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學城的學生宿舍區,記者看到一棟又一棟空置的宿舍樓,旁邊已經是雜草叢生,而宿舍樓附近的店舖門窗上,也已貼上了招租的字條,隨著生源減少,各學校間的競爭又變得更加激烈,民辦院校進一步陷入了惡性循環。
儘管今年某民辦學校非學歷教育這一塊的招生數量比去年下降了三分之一左右,但像這樣一些有特色的專業,由於就業形勢非常好,所以今年的招生仍然很火爆,圖中這些設備都是企業免費提供的,像這樣學校和企業合作辦的實驗室在他們學校有好多個。
在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副會長季明明看來,非學歷高等教育必須要結合市場需求辦出特色來,才會有出路,而産教研一體化是值得推廣的做法之一,儘管今年民辦院校遭遇到招生危機,但從長遠看,民辦高教的發展空間仍然很大,因為目前我國的高等教育普及率在世界上仍然屬於偏低的水平。
民辦高校招生銳減四至五成
(主編:孟慶海 記者:殷莉 攝像:李培)
>>>>點擊觀看節目視頻
每年的9月都是各個高校一年裏最熱鬧的日子,大批新生入校、軍訓、上課,給校園帶來了新的活力。然而,今年這個9月,一些大學卻一改往年的景象,冷冷清清,人去樓空。而出現學生荒的這些學校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民辦。今天,我們就跟隨記者殷莉到距離北京幾十公里的廊坊東方大學城去看看。
民辦院校今年遭遇招生寒流
位於河北省廊坊市的東方大學城擁有數量眾多的民辦高等教育機構,每年的9月份都會有數萬名學生從全國各地匯集到這裡,讓這座大學城充滿生機。然而今年的9月份卻和往年大不一樣。在這棟外墻面破舊不堪的教學樓裏,記者看到一間間教室空空蕩蕩,黑板上還殘留著今年6月24日的字跡,顯示上個學期這裡還有學生在這裡上課。
村民:“那時候學生多呢,到處都是人,現在人少多了,可能差了一半。”
這位住在東方大學城附近的村民告訴記者,如今大學城裏的學校少了很多,有的學校幾個月前還在這裡,現在就已經不見了蹤影。
北京經濟技術職業學院院長航空旅遊分院老師翟昭長:“哪有什麼人你看,冷冷清清,過去這個時候外面,那路上全是學生走,大校食堂到處慢慢的排隊,大家去校工慢慢的排隊,現在不行了。”
在這片學生宿舍區,記者看到一棟又一棟空置的宿舍樓,旁邊已經是雜草叢生。而宿舍樓附近這些店舖的門窗上,已經貼上了招租的字條,可以看得出來,以前這裡曾經是餐廳和超市。
北京經濟技術職業學院航空旅遊分院院長黃震奇:“原來它(東方大學城)是30多所,現在我今年上午去開會,我看剩十幾所了。”
記者:“十幾所?”
黃震奇:“十幾所現在還有三萬學生左右,就大學城的,那麼原來是,我來的時候,它容納六萬多學生,將近六萬大學生。”
本來能容納6萬學生的東方大學城,今年只招到了3萬名學生,我們看到的這幅情形正是民辦高等教育機構生存狀況的縮影。2002年底,《民辦教育促進法》出臺之後,6年時間全國民辦高校在校生翻了10倍,高校數量增長了近5倍。可為什麼大學城的這些民辦教育機構今年突然學生銳減呢?這還得從招生制度説起。按照國家規定,民辦高校的招生分為計劃內和計劃外兩種,計劃內招生是指由國家下達招生指標的高等學歷教育,計劃外招生屬於非學歷教育,如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高等職業教育等等,而東方大學城今年遭遇招生寒流的學校絕大多數都在從事非學歷教育。繼續來看記者殷莉的調查報道。
成立於2002年的北京東方研修學院,是東方大學城建成後的第一批非學歷教育高校。這些年來學校的發展一直很順利,然而今年卻遇到了麻煩。
北京東方研修學院副院長靳萌:“我們今年招生的人數跟我們計劃招生相比的話,大概也就是50%的樣子,往年從07年、08年這兩年基本上是一個比較平穩的情況。”
而北京財經專修學院的副院長湯志強告訴也記者,他做了十年的招生工作,從來沒有哪一年像今年這麼艱難。
北京財經專修學院副院長湯志強:“最大感受就是招生太難了,太難了。”
記者:“是嗎?”
