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觀看節目視頻<<<<<<<<<
到海外去抄底,到海外去抄底,金融風暴衝擊後的沙灘,留下的是餡餅,還是陷阱?海外淘金,淘到的是黃沙,還是黃金?全球頂尖學者,齊集匯聚《今日觀察》,群雄激辨,論戰海外抄底。《今日觀察》重磅推出。
力拓毀約,中鋁出海遇挫,中國企業的海外並購,為何亮起紅燈?《今日觀察》正在評論。
主持人(陳偉鴻):這裡是正在播出的《今日觀察》,歡迎各位的收看。今天要繼續我們關於中國企業海外抄底行動的討論。去年的2月份開始,中鋁集團的首次大規模的海外出征歷程,就像是一部跌宕起伏的電影大片。從2008年的2月1號這部電影震驚世界的開場,歷時了一年半,經歷了無數次戲劇性的悲歡離合,這個故事終於在今年的6月5號告一段落。然而電影的結尾卻讓我們感到了遺憾,開場時,閃亮登場橫空出世的白衣騎士——中國鋁業公司,戲劇性的成了這場世界礦産資源收購案中最後的悲情角色。為什麼中國的企業會輸呢?這次我們中國企業海外擴張的遇挫給我們帶來的教訓到底是什麼呢?又能給未來的海外收購點亮怎樣的明燈?今天我們將對此展開評論。
今天我們的兩位評論員是何帆,以及特約評論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中國並購工會首席經濟學家夏斌,歡迎二位光臨《今日觀察》。我們也歡迎電視機前的各位登陸央視網、新浪網、搜狐網、以及騰訊網發表您的觀點,稍候我們會關注各位的網絡留言,馬上我們來了解一下相關的新聞背景。
2009年6月5日,對於中國鋁業集團來説,是一個刻骨銘心的日子,就在這一天,遠在澳大利亞的合作對手——力拓礦業集團,單方面撕毀195億美元的注資協議,一個中國企業,海外收購的宏大計劃,劃上了句號。
故事是從4個月前開始的,今年2月,澳大利亞力拓礦業集團,這個雄居世界第三大的礦業公司,卻處於一個困難的境地,一方面世界經濟正處於低谷,礦産資源價格不斷下跌,力拓股價處於歷史低位,同時高達387億美元的高額負債,讓力拓感到力不從心。四處融資無門的力拓與一直以來想進入力拓的中鋁,經過幾輪協商,最終簽署了一份投資協議,在協議中,中鋁將向力拓注資195億美元,並將向力拓董事會派出兩名董事。
3月份,由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和中國進出口銀行組成了一個銀團,專門向中鋁提供總額為210億美元的並購貸款,但誰也不曾想到,就在3個月之後,這個被包括中鋁在內的中國企業寄予厚望的融資計劃,卻將面臨夭折的噩耗。
6月5日,力拓宣佈,集團董事會以撤銷對2月12日宣佈的,中鋁注資力拓的戰略合作交易的推介,並將依據雙方簽署的合作與執行協議,向中鋁公司支付1.95億美元的分手費,力拓毀約于中鋁,而中鋁又被動違約于4家國有銀行,力拓僅僅給了中鋁1%的違約金。儘管4家銀行尚未對中鋁發放這筆並購貸款,而中鋁要賠償給4大銀行的違約金要遠遠高於1.95億美元。至此,這宗被稱為中國最大的海外並購案,從當初的一片歡呼,到戛然而止後的落幕,中鋁的海外並購究竟是在哪一點上輸給了對手,抄底的策略到底是失敗在什麼地方?中國企業當下最熱衷的海外抄底行動,究竟應該進行怎樣的思考?這是中國經濟面對的問題,更是世界經濟需要回答的問題。
海外抄底——中鋁折翼的啟示
主持人:這次的中鋁海外並購之路,真的就像我們片子當中所説的,像一部跌宕起伏的大片,現在電影是告了一個段落了,但是我想未來一定不排除還有續集的可能,畢竟這個故事還在繼續上演當中,但是我想剛才大家看到了,這個電影的結尾是讓大家多少感到有一些遺憾的,因為畢竟在這個電影當中,中鋁是一個輸家,這樣的一個結局,我不知道何帆你最初預料到了沒有?
