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進入經濟頻道<<<<<
點擊進入《經濟半小時》欄目<<<<<
觀看本期節目視頻<<<<<
歡迎進入論壇參與討論<<<<<<<<<<<
經濟學家成思危表示,如果人民群眾收入的增長超過了通貨膨脹率,那麼通貨膨脹並不會給人民群眾帶來實際的損失。
經濟學家吳敬璉認為,3%—5%溫和的通脹是無害的,但是要穩定,不要大起大落。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趙錫軍稱,9%左右的經濟增長速度,3%的CPI的漲幅這可能是一個比較理想的搭配。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告訴記者,對於中國經濟目前的情況,絕大部分的家庭是有承受能力的。
央視百名經濟學家企業家大調查:通脹離我們還有多遠?
(執行主編:鄢聞余 記者:周羿翔、熊曼琳、袁柏欣 攝像:徐勝、李培、白羽、貢存)
點擊觀看節目視頻<<<<<<<<<<<<
這幾天國內經濟界最為關注的,無疑就是即將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中國經濟的最高決策會議,它通過回顧過去一年經濟工作得失,展望未來經濟趨勢,並確定來年的政策總基調,部署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和其他的宏觀調控政策。
我們都還記得去年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確定了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惠民生的宏觀政策目標,以及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促使中國經濟在2009年很快走出了國際金融危機造成的低谷,企穩回升勢頭強勁,總體形勢積極向好。
不過,與此同時,中國經濟也還仍然面臨不少問題和挑戰。信貸規模大幅增長,CPI指數環比不斷上升,樓市漲勢明顯,一些基礎産品和資産價格上升,境外熱錢涌動,未來會不會出現通貨膨脹?明年宏觀政策走向會不會做出調整?引來各方越來越多的關注。為此,我們《經濟半小時》欄目特地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前夕,就這些問題對百名經濟學家企業家展開了問卷調查。
通貨膨脹是否來臨?專家眾説紛紜
根據當前國內經濟熱點及學界、企業界和公眾關心的話題,《經濟半小時》欄目發出了上百份經濟學家企業家問卷調查。截止到節目播出前,共回收署名問卷調查表62大家從各自不同的體會,就通脹離我們有多遠表達了觀點。另外還有數十份問卷調查表正在整理當中,明天我們將繼續公佈結果。
我們問卷調查的第一個問題是,您如何判斷當前的通脹形勢?有56%的經濟學家企業家表示,我們正面臨明顯的通脹預期,但通脹還並未到來;另有33%的經濟學家企業家表示,通脹趨勢已經形成,目前我們正處於通脹之中;認為我們離通脹到來還很遠的經濟學家和企業家只佔調查人數的11%。
經濟學家吳敬璉:“購買力的需求,也就是貨幣,大大的超過了可供應的商品和服務的數量,於是物價就會漲,但不是馬上漲,它有一個時間的滯後期,在這個滯後期間,因為普通人有一種叫做貨幣幻覺,以為貨幣沒貶值,實際上,它已經貶值了。”
記者:“為什麼會帶來這種貨幣幻覺?”