湯志強:“使勁了渾身解數,動了很多腦筋,今年招生成果還是不理想。”
湯志強説去年學校招了1600人,今年才招了不到1000人,比去年減少了四成左右。由於新招的學生數量大大低於預期,他們正準備將預租的宿舍樓退掉一部分。
記者:“那宿舍樓會退掉多少呢?”
湯志強:“一棟樓大概800多床,850個左右床位, 我們原來定的一千八,我們現在一千人,少八百人,最多退一棟。”
湯志強告訴記者,在東方大學城的民辦院校絕大部分都是租用大學城的教學樓和宿舍樓,由於很多學校今年招生情況都不好,所以今年會有大批的教學樓和宿舍樓面臨退租閒置。
北京經濟技術職業學院航空旅遊分院院長黃震奇:“剛才就有人求我,想租用咱們的教室來搞點什麼學生測驗,就説招的學生太少了,招的學生少了,説我用你三個小時就行,我説不行。”
記者:“什麼意思?”
黃震奇:“因為他的招的學生太少,他自己租校舍又不行,現在又給這學生看場活動,那你只好把你招的這點學生,轉移到別的學校去,送給別人去,你自己就辦不下去了。”
黃震奇説一些小的民辦學校由於招生的人數太少,根本不可能租用整棟教學樓,所以只能到處借教室,一些學校甚至在謀劃著把學生轉移給別的學校,而更有甚者或許會一走了之。
黃震奇:“今年肯定有倒一批,我可以做這種判斷,為什麼要倒,就是它的招生少了,它的投入挺高,一開始招生需要廣告費,需要建校舍,需要租校舍,需要師資的酬金,現在你要付很多成本,那麼你投入了,最後你的招生少了沒有收入,國家不可能現在給這塊增加投入的,因為你民營的都是你自己解決資金的問題,一旦資金鏈斷裂,有很多學校不能承受的時候,他只好倒閉,所以今年我估計可能會倒下一批去,不會少量。”
看著東方大學城日漸衰敗,黃震奇感到十分可惜。不過他所在的這所學校也要搬走了。因為今年新招的學生數量大幅度減少,為了節省開支,所以黃震奇所在的航空旅遊分院不得不退租掉這裡的校舍,把師生們們轉移到位於河北燕郊的學校總部。實際上,遭遇到招生寒流的不僅僅是位於河北東方大學城的民辦院校。
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副會長季明明:“據現在初步的了解,就是計劃內招生的完成應該沒有大問題,問題大的是計劃外的這一塊,據了解北京招的比較好的學校,它也就是達到去年6、70%的這樣的水平,那麼有的呢,多數是40%到50%,更多的學校這個數都保不住,那麼陜西是民辦高等學校比較集中的一個地區,它有幾大民辦高校都在那裏,據了解,一般也就完成4、50%,有的可能2、30%,有的可能還要更少一點。”
記者:“就説這個下降的幅度,應該説是近些年來很少見的吧,像這樣大幅度的?”