何帆:這是一場沒有感情基礎的談婚論嫁,所以最後的失敗我想也是在預料之中的。對中鋁來説這是一場突然發生的愛情,因為我們知道中國是一個資源進口的大國。
主持人:是。
何帆:所以我們一直希望想提高我們的在資源進口方面的定價權和話語權,那你現在想力拓作為全球最大的礦業公司之一,帶著豐厚的嫁粧,現在要下嫁到到你們家,那對中鋁來説肯定是喜出望外的。
主持人:是,應該説是一個美滿的姻緣。
何帆:對,對中鋁來説,可能是情竇初開,但是力拓他在資本運作的方面是一個情場老手,他為什麼一開始會找到中鋁呢,其實就是因為他沒有錢了,所以他急於找到一個替他還債的人,他根本就沒有想到跟你要踏踏實實的居家過日子。
主持人:白頭偕老。
何帆:對。所以可以説並購的雙方是各自懷著各自的心思。力拓是一個賣礦石的,中國是一個買礦石的,那中鋁最想力爭的就是鐵礦石的營銷的權益,但是對於力拓來説,這是最不願意觸及的一個底線,所以正是因為中鋁想買的,正是力拓不想賣的,我想這可能是最後失敗的一個根源。
主持人:確實在最後我們看到他毀約毀得那麼決絕,即便我要多賠上很多的錢,我也願意撕毀這個有可能成的婚姻合同,真的是讓很多的人都覺得意想不到,那麼從這樣一個沒有完成的婚姻當中,夏先生你可以讀到一些什麼樣不同的信息嗎?
夏斌:我的感覺呢,一個就是説,從這個收購事件中間,中國的企業如何提高並購的那些藝術、策略,也就是提高經驗,這一點可能還需要我們進一步的研究,畢竟我們這方面還是剛剛開始走嘛,時間也不長。
主持人:是不是你覺得像中鋁他們可能喜出望外得太早了,一下子看到別人帶著嫁粧而來,一下子高興得太早了一點?
何帆:也許。
夏斌:但是我更也讀到另外一個信息,就是從各種媒體來看,包括海外的媒體的報道,其實對於我們中國企業走出去,很多是純市場行為,純商業行為的,現在被很多認為,背後是政府意圖,政府控股,當然企業有的是政府控股,但是這個行為本身是純粹的商業與市場行為,那麼因此出於保護主義,出於這方面的一些思考,可能我們在對外的收購上面可能也會遇到一些困難,所以因此在這方面,我們應該想盡辦法如何化解這方面的難處,要動點腦筋。
主持人:我們也馬上來看一看我們的網友對這件事情有什麼樣的關注。
第一位網友,他的署名叫“小心陷阱”,我覺得這個名字起得非常好,已經基本上表達了他的態度,他説“這只是一個教訓,中國的企業要走出去是必須交學費的,剛開始遭遇損失是肯定的,外面的競爭力更大,陷阱更多,中國的企業要特別小心啊!”。
再來看一位署名叫“還有誰”的網友,他的觀點,他説“從1%的違約金和長達4個月的合同生效期,這兩個簡單的數字可以看出,他們對風險評估是那樣的幼稚或者説輕視,如此低廉的風險代價,是力拓毀約的直接原因。長達四個月的時間,給了對方喘息、觀察、從容不迫的選擇,篩選對其最有利的方案的足夠時間,到底是誰得了好處呢?”
