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峰會,多項共識,會議成果是否超出業界預期?世界經濟秩序,是否開始更新換代?《今日觀察》正在評論。
主持人:這裡是正在播出的《今日觀察》。今天我們要繼續來關注剛剛閉幕的20國集團倫敦金融峰會。在這個會議上,各國攜起手來應對全球的金融危機,達成了多項共識。那麼在這次會議能夠有多大的程度上來挽救頹勢當中的全球經濟?討價還價之後,誰將是最大的贏家呢?今天我們將對此展開評論。
好,我們的評論員是何帆以及特約評論員,外交學院的教授吳建民先生。同時也請您登陸央視網、騰訊搜搜網以及搜狐網發表您的意見,稍候我們會關注。
現在我們就先來了解一下,有關20國集團倫敦金融峰會閉幕相關的新聞。
1萬億美元經濟刺激計劃、重申抵制貿易保守主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成全球金融大管家,這些是今天國內外媒體對剛剛落幕的G20會議的報道標題。
如何總結這次國際會議呢?英國首相布朗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布朗(英國首相):今天這個日子裏,全世界聚集在這裡抗擊全球性經濟衰退,不是用言語,而是拿出了一個實際的,有明確時間表的,全球復蘇和改革計劃。
英國首相布朗發表了峰會達成的六項核心協議。包括:財政刺激、加強國際金融監管、改革國際金融機構、打擊避稅天堂、抵制保護主義、賦予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更大的發言權。
首先是財政刺激。20國集團領導人同意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等多邊金融機構提供總額1.1萬億美元的資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資金規模將擴大至現在的3倍,由2500億美元增加到7500億美元,以幫助陷入困境的國家。
其次是加強國際金融監管,對衝基金將首次被置於金融監管之下。活躍于各類證券交易市場的對衝基金和經理人將必須註冊,並要披露包括杠桿率和流動性狀況等在內的相關信息,以及對可能産生的系統風險進行評估。
此外,一個叫做金融穩定委員會的新機構將取代現在的金融穩定論壇,成員將包括20國集團所有成員、金融穩定論壇現有成員、西班牙和歐盟委員會。它將對全球宏觀經濟和金融市場上的風險實施監測,發揮預警作用。
另外,20國集團領導人承諾:將保持貿易和投資開放,抵制保護主義,重申不設置任何新的投資或貿易壁壘,不採取任何新的出口限制措施,不實行任何違反世貿組織規則的出口刺激措施。
會議還決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這兩大國際金融機構,今後負責人的選任將改為任人唯賢,不再延續美歐分別執掌的慣例。
也許正如分析人士所言,這個會議,不在於公報裏説了些什麼,而在於這讓全世界在看到此前失敗的同時,更看到了未來的希望。這個希望就是來自於能夠代表更多人訴求、維護更多人利益的世界經濟新秩序。
G20峰會之後能否峰迴路轉?
主持人:我們都看到這個G20峰會是在大家特別關注之下,落下了帷幕。那這個應該説是關於G20峰會之後取得成果的討論,又拉開了帷幕,才剛剛開始,兩位評論員如何評論這次G20峰會取得的一些效果?
吳建民:這次峰會應當説取得比較好的效果,去年是11月15號是第一次,這是第二次。
主持人:對。
吳建民:二者之間的關係怎麼樣?我的看法,第一次務虛多,這次務實多。
主持人:務實。
吳建民:務實多,第一次就是談了對面臨這個危機,對它分析應當怎麼辦,提出一些大的方向,這次你看它從增資,拿出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原來是2500億,現在增加7500億,整個增資1.1萬億來拯救世界經濟,這個就比較務實。你比如説改革,改革問題也比較務實,刺激經濟比較務實,監管也比較務實,走向務實,然後就是要增加發展中國家這樣一個發言權,這個大的方向也已經確定了。
另外就是説要如何打擊制止貿易保護主義,抵制貿易保護主義,這個也非常的明確,當然第一次這一點達成了協議,今天我覺得進一步。我總的看法,由務虛走向務實,表明全球各主要國家之間的合作在深化,在共同應對這場危機,就像胡錦濤主席所倡導的攜手、合作、共同、同舟共濟。我想這樣一個發展是跟我們所主張是一致的。
主持人:吳教授的觀點是跟他外交官的身份有一定聯絡,是從一個國際化的,國際的角度來看,跟上一次峰會做了一個,從務虛到務實的一個這樣的一個推進。何帆你認為呢?