季明明:“也可以這樣認為。”
無序競爭、虛假宣傳,損害了民辦非學歷高等教育的聲譽
除了這些,實際上,早在今年的招生危機爆發之前,提供非學歷教育的民辦高校就已經出現了倒閉潮。2008年全國民辦非學歷高等教育機構866所,比2003年反倒減少了238所。很多業內人士痛心地告訴我們,學校數量急劇萎縮、招生大幅下滑,很大程度上也因為這個行業自身管理混亂、魚龍混雜,最後自己砸了自己的牌子。
就在一個月前,重慶某民辦高校由於只招到8名學生,開課8天就申請破産,當地教委表示,這所學校實際上並不具備辦學資質。而此前的7月25日,北京市教委就公開對25所民辦高等教育機構進行了通報批評,針對的主要是虛假宣傳等違規行為。實際上,近些年民辦高校的誠信問題一直倍受社會各界高度關注。
北京財經專修學院副院長湯志強:“他為了自己能招到學生,他就無序競爭,詆毀彼此,這是一方面,還有個無序競爭裏面,就是一種虛假宣傳,虛假宣傳以後也造成了學生和家長對我們學校的一種不信任感。”
北京東方研修學院副院長靳萌:“因為很多家長他對民辦院校的沒有信心,他怕今天交了費,明天沒了人,所以如果每一個民辦院校把這個誠信這個工作做好的話,你不可能走的好,走的遠。”
誠信危機導致越來越多的學生和家長不敢選擇民辦高校。那麼為什麼民辦高校的競爭會如此激烈呢?在黃震奇看來,這是因為今年的生源明顯減少。
北京經濟技術職業學院航空旅遊分院院長黃震奇:“去年是報考學生是,高考學生1050萬,錄取計劃是599萬,那麼它的落榜生應該是451萬,這是去年的,今年的咱們就是比去年報考少了30萬,就是現在今年報考生是1020萬,錄取計劃下達的是629萬,就是報考少了30萬,咱們錄取率,錄取的比例提高了一塊,就增加了30萬,這樣的話比去年應該是一共60萬的差距,就60萬人。”
黃震奇説,民辦非學歷高等教育的生源主要是高考的落榜生,而今年的落榜生比去年驟減了60萬人,這對民辦高校的非學歷教育招生無疑是一個很大的打擊。實際上,隨著人口拐點的出現,未來15年我國18歲至22歲的大學適齡青年將逐年下降,據不完全統計,至2018年,大學適齡青年僅為2008年的58%。在業內專家看來,生源的逐漸減少將使得民辦高校未來的招生競爭更加激烈。
無序競爭、虛假宣傳,損害了民辦非學歷高等教育的聲譽,學生和家長對民辦學校敬而遠之,導致招生危機。而隨著生源減少,各學校間的競爭又變得更加激烈,進一步陷入了惡性循環。不過,除了上面這些原因,還有什麼特別的因素引發了今年的劇變?
北京東方研修學院是2002年成立的一所民辦非學歷院校,幾個月前,一些學生家長突然來到學校找到了副校長靳萌。
北京東方研修學院副院長靳萌:“他跟學校提出要退學,原因就是我們工廠不行了,沒有能力再擔負孩子上學。”
記者:“你遇到了大概幾個?”
靳萌:“在此之前我大概遇到了3、4個。”
記者:“那以前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
靳萌:“以前這種因為家裏生活困難退學的情況很少,幾乎沒有。”
退學的學生突然多了起來,這讓靳萌意識到今年的招生形勢恐怕不妙,因為他們的學生主要來自縣、鄉以及農村。然而讓靳萌沒有想到的是,今年新招學生數量竟然比去年下降了一半之多。而北京財經專修學院副院長湯志強也遇到了同樣的狀況。
北京財經專修學院副院長湯志強:“很多學生都是這種情況,父母就不打工了,沒工打了,學費就交不起了,甚至有些貴州的,貴州的一些學生,有些家長回來了,打工沒有人打工,他怎麼辦,他拿著我們的錄取通知書請客,請親朋好友,請各自的分子錢,拿分子錢來上學。”
湯志強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個學生一年的學習和生活費用最少也得一萬五千元到兩萬元,上三年學就要花費五萬元左右,這對一個農村家庭來説的確是一筆很大的開銷。
“在今年大的經濟危機的背景下,特別是很多在外頭打工的家長,他孩子都不去學。”
國家統計局今年3月發佈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今年春節前,返鄉農民工為7000萬人左右,春節後,有4500萬返城找到了工作,有1100萬人沒能很快找到工作。而另外則有1400萬人選擇留在老家務農或創業。在很多業內人士看來,金融危機導致的農民工大量返鄉和失業,也是今年民辦高校遭遇招生寒流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這場招生寒潮中如何找到民辦學校的希望?