其實我想我們從頭來看整個中鋁和力拓最初希望聯姻的整個過程,你會發現,在這樣一個充滿了戲劇性波折的過程當中,有很多關鍵的結點,可能導致了整個事件的一個走向,我們在下面這個短片當中,也回望了一下這段歷史,我們一塊兒來梳理一下,整個過程,幫助大家了解整個並購過程的全貌。
站在時間的坐標上,回望這起中國最大海外收購案的每一個結點,四個月的時間,的確發生了太多的故事。今年2月2日,全球第三大礦産企業,身負387億美元鉅額債務的澳大利亞力拓公司,首次對外證實了,與其第二大股東中鋁公司商談融資事項的消息,隨即,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呂友清也證實了這一消息。
10天之後,2月12日,中國鋁業公司與力拓集團發佈聯合公告,中鋁公司與力拓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中鋁公司與力拓集團合作共投入195億美元。由此,中鋁公司,在力拓集團整體持股比例,將由9.3%增至約18%,但交易的成功完成,尚需要獲得多方的批准,但無論如何,195億美元的投資,創下了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的新紀錄。但僅僅四天之後,2月16日,中鋁和力拓的聯姻新增種種變數,力拓部分機構投資者向必和必拓搖起了“橄欖枝”。
力拓主要股東向媒體稱,必和必拓收購力拓資産比中鋁收購更為理想。3月17日,澳大利亞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發佈公告,稱將把原定的30天審查期,延長為120天。
但在危機中,好消息也在不斷出現,3月26日,澳大利亞競爭和消費者委員會明確表示,將不反對中國公司的注資交易。緊接著,4月2日,德國政府放行中鋁注資力拓。5月15日,中國鋁業公司與力拓公司宣佈已獲得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的交易批准。然而2009年6月5日,中國鋁業公司確認,力拓公司董事會已撤銷對2009年2月12日宣佈的雙方戰略合作交易的推介,並將依據雙方簽署的合作與執行協議,向中鋁公司支付1.95億美元的分手費。
主持人:看了整個事件的全貌的時候,我們都會思考,到底這個過程當中,我們的失誤在哪,從一開始我們的暗度陳倉,主動出擊,到接下來的深陷泥潭,不能自拔,再到峰迴路轉,我們重新掌握了主動權,可是突然間等待我們的就是突然死亡,這樣的一個過程,不能不説是跌宕起伏了,那何帆在你的分析當中,你覺得哪一個環節我們沒有把握好,導致了後面的這樣一個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何帆:我覺得中鋁最大的失誤可能是目標暴露的太早,而且求愛的方式過於直白,最後把人家給嚇回去了。就當中鋁在第二次想要收購力拓的時候,當他一下子把195億美元拍出來,拍到桌子上的時候,別人看到的不是你財大氣粗,你很有實力,別人感覺到的是壓力,感覺到的是威脅。
主持人:就擔心你背後可能還有別的想法。
何帆:對,所以到5月份的時候,我們看到澳大利亞外資審查委員會,他把原來原定的30天的這個審查的時間,一下子延長到120天,那麼這個時間一延之後,這個就發生了很多的變化,攻守之勢就改變了,那在這個時候,經過商議的算計,力拓就毫不猶豫地當機立斷地拋棄了中鋁。所以我想這個可能一個中鋁的失誤就是操之過急,有時候你為了在並購中獲得這種控制權,那麼不是説,你要一下子就能夠拿得到的,我們要想最終獲得這種控制權,那麼應該是把時間變成我們的朋友。所以在這個方面,其實也有一些,海外也有一些值得我們去借鑒的一些經驗,你比如説像日本的汽車的企業,那麼在20世紀80年代後期的時候,日本的汽車企業也遇到很多阻礙,比如説美國當時對他進行貿易的制裁,禁止日本的汽車出口到美國去,日本的企業他是怎麼去做的呢?他開始悄不出聲的投資到美國的國內,建立一個敵後根據地,然後他做的時候非常的小心謹慎,包括他做了很多雇傭美國當地的工人,雇傭美國當地的經理,就可以説他在所有的這些方面,都是含而不發的,但是你別看,他做事這麼低調,等到時機成熟的時候,他發起營銷攻勢的時候,是毫不手軟的,攻勢非常之伶俐,你現在看美國汽車銷售榜排名在最前的,都不是美國的汽車,都是一家一家,都是日本的汽車的品牌,而且尤其是我們現在看到,在美國這些通用汽車都破産之後,全世界突然一下子醒悟過來,日本的汽車變成了全球的霸主,他怎麼樣能夠到今天呢,就是跟他前期在緩慢的做這些工作,能夠等待時機,能夠有一段很長的潛伏的時間,是有關係的。
主持人:其實我覺得在這個過程當中,還有一個阻礙是需要我們來關注的,我看到過一些分析力拓毀約的一個文章,在這當中有這樣的一個觀點,其實力拓是歡迎來自中國的資金的,但是他們最害怕的是受到中國政府的控制,我就非常地不理解,原本是企業之間的一個非常稀疏平常的並購行為,為什麼就會被打上這樣一個烙印,會得出這樣一個評價,説有可能政府在後面會是有一種控制的力量?