何帆:還是用我昨天用過的那個比喻,我們現在看到參加的有20個國家,其實可以大概把它分成好像是三個球隊一樣,一個是歐洲的國家,一個是美國,還有一個是新興市場國家。那麼現在我們就得算算他們各自的得分了。我覺得從這一次峰會的結果來看,歐洲的得分是比較高的。因為歐洲你看無論是從金融監管,原來歐洲國家一直對美國耿耿於懷,他們覺得是因為美國的監管不利,然後捅了這麼大的一個婁子,最後把歐洲也給拖下水去了。所以這一次從對對衝基金的監管,甚至對避稅天堂的監管,基本上歐洲想要得到的都得到了。那麼在國際貨幣體系改革呢,其實歐洲也是比較想要的,因為如果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現在能夠增資的話,那麼新拿到的這些錢,首先用來的就是救這些出了問題的東歐國家,中歐國家,間接來説,它就等於拯救了歐洲,所以它們也是非常樂意的。美國其實它是處在一個守勢,像奧巴馬説,説我們這次來就是聽的,聽什麼?就是聽別人對他批評的意見。但是他這個守門還是守得比較好的,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無論是在金融監管,還是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方面,其是美國都沒有,他的利益沒有受到很大的損害,但沒有被別人灌進去球,但是我覺得新興市場這一次有一點,怎麼説呢,它的希望,它的願望並沒有得到完全地滿足。
主持人:按理説中國應該是這個新興部分當中的一員。
何帆:中國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對中國來説呢,我覺得坦率地説,中國不是這次比賽的主力隊員,中國更像是什麼呢,就是我們現在去踢了一次熱身賽,但這是一次很好的亮相,我們這次表明了我們的態度,然後表明了一個非常主動的姿態。那麼以後的話,我們還會進一步地發揮積極的作用,而且以後這個中國的贏面會更大,因為我們手裏的牌其實是更多的。
主持人:其實在京劇當中,這個亮相就是很重要的一個開頭一幕戲了,好戲開始的一個開頭。那好,兩位評論員他們分別從國際關係的角度,以及經濟學的角度,對這個G20峰會的一個結果做了評論。我們來看看廣大的觀眾朋友他們有什麼樣的建議和看法。
“愛惜羽毛”他認為,他的態度有點悲觀。“G20峰會是十分遺憾的,美元霸權依舊,這是事實。”
再來看另外一個朋友,“世界博弈”他説“這次峰會再次證明:美國贏了,世界輸了。不管你願不願意承認,這是事實,將來的事實也會證明這一點。”
好,再來看另外一位朋友,他説,他的名字就叫“蝴蝶效應”。他説“G20倫敦峰會宣佈將為世界經濟注入1.1萬億美元,我不太明白,這次金融危機不就是因為美國信貸方面出了問題,引發的全球範圍的蝴蝶效應麼?為什麼還要加款在信貸啊?這樣不是更會使全球經濟陷入惡性通貨膨脹的循環當中去嗎?”
其實我們看得出來好像很多朋友他們的觀點是比較悲觀的,而這次的G20峰會,它也是在這樣一個全球金融危機,經濟危機這樣的一個背景下召開的,那召開的目的,也有一部分就是要來振興全球的經濟,那它到底有多大的作用?
吳建民:你看看從網友們評論來看,你剛才講了比較悲觀,我想他們為什麼悲觀呢?
主持人:對,為什麼?
吳建民:他們主要從鬥的角度。
主持人:鬥。
吳建民:鬥,大家利益不一致,在裏博弈,你怎麼算計我,我怎麼算計你,誰是大贏家,誰是相對來講贏的少一點,誰是輸家,他從這個角度來考慮,問題很大。但是你一想想這是一種思考。還有一種思考,就是全球化,世界聯成一個體系,聯成一體了。就是胡錦濤主席所講的同舟共濟,面臨這麼大的危機,當然這個婁子是美國人捅的,這個危機由西向東發展,全世界受到影響,面對這個危機怎麼辦?我想另外一種思路就是大家攜起手來共同努力,儘管這次會議,我們希望這個會議取得很大的進展,一下子解決問題,我對這個從來不抱,沒有這樣一個幻想。因為這個危機,是幾百年不遇的,現在危機還沒見底,你現在應對的措施,只是想辦法,想制止危機的蔓延,使得信心有一定的恢復,這是很重要的。這個你看看,既然從這個角度來看,大家是在努力的,儘管只有四個多小時的會議,對不對,但是4天談論了很長時間,這個過程本身是一個國際合作的過程,而不是,當然這個國際合作過程當中,是有較量,有博弈的,但這個大的方向是朝國際合作的方向前進。
主持人:其實用我們中國人的一句話來説就是求同存異,這個大家要達成一個共識,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何帆你認為呢?