吳敬璉:“因為老百姓一般沒有這個知識,他不知道物價總水平上漲是因為票子發多了,他以為那張票子還以為是值那麼多錢,在我們經濟學上就叫貨幣幻覺,但是這樣經過一段時間以後,物價開始漲起來了,還有一些人有一些經濟學知識,於是就會形成通脹預期,他認為會漲了。”
經濟學家成思危:“我一再強調,我今年6月份就説,要警惕通貨膨脹,預防,但不是馬上就會有通貨膨脹,那麼當時有些人不以為然,認為中國的CPI,那個時候的CPI還是負的,沒有通貨膨脹的危險,甚至有人説別拿通貨膨脹來唬人了,但是現在看來,大家都應該承認,通貨膨脹的預期正在形成。”
原全國人大常委副委員長成思危認為:中國通貨膨脹的危險是存在的,只是資金被樓市、股市吸收,現在尚未暴露,一旦股市、樓市發生變化,通脹將是非常顯著的。雖然目前看通貨膨脹並不明顯,但從貨幣投入到物價上漲是要有一個傳導過程的,大概需要一年左右時間,所以當前必須警惕明年通貨膨脹的發生。而對於一些企業家,他們所感知到的通脹的壓力,顯然更加明顯一些。
今典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寶全:“我感覺已經在我們周邊了,雖然還沒有非常明顯的到來,但是已經在我們周邊了。”
遠東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蔣錫培:“我覺得通貨膨脹離我們不遠,因為現在這個經濟確實向好的方向發展,增長速度這麼快,後面的投入還這麼大,周邊的國家本身在不斷的通脹,我們的壓力非常大。”
有意思的是,國外投行的經濟學家不約而同地認為當前通脹的壓力其實並不大。
美林中國區行政總裁劉二飛:“有通脹的壓力,但是我覺得還是在可控範圍之內。”
記者:“就是通脹還沒有到?”
劉二飛:“還沒有到,局部上可能有,但是整體,作為一個經濟來講,我覺得通脹壓力還不大。”
看來多數接受調查的經濟界人士對通貨膨脹的預期還是比較強烈的。
雖然,到十月份,我們的CPI增幅還是負值,但今年大幅增長的信貸規模,以及資産價格快速增長,一些行業産能過剩,都加強了人們對通脹的預期。那麼在經濟界人士看來,通過膨脹會在什麼時間到來呢?
我們的第二個問題是,以目前的政策條件和經濟發展情況來判斷,您認為通脹何時來臨?有42%的經濟學家和企業家認為是明年下半年來臨,有22%的被調查者認為現在通脹已經來臨。另外有17%的被調查者認為通脹將在明年上半年來臨。此外,還有9%的被調查者認為通脹會在後年來臨,也有4%的人認為未來三年通脹都不會出現,有6%的被調查老師表示無法判斷。
記者:“有什麼證據表明,現在通脹已經來了?”
北京中坤投資集團董事長黃怒波説:“它有幾個問題,一個是股市的上升,最主要是土地的價格、房地産的價格迅速上升,這導致一個現象就是可能在通脹的預期大家認為買房地産是最保值的,這是最普通的一個常識,所以我説現在通脹應該正在上行。”
相比企業家的悲觀,大多數經濟學家選擇通脹將在明年下半年甚至近後年才會降臨。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陳雨露説:“因為我們的統計數據顯示,現在我們的CPI還是處於一個負增長的狀態,而且到明年上半年才有可能由負變正,根據國際慣例來講,這樣的一個物價水平,很難説通貨膨脹已經來臨。”
而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陳東琪認為,近期內不會出現通脹。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所副院長、研究院陳東琪説:“那麼隨著經濟的加快上行,CPI上行的壓力也會增加,所以看時間段,未來幾年的壓力會大一些,第一個原因是我們的需求的形成,隨著就業、收入的增長,需求的能力會增高;第二個是存貨供給,慢慢地比去年比今年的消化多了,同時産生的釋放也是在釋放過程當中,所以供求關係會逐步發生一些變化,另一方面國際通貨膨脹輸入的壓力,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加強,所以看未來三五年的通脹,會比明年會大一些。”
通脹離我們有多遠?中國經濟將如何承受?
儘管我們宏觀經濟現在面臨的通脹壓力還不大,不過現在很多人都存在通脹預期,對老百姓來説,可能大家的感受更多來自於水電油氣食品價格的上漲,對投資者來説,可能來自於股市樓市的走高,而對企業來説,可能來自於原材料成本的上升。
是啊,大家對通脹的預期,在不同的方面有不同的感受。那麼,如果未來出現通貨膨脹,最主要的誘因會是哪個呢?