夏斌:所以對於這種狀況,剛才何帆也講了應該如何含而不發等等。從這件事,並購事件以及更多的中國企業走出去諸多的並購事件看,我們可能也要講一點策略,我認為,因為畢竟人家總認為你是國有企業,是國家控股的,政府控股的,所以我在想就是説,能不能國有和民營企業一塊出去,能不能甚至於民營企業出去,政府給以並購貸款支持,在這方面我們做的很差,還不夠,還包括比如説我們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包括香港的港資,甚至於是台灣的資金都沒關係,特別是美國的資金也沒關係,我們在香港成立一個收購,收購股權基金這樣的,股權收購基金PE,用這樣的形式出去收購,可能對於要擋住一些金融保護主義,投資保護主義,這樣延遲,就相對可能要好一些,我認為。
主持人:我想大家都在分析,從中鋁並購力拓的過程當中受到的挫折,我們究竟可以吸取什麼樣的經驗和教訓,因為未來我想在走出去的這個大勢當中,肯定還有更多的中國企業會通過海外並購的方式來壯大自己,那麼未來我們將會遵循什麼樣的原則?來進行我們的海外擴張,馬上繼續我們的評論。
到海外去抄底,到海外去抄底,金融風暴衝擊後的沙灘,留下的是餡餅,還是陷阱?海外淘金,淘到的是黃沙,還是黃金?全球頂尖學者,齊集匯聚《今日觀察》,群雄激辨,論戰海外抄底。《今日觀察》重磅推出。
産業擴張,海外並購,好時機為何就不能得出好結果?中鋁案例,海外抄底的另類啟示錄。《今日觀察》正在評論。
主持人:歡迎回到節目現場,今天的《今日觀察》當中,我們和大家共同關注的是中鋁海外並購的得與失,馬上來看一看網友對於這一事件的最新看法,看一看網友在網絡上的留言。
“潛水員”,他説“力拓最大的市場是在中國:力拓在最困難的時候,想到的救命符就是中鋁。但是在力拓稍稍走出困境的情況之下,力拓就迫不及待地拋下了中鋁,又在鐵礦石談判桌上對中國説不,在世界的大舞臺上,中國不應該繼續被動下去了。”
再來看看這位“憑什麼”,這位網友這兩天都積極參與我們的節目,我們看看這次您的觀點。他説“汲取中國企業海外並購的種種教訓和國外企業並購中國品牌的成功經驗,必須要記取的要訣就是,要韜光養晦,要以智慧取勝,切不可操之過急!”
