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觀察]信貸新紀錄的背後(2009.7.9)

2010年02月26日 10:06  節目文稿集 我要評論

  

 >>>>>>>>進入《今日觀察》首頁

[觀看本期節目視頻]

今天我們要來關注的是央行公佈的最新信貸統計數據,儘管市場普遍預期6月份新增信貸將會超過5月份,但是央行公佈的1.53萬億元這樣一個鉅額數字,還是出乎了大家的預料,至此今年上半年的新增貸款已經達到了7.3萬億元,有人認為如此井噴的信貸量將會有利於提振經濟復蘇的信心,也有人認為信貸量的激增,可能會誘發通貨膨脹。究竟天量的信貸數字對我們的經濟發展有著什麼樣的影響呢?一直以來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會不會因此而做調整?今天我們將就此來展開評論。

我們的兩位評論員是向松祚和張鴻,我們也歡迎電視機前的各位登陸央視網、騰訊搜搜網和搜狐網來發表您的觀點,稍候我們會來關注您的留言。

馬上我們就來關注一下最新的信貸數據。

解説:1.5304萬億元,這個二季度以來月度最新的新增貸款數據,今天再次引發了市場的熱議。昨天中國人民銀行打破慣例,提前公佈6月份的信貸數據,據央行統計司報告,6月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較上月新增15304億元,各項存款較上月新增20022億元,詳細數據將近日公佈。

從上半年來看,6月新增的1.53萬億元貸款,僅次於3月和1月,仍然維持高增長。另外儘管二季度新增信貸合計2.8萬億元,較一季度的4.5萬億元明顯放緩,但今年上半年,新增貸款總量達到了7.3萬億元,遠超出去年全年4.9萬億元的水平,為歷史少有。

信貸規模的不斷增長,社會各界給出了不同的解讀,有業界人士分析,部分信貸資金沒有流到實體經濟,實體經濟沒有被帶動,通脹預期反而起來,可能會導致滯脹。

但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張建華7月6日在中國金融撰文指出:我國經濟形勢將繼續好轉,短期內通脹風險不大,中期內控制通脹風險也面臨著較多有利條件。貨幣政策效益明顯,短期內無需做重大調整。

李稻葵(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貨幣政策的制定者們,他們可能關心的是,如何在保證貨幣政策大方向不變的情況下,如何改善貨幣供給的,包括新增貸款的去向,把去向更加合理化,來緩解流動性上升帶來的資産價格上升的趨勢。

解説:新增信貸的數據究竟該怎樣解讀,它給中國經濟帶來哪些變化?信貸規模是否還將繼續擴張?一系列疑問,考量著前進中的中國經濟。

主持人:在央行最新的信貸數據發佈之後,我接觸了一些學者和企業家,在他們的眼裏,這個大幅激增的信貸規模似乎超出了他們的預料,我們要問問兩位評論員,在央行最新公佈的這個信貸規模的數字當中,單月1.53萬億,和半年7.37萬億,這樣的一個信貸規模,兩位可以從這當中讀出一些什麼?

張鴻:有一個詞叫大跌眼鏡,這一次這個數字讓很多經濟學家,和一些研究機構都大跌眼鏡,的確是有點高,那造成這個高的幾個原因呢,我想我總結了一下,第一就是中小銀行在半年結束的時候,第二季度結束的時候,出現了大規模的這個放貸。因為前幾天,我剛剛看到一個數字,就是工、農、中、建四大國有銀行,它們的6月份,新增貸款是4970億,6月份一共是1.53萬億,也就是説中小銀行在6月份的新增當中佔了1萬億以上。那這些錢都投到哪兒去了呢?很多流向了地方政府的融資平臺,因為我們知道地方政府要刺激經濟,它需要掏錢,可它沒有錢怎麼辦呢?它就建立了,尤其是一些縣、市級的一些政府,都有自己的這種融資平臺,成立了比如説類似建投公司等等等等,以類似財政擔保的形式,然後拿到貸款,進行公用事業,市政項目的一些建設。還有也不排除另外一種可能,因為我看到中行的董事長肖鋼他提到,説的的確確有部分的企業,包括銀行啦,它們擔心這個貨幣政策可能會收緊,然後在上半年這個不限,基本上不限制的這樣一個寬鬆環境當中先把規模拿下來,先把這個錢拿到手。

主持人:可以先使用一下,別錯過這個機會。

張鴻:對對,先把錢拿到手再説,然後以後用的時候再使用它,但是無論如何的的確確上半年的總量和6月份的1.53萬億,確實是出人意料。

主持人:大跌眼鏡。

張鴻:對。

主持人:這是你剛才的一個用詞。向先生從這兩個核心數據當中可以讀出什麼?

  

責編:劉岩

聲明: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所載視頻、文章、數據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邊看邊聊

登錄 | 註冊

內容 

驗證碼: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