何帆:是,我們是要達成共識,但是這個共識呢,我們看到它是在談判桌上達成的,所以它是個討價還價的過程,那現在呢,儘管G20會議已經落下帷幕,但是它還是一盤沒有下完的棋,就跟我們下圍棋一樣,你一開始的時候,有一個佈局,續盤、中盤、收官,我們現在大概相當於已經到了中盤,馬上就要快收官的,所以有很多還是要較量的,你比如方説你現在還是要看你的“首金”,你現在還在反復打劫,然後經過這個過程,最後才能夠真正看得出來勝負,為什麼這麼説呢?因為現在這些議題裏頭呢,都是要為未來的國際經濟制定遊戲規則的。那這個遊戲規則一旦制定下來之後呢,對每個國家,甚至對每個金融機構,都會産生很大的影響。所以我們現在呢,應該把眼光放在會議之後,在制定遊戲規則,這個談判的裏頭,在這些遊戲規則制定的裏頭,那麼有很多細節的問題,技術性的問題,這個是值得進一步去研究,去應對的。
主持人:我們也看到這次20國集團倫敦金融峰會,就1.1萬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達成了一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獲得其中的5千億美元,那麼這個規模將擴大到現在的三倍,那麼這次會議之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地位和作用將會有什麼樣的變化呢?那麼它在多麼大的程度上,能夠承擔起世界經濟的一個重任呢?稍候我們繼續評論。
5000億美元新增資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規模擴充兩倍,新增資金的使用,能否高效到位?鉅資又能否真正扶助困境中的國家?《今日觀察》正在評論。
主持人:好,繼續我們的G20峰會閉幕之後其所得到的這些成果和效應的一個評論。我們來看一下,大家給我們發來了很多建議,同時還有朋友給我們發來了漫畫。我們來看一下這一幅,兩位評論員。我覺得這個G20就像剛才何帆講的,是一個討價還價的,不斷在爭論的,博弈的這樣一個會議,但是這個應該説是拽住這個繩子的應該是全球經濟。
何帆:對,全球經濟快掉下去了,指望G20能不能夠把它給拉上來。
主持人:在這個博弈當中,能夠振興全球的經濟,我覺得這是大家的一個期待。我們再來看一下這一幅,這一幅應該説是市場已經有了一些補丁了,或者是正在漏氣,説不上千瘡百孔吧,但是有很多需要修補的地方了,大家看到了各國的資金,是在打氣。
好,現在我們再來看一下各方媒體對於這個問題的一些評論。
20國集團倫敦金融峰會落下了帷幕,被高度關注的這次峰會,該怎樣評價它呢?全球各大媒體,今天的報道都表達了各自的觀點。
英國《衛報》認為,本次峰會是1944年以來最成功的世界經濟高峰會議。文章説,這次會議為目前飽受批評的國際金融體系制定了新的規章制度框架,會議所達成的一系列成果,很有可能成為世界經濟的轉捩點。
而美國《商業週刊》認為“G20峰會過程坎坷,結果並不喜人”。文章説,儘管本次峰會被冠以了“拯救世界”的名號,但會議的共識卻缺乏新意,有些措施華而不實,仔細想想,這就算是一劑寬心良藥吧。
有用文章表達的,當然也有用行動表達意見的。峰會雖然閉幕了,倫敦金融城的抗議示威活動,目前還再繼續,為了引起人們注意,表達自己的聲音,抗議者在銀行門前的空地上玩起了大富翁的遊戲,擺起棋盤,滾起色子,用來諷刺銀行家們的貪婪和野心。
在調侃老牌資本主義的同時,《聯合早報》把重點放在了未來的希望上。今天這家報紙的文章認為,在20國集團中,已經持續了30年的中國模式,其巨大成功之處,是任何人都不敢否認的,誰都應該看到,假若沒有中國模式,當前的全球經濟就更加顯得死氣沉沉,其復蘇前景,就必定少了一個希望,少了一個動力。但開個會,是否就能開啟全球危機治理的新局呢?
北京《新京報》的評論説得比較清淡,文章認為,在短短四個小時裏,考察G20峰會是否能夠真正做到言行一致,還為時過早。要讓經濟發展水平不同的國家,在四小時中獲得均等的收益,也是不現實的。
4月2日倫敦是世界的中心,但這一天之後,這個世界的中心還會是隨著美元的流動而在世界各地流轉嗎?當然面對影響如此深遠的金融危機,開會或許只是一種辦法,但通向一個更加公平的世界經濟,道路應該有很多條。
主持人:有人就説這個G20峰會之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是最大的贏家,因為他們的規模比以前擴大了3倍,吳教授您同意這個觀點嗎?