我們的第三個問題是,如果通脹來臨,您認為最主要的誘因可能是什麼?77%的被調查者認為,是貨幣投放過多;此外約有10%的被調查者認為是境外輸入;還有10%的被調查者認為是成本推動;另外有3%的被調查者認為是需求拉動。也就是説,絕大多數被調查者都認為貨幣投放過多是導致此次通脹出現的首要原因。
經濟學家成思危説:“這是在虛擬經濟高度發達的情況下,可能貨幣經濟一時傳導不到實體經濟那去,傳導到股市和房市裏去了,那麼股市、房市大量的吸收貨幣,就看不到實體經濟的通貨膨脹了,但是一旦股市、房市下跌,接受貨幣能力減弱,通貨膨脹馬上就會浮出水面。”
記者:“您覺得通脹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經濟學家武吳敬璉説:“是因為票子攢多了,你聯絡到今年的貨幣發行數量,我不知道到十一月是什麼情況,一到十月我們的廣義貨幣和狹義貨幣都比去年增長了30%左右,M1是32%,M2是29點多,都是30%左右,就是説票子的數量,購買力的數量增長了30%左右,商品的供應數量,GDP的增長現在大概在8%左右,從這個對比來看,總需求是大大超過了總供給。”
不少專家認為,形成通脹的原因很複雜,是多重經濟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不過,如果追根溯源,今年天量的信貸規模對推動通脹形成,可能作用最為明顯。
那麼,到底是哪些經濟現象釋放出了通脹預期的信號呢?
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在即,未來一年中國經濟的宏觀政策總基調如何確定?《經濟半小時》欄目在會議召開之前,對國內百名經濟學家企業家展開問卷調查,主題就是通脹離我們還有多遠?
這也是目前國內經濟界最為關注的話題,因為如果出現通貨膨脹,引發資産泡沫,將給中國經濟走向復蘇帶來巨大難度。那麼,目前到底是哪些方面釋放出了通脹壓力的信號?
我們的第四個調查問題是,您認為當前哪一個經濟現象最能表明通脹的陰影,有43%的被調查者認為股市、樓市等資産價格瘋漲最能表現通脹的顯現;有31%的被調查者認為水電油汽及蔬菜、食用油價格普遍上漲反映了通脹壓力;18%的被調查者認為答案是大宗商品價格持續高漲,8%的被調查者認為是熱錢流入規模創歷史新高。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陳雨露:“所以現在全國各地大規模的房地産投資,和居高不下的房地産價格,還有更加強烈的房地産價格繼續上漲的預期,這是一個非常值得警惕的事情。”
美林中國區行政總裁劉二飛:“我覺得對老百姓,對通脹,對社會,影響最大的還是老百姓的柴米油鹽,影響我們中國13億人口,對他們影響最大的就是這些日用品,我想大宗商品肯定會傳導過來。”
世界經濟的發展規律證明,許多快速增長的經濟體都必然伴生一定程度的通脹。2009年中國經濟增長保8已無懸念,明年有望駛入更快的軌道。如果通脹來臨,是否值得我們為此擔心呢?於是我們向百名經濟學家和企業家提出了第五個問題,預計2010年中國經濟增長將保持在兩位數,您認為明年哪一個通脹率是可以接受的,而不會對中國經濟帶來較大損害?結果有19%的被調查者認為通脹率在1%到3%之間是可以接受的,62%的被調查者認為在3%-5%之間是可以接受的,15%的被調查者認為在5%-7%之間可以接受,而有4%的被調查者認為能夠接受7%-9%的通脹率。
經濟學家成思危:“如果人民群眾收入的增長超過了通貨膨脹率,那這個通貨膨脹並不會給人民群眾帶來實際的損失。”
記者:“您認為像3%—5%溫和的通脹,實際上對經濟是無害的。”
經濟學家吳敬璉:“這是無害的,但是要穩定,不要大起大落。”
經濟學家成思危:“5%以下的通貨膨脹是可以接受的,但超過15%,那就是非常嚴重的。”
記者:“那我們會超過麼?”