我想所有的人都不希望看到中鋁我們並購案當中的第一主角,作為一個悲情的角色來收尾,當然我們同樣也不願意看到,作為另外一個主角的力拓和作為配角的必和必拓他們之間的一個聯手。那麼從這樣的一個過程當中,我們看到這種變化將會給未來的世界鐵鐵礦石的發展格局帶來什麼樣的新變化,我們在下面這個小片當中一塊兒來梳理一下。
中鋁和力拓的分手,力拓和必和必拓聯姻,正如中鋁一位內部人士所説,這是一個最糟糕不過的結果。如今的中鋁面臨著一系列的麻煩,首先是中鋁需要支付給4家銀行的鉅額違約金。其次還要承受每股60美元收購來的價值150億美元的力拓股票在不斷縮水的事實。
拋開資本運作方面的毒藥不談,目前對中鋁甚至對中國鋼鐵産業來講,最致命的一把匕首是兩拓組建了新的鐵礦石合資公司,因為這直接影響著目前正在進行的鐵礦石談判。2009年,鐵礦石談判期間,中國一直堅持粉礦合同價下降40%的談判底線,然後6月11,談判場上再次傳來消息,世界第二大鐵礦石公司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宣佈,已與日本新日鐵公司和韓國浦項制鐵達成一致。其中最主要的粉礦合同價下調28.2%。全世界鐵礦石需求量最大的中國鋼鐵企業,再次被逼上了尷尬的境地,如果一旦中國被迫接受力拓首發價,33%的降幅,中國鋼鐵生産企業將面臨全面虧損。
中鋁這一次失敗的海外並購,並沒有如願改變中國企業在國際經濟往來中的話語權,然而這次大手筆的嘗試,卻是真真正正開了一個頭,從嘗試到成功,中國企業的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主持人:我們原本最不願意看到,並且極力阻止的局面,最後還是出現了,我們想問問夏斌先生,從這樣的一個受挫的海外收購過程當中,你覺得我們需要汲取的教訓究竟是什麼?
夏斌:如果説從教訓角度説,簡單講我們還是在並購的技術,並購的策略上面,我們積累的經驗太少,不精。
主持人:比如説呢?
夏斌:比如説我舉個例子,我曾經見過一個美國有一個高管談到,是去年還是什麼時候,中海油收購優尼科,其中這個整個是我們工商銀行提供的並購貸款,然後我就跟美國高管説,我説你們這個完全是保護主義,這是兩個企業的商業行為,他説,不,你們有政府支持,包括貸款都由你們政府銀行,我説這個時候如果我的並購貸款,有我工商銀行,也有花旗,也有匯豐,這樣的銀行貸款進去可不可以,他説如果這樣就可以,哦,這就説明我們有些微妙的,微小的細節、策略,我們有時畢竟剛剛走這條路,不熟,當然也包括有一些法律風險,包括《工會法》,包括我甚至於認為文化、宗教,這邊更有整合中間的一些問題,這都是我們作為這樣一個國家走出去中間難以犯錯誤,難以有教訓,同時也是能夠吸取教訓,能夠慢慢成功,成長的道路。
主持人:對,我覺得這樣的一個個案,其實它有著更為普遍的一個價值,我們可以暫且拋開這樣的一個個案,因為未來還有很多的中國企業會踏上海外並購之路,我們看到通過並購可能在産業格局上會出現一個新的變化,比如説他們力拓和必和必拓他們現在的一個聯手,如果換成是中鋁和力拓的聯手,那麼産業格局肯定不一樣。所以問問何帆,是不是未來我們海外並購的過程當中,這個追求新的産業格局的形成將會是我們追求的一個目標?
