比去年長協價下降了35.02%,合同有效期是今年7月1日至12月31日。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表示,中國鋼鐵企業與澳大利亞FMG公司達成的談判結果充分反映了雙方意願,是鐵礦石談判的新模式,新探索。
中鋼協則表示,協議在建立中國進口鐵礦石價格談判的模式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全球鐵礦石價格談判近幾年來一年比一年拖的長。
今年上半年,國際鐵礦石巨頭力拓和必和必拓就合資經營西澳鐵礦石生産項目簽署非約束性協議,兩拓聯合,使國際鐵礦石供應格局更趨壟斷。賣方話語權更加集中。
我國近幾年進口的鐵礦石量佔世界海上鐵礦石貿易量的一半以上,工信部部長李毅中表示,鐵礦石談判已經影響到國家利益。
主持人:當初在中鋼協和FMG達成這個鐵礦石價格的那一霎那,很多人覺得我們好像看到了一個新的希望,因為這是一個突破,而且不少人對這個突破也是寄予厚望的,但是現在我們看到FMG單方面宣佈這個價格失效了,所以很多人也在擔心我們會不會又重新回到之前,鐵礦石價格談判的這種困擾當中,這種困局當中?
劉戈:中鋼協再次陷入困境
劉戈:應該説又陷入了一個困境,那麼中鋼協在開始的時候,實際上手裏頭是有牌的,那麼有最大的一張牌是什麼呢,就是中國的鋼鐵的産量,那麼現在達到了5億噸,而且中國對於鋼鐵的,鐵礦石的需求量現在佔到世界貿易總額的一半以上,那麼這是中國中鋼協最大的一張牌,但是我們再看對方有什麼牌呢,對吧,一個,他們有壟斷權;再一個有中國鋼鐵業這樣一個在繼續增長的這樣一個期望,這是一張牌;另外還有豐富的談判經驗,也是一張牌;還有剛才很多網友提到的,中國的企業各自為戰,對吧。
主持人:各自為戰。
劉戈:容易個個擊破,這也是他們的牌,那麼好不容易我們發現一張新的牌,FMG這張牌已經打出去了,所以從現在來看,我們感覺上在這樣的一輪的牌局裏邊,好像又處於了這樣一個下風和困境。
主持人:事實上我們是國際上最大的鐵礦石的進口國,按理來説,我們應該有很強勢的話語權,但是事實上我們看到的總是被動的,這背後到底有什麼樣的原因?
何帆:被動源於産業集中低
何帆:因為時代真的不一樣了,原來你如果放到10年前的時候,不是這個樣子的,是他們求著我們。
主持人:對。
何帆:要我們買他們的鐵礦石,現在因為中國現在鋼鐵産量增長的速度非常快,而且還有一個,我們攻守之勢是不均衡的,人家那邊是3個,這3個巨頭基本上控制了全世界鋼鐵這個鐵礦石産量的70%。
主持人:對。
何帆:而且他們長期一直參加國際鐵礦石的談判,所以像桃源三結義一樣,已經形成了攻守同盟,我們這邊産業集中度非常的低,我們大的鋼鐵企業就有幾十家,上百家,如果把所有的都算起來,能有上千家,人家那邊是三個人,我們這邊在開千人大會,所以很難形成一致的意見。那麼還有包括我們在談判的時候,因為我們剛剛參加,所以可能有很多策略有失誤的地方。
主持人:當下一步的戰役開始之際,人們就會思考,我們下一張打出的牌到底是什麼樣的牌,對於大家都在呼喚的“中國模式”,到底應該怎麼樣建立起來呢?馬上稍候繼續我們的評論。
FMG單方喊話,何時重起鐵礦石價格談判?進口大國再爭定價權,《今日觀察》正在評論。
主持人:歡迎回到節目現場,今天的節目當中我們和各位觀察的是艱難的鐵礦石的談判,來,我們來看一看網友上傳的這兩幅漫畫,第一幅漫畫這個談判的對手之間,似乎在做著某種交易。
何帆:對,我們現在看到是澳大利亞和日本之間在談判,因為他們每一次都是搶得這個首發的價格。
主持人:是。
何帆:我們有點著急,我們看不懂。
主持人:對。
何帆:為什麼他們能夠達成一致的共識呢,因為實際上他們之間除了有談判之間的競爭的關係,但是他們還有很多合作。
主持人:再來看看第二幅漫畫,這樣的一個鐵礦石的談判會産生什麼樣的結果?