剛才的採訪中,我們了解到,招生難集中暴露了民辦非學歷高等教育的內憂外困,這部分民辦學校今年的招生數量和去年相比,大幅度下降了三分之一乃至一半。但是,在這場招生寒潮中,我們也看到了另一些民辦非學歷高等教育的亮點。從它們身上,或許可以找到民辦學校的希望。
看到畫面上的這個場景,你一定以為這是一個製鞋車間,其實這裡是某民辦高校的一個課堂。而這些正在上課的是該校箱包與皮鞋設計專業的學生。
“每年到5月份的時候,好多企業給我們要人,其實都沒有人,就每年都是要預定的。”
記者:“要多長時間前預定?”
“一般説來可能都提前半年。”
這所學校的校長謝可滔告訴記者,儘管今年他們學校非學歷教育這一塊的招生數量比去年下降了三分之一左右,但是像這樣一些有特色的專業,由於就業形勢非常好,所以今年的招生仍然很火爆。
謝可滔:“目前來講開這個專業不多,我們為什麼要開,我們中國現在是世界的箱包與皮鞋的大國,製造大國,那肯定需要設計人才很多,同時我們廣東省也是生産的大省,那我們自然我們就跟當地經濟相結合,就開些這種專業。”
這位老師告訴記者,這些設備都是企業免費提供的,像這樣學校和企業合作辦的實驗室在他們學校有好多個。
“這些實驗室就提高學生動手能力,要求專業教育,專業學習跟産業相結合,那麼直接培養應用型的高技能、高技術人才,直接産教研相結合,科教研相結合,所以我們學校就業率是很高的,90%多就業率。”
在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副會長季明明看來,非學歷高等教育必須要結合市場需求辦出特色來,才會有出路,而産教研一體化是值得推廣的做法之一。
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副會長季明明:“不同於我們普通高校本科、研究生這樣的模式,它的根據實踐教學體系,根據它的實際能力的需求,在設計理論教學體系,再到我們理論知識必須夠用,所以我想凡是這樣的學校都形成了有特色的人才培養的模式,人才培養的體系。”
季明明説,儘管今年民辦院校遭遇到招生危機,但是從長遠看,民辦高教的發展空間仍然很大。因為目前我國的高等教育普及率在世界上仍然屬於偏低的水平。
季明明:“那麼2005年我國受高等教育人口只有佔6.8%,遠遠低於2005年OECD國家26%的水平,那麼2007年我國從業人口裏面,大專以上文化的,它的比例只有8%,但是2005年OECD國家這個比例是達到28%。”
實際上,目前我們國家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是23.3%,遠低於世界經合組織國家70%左右的水平,甚至低於巴西、墨西哥這樣的發展中國家水平。而我國的目標是2020年達到40%毛入學率。
季明明:“為了實現教育強國的目標,到2020年整個教育總投入可能要達到近6萬億元,那麼國家財政能夠投入,公共財政能投入大概只有佔到,只有達到4萬億左右,所以這樣有兩萬億的缺口,必須擴大社會投入,改革教育投入渠道單一的體制,形成政府投入為主,那麼多渠道籌措、多元化教育投入的體制,否則解決不了中國教育經費緊缺的難題,所以我認為,説明了我們民辦高校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半小時觀察:教育 需找準定位
走過二十多年風雨,民辦高校已經佔到我們國家高等學校總數的1/3,招生數接近1/4,在校生數相當於1/5。考不上大學上民辦,成為一個重要選擇。
但我們了解到另外一個情況,這一年的金融危機給相當多的行業造成挫傷。但是有幾個行業卻逆勢飛揚,職業教育就是其中一個。新東方、北大青鳥這兩家學外語學計算機的學校都在今年快速發展,甚至新東方的股價都在紐約股市上創下了新高。我們想,不是生源少了,而是學生用得上的教育不夠,量身定做的教育不夠。通才教育聽起來好聽,但用起來難使。
民辦教育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可能是招生難問題的所在。學生們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可能是就業難問題的所在。
金融危機一週年了,我們一直在強調調結構,但是結構的確很難調,能用手藝賺錢的高級技工太少了,我們生産的箱包服裝就賣不上大價錢。調結構,勞動力結構也要調,民辦教育還大有機會。
責編:劉岩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