經濟學家成思危:“從現在看,那還不會超過,這實際取決於我們各方面的政策,我個人希望明年能把通貨膨脹控制在5%以下。”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趙錫軍:“9%左右的經濟增長速度,有一個3%—5%的CPI的上升,這在我們經濟來講,無論是從增長還是從就業還是從其他方面來講,可能都是能夠容忍的,當然了,你9%的增長,3%的CPI的漲幅這可能是一個比較理想的搭配。”
就我們目前看來,通脹僅僅還是一個預期,但各種信號也在提醒我們,通脹的壓力並沒有消除,對預防通脹不能掉以輕心。
這也要求我們必須未雨綢繆,提早對通脹做好準備和防範,消除形成通脹預期的因素。不過,我們也很想知道,在目前的情況下,中國經濟對通脹的承受能力到底會有多大?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對於中國經濟目前的這麼一個情況,絕大部分家庭脫離了基本的溫飽的階段,如果我們的物價和服務産品的價格有5%以下的上升的話,應該説絕大部分的家庭是有承受能力的。”
北京中坤投資集團董事長黃怒波:“明年有7%或5%左右的通脹增長還是能夠接受的。”
儘管絕大數經濟學家和企業家對於明年可能出現的溫和通脹表示接受,但是如果通脹出現,它究竟是不是溫和的呢?許多人可能還對90年代所出現的20%以上的通脹記憶猶新,那麼這次通脹如果發生,它的最高峰值又會是多少呢?對於我們的第六個問題,15%的被調查者認為最高峰值會在5%以內;57%的被調查者認為最高通脹率將在5%-10%之間;有17%的被調查者認為,通脹率最高將達到10%-15%;還有11%的經濟學家和企業認為通脹率有可能超過15%。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趙錫軍:“儘管我這裡選的説是5%—10%,但其實我心裏也是打鼓的,市場裏面有大部分的投機性的資金在裏面,如果集中性的攻進某一點的話,那會帶來巨大的衝擊。”
記者:“那你最壞的預期可能會達到是多少?”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趙錫軍:“這個很難説。”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 黃益平:“明年物價還是會持續往上漲,它不會像過去是一個負增長,因為經濟在反彈,因為成本在推動,因為我的資産價格的流動性對CPI 會一定的推動性,但是我覺得會是一個比較溫和的通脹狀況。”
截止12月4日下午四點,我們共收回了62份調查問券,還有數十份調查問券我們將在明天收回。明天的同一時間,我們將繼續為您報道百名經濟學家和企業家對於通脹的看法。明天的節目我們還將重點為您報道百名經濟學家和企業家對於以下四個問題的看法:第一個問題是:當前我們最應該採取什麼措施來防禦通脹風險或者減輕通脹危害?選擇答案包括:調整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控制股市樓市等資産價格過快上漲;阻止熱錢過快流入;控制物價普遍上漲。第二個問題是:對於當前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你認為應該如何調整?選擇答案包括:維持不變;適當微調;較大幅度調整;應採取緊縮政策。第三個問題是:你認為應該在什麼時候對當前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進行較大調整?選擇答案包括:明年第四季度;明年第三季度;明年第二季度;明年第一季度;現在。第四個問題是:如果出現通脹,對於普通百姓來説,最好的理財方式是什麼?答案包括:投資房産;投資股票;購買黃金;購買保險和保值儲蓄。
半小時觀察:未雨綢繆 毋臨渴而掘井
在11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對明年經濟工作提出了5個更加注重,更加注重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更加注重推進改革開放和自主創新、增強經濟增長活力和動力,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會和諧穩定,更加注重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從這段表述裏,我們可以看到決策層已經注意到現實經濟所釋放出的種種信號,將在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同時,保持實體經濟的健康。只有一個質量和效益不斷提高的中國經濟才能真正抵禦通脹的風險。
責編:劉岩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