吳建民:我想這個有一定的片面性,因為現在這場會議,它的目的是要把大家的力量能夠聚集起來,共同應對危機,危機還並沒有見底,就像使得這個危機,正在蔓延的危機能夠制止它,能夠使得市場上的信心能夠恢復,金融市場能夠逐漸穩定下來。你説贏家也好,它對誰而言,這是共同努力的一部分,你説他是贏家,那是不是就有輸家,誰輸了?那麼這樣就進入另外一個邏輯,那麼大家都要爭當贏家,都不願意當輸家,大家為這個爭吵一通。
主持人:像您説的還是在鬥。
吳建民:鬥,這個是我覺得這個角度,有一點問題,你從各方面報界的評論,褒貶不一,這很自然的。因為危機還在蔓延,大家的看法很不一致,所以它畢定是這樣的東西。但是我認為我們中國人要看到希望,因為畢竟世界在逐漸在接近,它達成了一定的共識,當然達成共識,紙面上的,並不一定執行起來就完全的一樣,執行起來可能還有一點,有一定的過程,大家可能還要,有的時候還爭吵一番,這是必然的。任何國際協議,哪個國際協議執行起來非常順暢的?都一些麻煩和困難的。所以這個會議我想可能還應當繼續下去。它這個本身這個會議開,就很了不起,為什麼過去有什麼金融出了問題,八國集團開會,七國集團開會,現在不是七國集團不行了,20國集團,20國集團什麼特點?新興國家在裏邊,政策是代表著世界上一股大的潮流,就是一批發展中國家在崛起,你沒有這些國家議論世界的金融大事,對不起,你大概這樣一個本事沒有了。
主持人:吳教授更願意用一個相對論的這樣的一個觀點來概括這個,就是有贏家,就會有輸家,那麼沒有贏家,可能輸家這個概念,也不是太強烈。但是我們也確確實實看到了這一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它確實它得到了那麼多的錢,它比原來的規模都擴大了3倍了,那很多人都會問,就是説它的作用和地位是不是就會有一些,或者説一些,有很大的一個變化?
何帆:我覺得一個沒有經過改革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是沒有辦法擔任這樣的重任的。我們現在看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它的內部的治理結構,還是高度不民主的。因為這裡頭就是它這個新興國家在裏面佔的比例是不夠的。而且呢,這裡頭還有一些潛規則,你比如説,作為兩個國際經濟最重要的國際經濟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一般來説,都是一個歐洲人,一個美國人來當它的這個頭的。這個是沒有道理的,應該是誰有本事,誰能坐到這個位置上。我們現在看到世界銀行有點改變了,包括有一個著名的中國經濟學家,林毅夫教授現在是世行的副行長,那為什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不能有一個副總裁是中國人呢,中國有很多人的。
主持人:就是説我們也應該在那個裏頭有人。
何帆:對,因為我們現在如果只是看到説,中國在這裡頭的投票權可能會增加,我想這個可能期望值有點太高,因為現在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增資的5千億里面,中國拿出來了是400億。
主持人:對。
何帆:那麼這個如果把這個400億,哪怕全部都是跟這個增加投票權有關的,這個特別提款權,那最高的限度中國現在在裏頭的比例大概能有10%,可是美國還是一股獨大,它還有否決權。
主持人:那是不是也就意味著,我們大家其實對於這個增資之後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拯救這一次經濟危機承擔的這個責任,不應該有那麼大的期待的感覺。
何帆:增資之後必須要有改革,這是包括中國,包括很多新興市場國家,都強烈呼籲的一點。
主持人:那兩位對於他們這次拯救整個全球的經濟危機,有多大的這個程度,或者能承擔起多大的責任,是怎麼看的?或者説打一個分?