劉戈:我們的鋼鐵生産企業特別多,所以就難以攥成一個拳頭,他們各自有各自的利益。
主持人:我們剛才通過漫畫看到了網友對鐵礦石價格談判的一個關注,接下來我們來放眼一下媒體,看看媒體是如何評價馬拉松式的鐵礦石價格談判。
鐵礦石離“中國模式”有多遠,在FMG公司再度變臉,單方面宣稱要漲價之後,中國鋼鐵行業面臨一個令人糾結的問題。
中國在鐵礦石國際貿易中應該有一定的話語權,但是現在的話語權並不夠,這是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日前在國新辦發佈會上的評論。
國內鐵礦石供大於求,進一步漲價的空間很小,希望中外企業真正通過談判達到“雙贏”。這是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羅冰生日前的一個表態。
“鐵礦石談判‘中國模式’應該有智囊團”,《人民日報》指出,鐵礦石進口依賴過重,鋼鐵産業集中度低,鋼企綜合競爭力有待提高……,這些都是制約鐵礦石談判“中國模式”的深層次原因,儘管面臨很多困難,但中國必鬚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在建立新的價格談判機制上有所突破。
新華社文章説,大幅提高鋼廠集中度是根本的解決辦法,但卻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此之前,“中國模式”要取得成功,就必須協調好大鋼廠與中小鋼廠、生産商與貿易商的利益。而代理制能否順利推行則是其中的關鍵。
主持人:在今年對鐵礦石談判的熱議當中,我們聽到了一個很強大的聲音,就是呼喚建立“中國模式”,但是這個“中國模式”到底怎麼樣才能建立起來呢,你們覺得?
劉戈:完善中鋼協的功能
劉戈:我們來看一下日本的經驗,就是在進行鐵礦石談判的時候,實際上日本的企業鋼鐵企業的話,已經是高度的集約了,在80年代開始的時候,它的鋼鐵企業也就是很少的那麼幾家,那麼同時它還有商社,就是日本的綜合商社,三井物産和三菱商社,這樣的機構,它起著什麼作用呢?它在進行協調、談判,甚至進行對國外的這些鐵礦石企業進行投資,它在進行外圍這樣的一種運作,所以它是談判主體,幾家商社最後就把價格都拿下來。
主持人:就定好了。
劉戈:就是一個中間商這樣的一個職責,我們現在中鋼協看似好像這樣的一個結構,但是它是一個行業協會這樣的一個性質,它無責無權無利,所以它所進行的這樣的一個工作,和它的責權利是不匹配,所以它很難擔當這樣的一個責任。所以從今後的角度來説,一方面需要從産能上來進行這樣一個集約化,我們的規劃上面有進行鋼鐵的這樣一個集中度的提高,另外也希望能出現什麼樣的角色能代替或者是中鋼協能把它的職能能夠進行一個豐滿,進行一個完整,最後能産生這樣責權利進行比較匹配的,這樣一個談判的主體。
主持人:何帆對於大家呼喚的“中國模式”怎麼看?
何帆:對外談判先要內部合力
何帆:我們看國際談判的時候,其實它是有兩張談判桌的,前面有一張談判桌,一般我們比較看得清楚,就是中國的談判代表要跟國外的談判代表之間要唇槍舌劍,但是其實後面還有一張談判桌,就是我們的談判代表還得跟國內的這些相關的主體之間有一個很好的協商。我們現在看到很多的問題,可能是出在後面一個談判桌上,第一個,中鋼協和鋼鐵企業之間的關係並沒有理順,中鋼協的前身就是1998年的時候,我們曾經有過一個設想,要成立一個中國鋼鐵公司,就把寶鋼、攀鋼、鞍鋼這些全部合在一起,但是後來沒有做成,所以最後變成了一個行業協會性質的,中國鋼鐵協會,但這個中國鋼鐵協會和當年那個設計的中國鋼鐵公司,那它的力量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主持人:對。