何帆:那當然是了,因為對中國來説,實際上現在需要改變的,就是我們不僅僅要談經濟的利益,而且我們要談經濟的權利,包括你這個定價權,你的話語權,你的規則的制定的權,這些實際上都是從長期來看,是決定一個國家實力的關鍵。中國的利益其實也符合很多其他別的國家的利益。所以我們看,在中國對於這個礦産品,我們的要求是什麼呢?我們要求礦産品的價格要公平合理,那麼這個也是大多數國家都所要求的,我們要求礦業市場,能夠開放競爭,那麼我想這也是大多數國家,都願意能夠接受的,所以中國是一個開放的礦業市場的一個支持者,而不是一個來搗亂的人,我們現在看如果是中鋁和力拓能夠,真的是能夠合作的,那麼對世界礦業産業的格局,會有一個很大的改變,所以這個中國所追求的利益,其實也是很多別的國家要追求的利益,我們要把這一點説得很清楚,要説得很透。
主持人:確實我想從傳播的角度來説,我們的確有需要反思的地方,你希望讓世界了解自己海外並購的真實意圖,不要讓世界對我們産生新的誤讀。
何帆:對。
主持人:這一點可能也非常關鍵,那麼在對海外並購的過程當中,中國企業目前還存在什麼樣的一些不足呢?我們也採訪了特約評論員,聽一聽他們的分析。
喬治•索羅斯(LCC索羅斯基金會董事會主席):我認為中國得到的經驗是,應該更多地鼓勵那些獨立企業和獨立投資人去海外投資。因為不能再重蹈中鋁和力拓的覆轍了。如果不是政府決定,應該收購那些資産,保持多元格局,那更容易讓人接受,對於其他國家而言,也更容易接受。
王慶(摩根士丹利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從國家整體戰略上來講,對並購國外企業的行業,以及區域的分佈應該做一個戰略性的規劃,總體上來講,從中國整體來講,中國缺乏的是自然資源,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中國的企業應該利用這樣一個機會,能夠儘量地收購和獲得一些對國外生産自然資源,生産大宗産品企業的控制權,這樣有利於保證中國自然資源,大宗商品的長期供給的持續性。
主持人:其實中國企業的海外産業擴張之路究竟應該怎麼走,這是當下最熱門的一個話題,我們也想聽一聽兩位評論員對這方面還有什麼樣的建議?
夏斌:剛才何帆講了就是説在收購中間我們要講中國利益,同時向世界講,這也是世界利益,我這點宣傳很重要。那麼索羅斯剛才也講了就是多元化,外資,就是國有企業、民營企業一塊兒出去,甚至在海外,和海外投資者共同搞基金出去,這都是一種技術和策略。
主持人:不要讓現在的這個角色太過單一了。
夏斌:對。但是從總體上説,對於中國當前的媒體,中國整個並購市場的情況,昨天剛剛開中國並購工會聯會,我也被他們邀為所謂首席經濟學家,在會議上我也談到就是對於我們整個社會來説,我認為我們應該,政府有關部門要大力支持並購,現在更多的,我們在介紹什麼呢,介紹海外資金,海外基金進來,並購、收購中國的企業。那麼這方面的活動,中國企業怎麼出去,我們活動組織的太少,給企業介紹太少,畢竟從孩子到成熟、長大,他畢竟要付點學費,摔幾個跤,那麼我們盡可能少付點學費,少摔點跤,我們一些中間組織,都要組織起來,我甚至也談到,你比如説,因為我們剛剛起步,香港這方面還是有經驗,香港是國際營運的很好的一個平臺,比如説香港工商總會,香港商會,我忘了,它裏面的會員,全是世界各地大行業,大投行,大會計事務所,律師事務,就各方面的諮詢是非常的多。
主持人:對。
夏斌:人脈也非常多,而會員費是很便宜,聽説就一兩千塊錢,老闆請客一頓飯的錢。
主持人:幾乎人人都可以享受到這樣的諮詢服務。
夏斌:對,人脈諮詢服務。所以這個我們也鼓勵中國的企業用這個平臺慢慢地走出去,走得更好。
主持人:何帆你的看法呢?
何帆:惠普公司的創始人曾經説過一句話,他説企業從來都不是餓死的,往往是撐死的。那他説這句話的時候,就是在談到並購的時候説的,所以我們現在中國很多的並購,儘管説我們現在已經到了要爭奪經濟權利的一個關鍵的時候,但是這個是一個攻堅戰,既然是攻堅戰,我們就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所以我想呢,中國的這個企業,要調整好心態,要準備打一場持久戰,不要去聽有一些海外的投行的人士忽悠……
責編:劉岩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