吳建民:我的看法是這樣的。它拯救的作用在增強,原來2500億,現在7500億,翻了三倍,這顯然增強了,這是一。剛才何老師講的這個觀點我非常贊成,就是必須改革。但是你要注意到中國立場,我們主張的是漸進的,不能説改革完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再去發揮它的作用,不行。它這個整個過程,一邊發揮作用,一邊要進行改革,而且改革呢,我覺得不是很容易的,因為到手的權力,要你吐出來,容易嗎,相當難。但是我覺得很了不起的,會議確定大方向。你看英國首相布朗他在記者招待會上講,包括回答中國記者提問,你們的代表權很不夠,你這個代表權不夠,這個事情已經承認這個現實,那必須要改,美國人講應當增加中國的這個投票權,那好這個方向,我覺得要增加,特別是這個方向很明確,新興國家,發展中國家發言權必須增大。
主持人:好,現在我們再來看一看觀眾朋友,他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
“背後的故事”這位朋友説了,“這是一場控制國際金融領域最高話語權的貨幣戰爭,怎麼能像小家過日子一樣,掰開指頭算,這個錢該花,那個錢不該花。要我説中國這一次出錢出少了,但是不是中國不想出,出不起,而是別人不讓你出那麼多,給錢的背後,是權力分配的一個份額。”這位朋友是這種觀點。
我們再來看這位,他説他是“小人物”,“‘IMF將增發2500億美元特別提款權分配給各成員’,注意這句話:中國的責任和權利得到了維護,可以説已經達到了我國‘上法取中’的預期結果!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美元的強勢地位和美國的國家地位的下降是一個漸進的,可以預計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當然他們的評論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看法。我們再來連線一下我們的特約評論員,聽聽他們的看法。
陳平(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我認為把錢注入IMF裏面,並不能拯救世界經濟,但是它可以起到一個消防隊的作用,因為這次注資的話,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實際上是歐盟面臨的困難。這次金融危機實際上打擊最大的,不光是發展中國家,打擊最大的實際上是歐盟,因為波羅的海的這些國家發生金融危機,還加上烏克蘭。那麼對歐盟的打擊的話還可以承受,但是接著要發生的中歐和東歐國家,要比波羅的海國家大很多,假如歐盟以自身的能力來救,很可能讓歐盟自身造成分裂。IMF好像增強了國際金融地位,並不是真正IMF有拯救世界的能力,而實際上是幫助歐盟克服它內部的政治困難。
鄭永年(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它應該扮演的角色,並沒有扮演好,假如説,它應該扮演一個國際金融監管的角色,它有扮演好,它應當幫助窮的國家,它沒有扮演好。實際上它在某些方面,走了相反的方向。就是因為美國這些西方大國的背後,我們要想想哪些國家,在操縱這個國際組織更重要。要改革,從制度上做改革,要保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能履行它應當履行的那些功能,這一點大家沒有提出來,否則的話,像美國,少數幾個國家,去操縱這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錢越來,覺得威脅性越大。
主持人:這個G20峰會已經結束了,我們中國也在這個峰會上,用兩位評論員話來説,就是有一個漂亮的亮相或者打了一場非常好的一個熱身賽,那麼在接下來的這個時間當中,中國應該如何來面對這樣的一個局面,或者説這樣的一個經濟局勢,應該如何抓住這樣的機遇?你有什麼建議。
吳建民:我想首先中國把自己的事情辦好,這是關鍵,這是根本。第二,要開展合作,同舟共濟,推進國際合作,當然這個過程當中,你説我們跟國際上的合作是多種形式,中國發展需要資源,現在有一些有資源的公司,它非常困難,它資金鏈斷了,需要中國能夠支持投資,我們也可以參與進去,當然我們講了,中國有了一定的資源,當然好。中國有這些資源,不僅為自己,為全世界,我們60%的出口,都是來自在中國的跨國公司,我們希望這個世界要看到,不要給人家,中國人來要這些資源。實際上我們這個發展的模式,要進一步調整,要走向可持續。因為我們資源浪費,環境代價,資源消耗太大了,這個是不可持續的,如果我們將來走向一條,中央所要求可持續的,中國經濟就是可以利用目前這場危機,走向一個可持續的模式,那是中國人的好消息,這是中國的好消息,也是世界的好消息。我覺得中國在這一方面,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主持人:吳教授從我們中國自己應該做好自己什麼事的角度,來分析了一下。何帆你覺得呢,在這樣大的背景之下,我們更應該做什麼樣的事情?
何帆:中國以後可能會在國際事務裏頭髮揮更重要的作用。現在G20峰會是中國一個很好的舞臺,但這個並不是唯一一個舞臺,我們還有其他的方式,我們要注意到,就是中國現在跟很多國家已經簽訂了雙邊互換的協議。
主持人:對。
何帆:那麼另外的話,我們在這個區域呢,我們在10+3的框架裏頭,就是東盟十國,加上中日韓三國,我們在這個框架裏頭,我們一直在推進這個《清邁協議》,在推進東亞的債券市場,在推進亞洲的匯率,亞洲的金融,亞洲的貨幣政策的合作,所以實際上我們能夠發揮作用的舞臺,是非常多的,所以不能把這個中國在國際事務中……
責編:劉岩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