何帆:所以很多鋼鐵企業本來是需要配合中鋼協的,但是可能半路就溜號了,就開小差了。那麼另外一個我們看到在中國鋼鐵企業裏頭,大的鋼鐵企業和小的鋼鐵企業之間利益也不一樣,因為我們現在大概只有一百多家鋼鐵企業有進口鋼鐵的權利,它拿的是比較低的長期協議的價格,那很多小的,尤其是民間的這些鋼鐵企業,它是根據市場上更貴的現貨價格買進來的,那麼這個時候價格雙軌制就有套利的機會啦,所以有很多大的鋼鐵企業,他更關心的不是怎麼在談判的時候,幫著中鋼協把價格壓低,而是説只要我能夠把這個通過長期協議價把它買進來,我就可以轉手去倒賣。
主持人:所以你沒有形成合力的情況之下,你很難做到全盤考慮。
何帆:對,因為沒有辦法形成兄弟同心。
主持人:對。
何帆:所以我想我們如果要解決這個問題的話,可能更多的工夫是花在你後面這張談判桌上,大家能夠發出一個共同的聲音。
主持人:這個觀點其實也是很多人都贊同的一個觀點,我們來看看在網友發來的這個觀點當中,其實也有類似的表達。
比如説這位網友説,“人家是鐵板一塊,因為人家是利益同盟,咱們不是鐵板一塊,因為大家利益不同盟,目光只頂著眼前利益,沒算長久賬,如果有作為,為什麼不對整合後利益受損的企業補貼呢?或者所有企業合併成股份公司,大家利益共享呢?一盤散沙!”一聲嘆息。
再來看看下面這位“雨辰天津”的網友説“中國作為鐵礦石最大的市場,理應享有鐵礦石的定價權。然而讓FMG以及兩拓等鐵礦石寡頭放棄定價權並非易事,這需要一個長期博弈的過程。我們應當從兩個方面入手來解決這一個問題,一是在兩拓,在淡水河谷,在FMG等企業當中尋找突破口,擊破它們的價格聯盟;二是充分利用國內鐵礦石的資源,通過政策的手段鼓勵鋼鐵企業‘使用國貨’。”
那麼像我們網友這樣的一些建議,到底在未來我們談判過程當中,是否可行呢?我們的特約評論員對此還會有什麼新的觀點,稍候我們繼續來關注。
主持人:歡迎繼續收看今天的《今日觀察》,我們和大家繼續來關注鐵礦石價格的談判,馬上來聽一聽我們特約評論員對此的觀點。
何維達(北京科技大學企業與産業發展研究所所長):實際上我覺得,從我們國內來講,要形成自己産業的競爭力,就必須實行産業集中,通過自然重組並購,實現産業的集中度,中國企業,鋼鐵企業在對外談判過程中,不需要這麼多企業都去談,因為都談判你不可能形成統一價格。
周希增(中信證券鋼鐵行業首席分析師):下一步改變這種狀況,仍然還是需要從供求,這個根本上來解決問題,從鐵礦石的資源供應上看,一個方面還是要加大我們國內的鐵礦資源的勘探,那麼另外一方面,隨著我們現在鋼鐵企業實力的增加,那麼我們要加大,對國外的鐵礦山的開採和投資的力度,當然能夠追求到控股最好,即使能夠增加更多的參股,這樣也能獲得一個比較好的資源,當然從我們産業的角度看,要提高鐵礦石資源的使用效率,多生産一些高附加價值的産品,用更少的鐵礦,生産更多的鋼鐵産品。
主持人:如果説我們把下一步的談判比喻成是一場牌局的話,我們現在就很想知道我們下一輪當中到底可以打什麼樣的牌?我們手中有著怎樣的牌?
劉戈:那麼現在打牌一個是需要牌好壞,另外需要一個牌技,我覺得可能我們以前的話,更多的在於因為我們有“大王”,所以我覺得我們就覺得我們一定要在這副牌局裏頭佔上風,但是實際上現在來看的話,可能打牌的手法更重要,就是説在打牌的當中你學會打牌,在談判的當中學會談判,然後這個可能是,而且在整個過程當中的話,建立起來怎麼樣一個穩定的中國鐵礦石的供應機制,價格是一方面,穩定也是另外一方面。
何帆:手氣不好是經常會發生的,但是手氣不好的時候要沉得住氣,因為這一回我們可能摸到了一把臭牌,但是下一回可能就不一樣了。我們現在看到,因為中國是一個最大的買家,所以形勢正在慢慢地對中國發生一些有利的變化,比如説我們看到在“桃源三結義”裏頭,像巴西的淡水河谷,它現在也在向中國“暗送秋波”,它也在向中國增加鐵礦石的供給,而且在中國要去定做礦砂船,為了到時候能夠把它的運費降低,那除了……
責編:劉岩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