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私募:創業板必遭爆炒
私募:創業板低於40倍市盈率才參與
【點擊觀看本期節目視頻】
(主編:孟慶海 記者:殷莉 攝像:樊建恩)
今年以來,A股市場熱浪襲人,熱點一個接著一個,其中,最讓人關注的熱點之一就是創業板,對創業板市場,中國股市翹首以待了十年,隨著證監會正式頒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管理暫行辦法》,創業板正式亮相已經進入最後的倒計時。十年的等待、十年的熱情,創業板當下熱度灼人,讓我們一起到深圳去感受一下這灼人的熱度。
多數投資者對創業板充滿熱情並抱堅定信心
在招商證券公司的這家營業部,記者注意到公司大門外的墻面上,張貼著不少關於創業板的知識介紹、開戶流程等信息,而開戶大廳裏人頭攢動。
招商證券益田路免稅大廈營業部總經理萬長平:“第一天我們開通的時候就有50戶,50戶客戶開通了創業板。”
記者:“那到目前為止現在有多長時間有多少人開戶?”
萬長平:“現在有半個月,兩周,平均每天就開30、40戶,這樣子一個概念。”
而就在這家營業部的樓上,長江證券深圳益田路證券營業部的會議室裏座無虛席,因為這裡正在舉辦一場創業板的知識講座。
(圖:和主板相比,創業板的開戶要求更嚴格,通常客戶首先要進行一個風險測試,因為創業板股票的股價波動幅度比主板的更大,既有可能出現業績爆發性增長的情況,也可能因為産品週期短等問題,出現突然的經營風險。)
長江證券深圳益田路營業部總經理張暉:“通過跟客戶和投資者交流和溝通我們發現也存在一些問題,就是投資者對創業板其實了解還是比較少,所以我們在近期也進行了幾場關於創業板的專題知識講座。”
國信證券紅嶺中路營業部副總經理劉英霞告訴記者,這段時間除了加大人力物力開展日常的創業板開戶和宣稱工作,他們正忙著準備週末的創業板開戶專場。
記者:“你估計來開創業板塊的人多不多?”
國信證券紅嶺中路營業部副總經理劉英霞:“應該會很多,我們估計有70%左右能來開通創業板。”
擁有深交所001號席位的國信證券紅嶺中路營業部可謂是藏龍臥虎之地,千萬元資金以上的個人和機構就多達數百位,使得這家營業部的成交量連續18年雄霸深交所冠軍寶座。由於它的身影時常出現在漲停板的龍虎榜上,這家營業部投資人的一舉一動都是市場關注的焦點。而這裡的投資者對創業板又是什麼態度呢?
劉英霞:“他們感興趣,熱情很高。”
記者:“你覺得一般到時會參與創業板的這些投資者,他們多半是什麼樣的操作風格?”
劉英霞:“反正激進型的肯定是特別感興趣,但是穩健型的還有保守型的他説也要開,如果市場比較好,熱情會更高一點。”
在這家證券營業部,記者見到的一位陳先生算得上中國的第一批股民,從1991年至今,他幾乎從來沒有離開過股市。
記者:“我想知道創業板馬上開了,我不知道你會不會有興趣參與?”
投資者陳先生:“我已經開通了,一定會關注,跑不了,一定要關注。”
記者:“你為什麼關注創業板,你覺得它有什麼吸引你的?”
投資者陳先生:“中小板裏面就已經有冒出像最有名的可能蘇寧電器了,就一個億左右的股本規模,擴展到現在目前,目前這麼一個,從全國算電器的老大,也確實是得益於中小板,但在未來開通的創業板裏面,一定會有冒出這樣的公司,這是一定會有的,因為它只要手裏有很好的項目,再借助資本市場融資,融出大筆資金來,一定會造出,飛躍,像中國的微軟出來。”
而一位60多歲的潘阿姨告訴記者,她也在第一時間開通了創業板帳戶,她會拿少量資金去創業板上衝沖浪。
投資者潘阿姨:“肯定爆炒,第一個它是科技含量比較高,另外一個就是創新的模式,但是因為它盤子小風險也很大的,它那個上市的時間不長,就跟小船一樣,你要是出去有大風浪,大船沒事,你這小船就可能就翻了,所以就是風險特別大。”
而對另一位位投資者來説,高風險就意味著高收益,這才是創業板的魅力所在。
投資者:“作為風險投資來説,你有高風險才有高收益,這是成正比例的,所以我才有興趣參加這個。”
在新浪網進行的這項關於創業板的網上調查中,有86000多人進行了投票,結果顯示,63.6%的人表現會參與創業板的投資,有30.1%的人認為創業板風險太大,不會參與投資;剩下的6.3%的人表示不關注。
對於掌控巨量資金的市場主力機構來説創業板意味著什麼?
大多數投資者對期待了十年的創業板充滿熱情並抱著堅定的信心,相信自己能在這裡找到財富金礦。為什麼創業板會具有這麼大的魅力?在資本市場中,它又扮演著一個什麼樣的角色?我們再來具體了解一下。
創業板又稱二板市場,即第二股票交易市場,是指在主板之外專門為中小型的新興企業和高科技企業提供融資平臺的證券交易市場。創業板是對主板市場的有效補充,在資本市場中佔據著重要的位置。和主板市場相比,創業板的上市門檻相對較低,通常上市公司的規模較小、成長較快、穩定性較差,股價波動性較大。從1962年至今,全球共有39個國家和地區先後設立了75家創業板市場,截至2007年末,全球共有41家創業板市場,另外的34家已經先後被“關停並轉”。我國的創業板市場是從2000年開始在深圳籌備,幾經波折,今年底之前終將登陸深圳證券交易所。未來在中國創業板上市的企業,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環保節能、現代服務等六大行業。
(圖:近期本欄目和私募排排網聯合對深圳市的35傢俬募基金進行了一次調查,結果顯示,37%認為創業板會高開高走,有34%認為會高開低走,28%認為會高位震蕩;不過80%的私募基金錶現只有市盈率在40倍以下時才會參與;和私募基金相比,公募基金的資金規模更加龐大,但對於原本市值就很小的創業板股票來説,公募基金可以投資的量相對較小。)
儘管創業板市場在世界各國的命運不盡相同,但我們注意到,截至目前,全球GDP排名前十的國家中,除了中國,其他九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創業板。可見,在一個相當規模的經濟體裏,創業板已經成為了一個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那麼對於那些掌控著巨量資金的市場主力機構來説,創業板又意味著什麼?
記者:“我所在的地方是深圳的CBD中心區,這裡雲集了大量的金融機構,我身邊的這棟大樓裏就有好幾家非常有名的私募基金,對於即將推出的創業板,他們是怎麼看的?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
剛見到記者,金中和投資管理公司的投資總監鄧繼軍,就拉著記者去看旁邊正在裝修的新辦公室。
深圳市金中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總監鄧繼軍:“這我們正在裝修的整個,營業面積現在重新裝修,這塊的面積大概有700多個平方。”
記者:“那還得招不少人?”
鄧繼軍:“對,我們準備再招十個分析師完成對整個市場各個行業的。”
在2008年股市大跌、基金紛紛落馬的時候,鄧繼軍所在的這傢俬募基金公司不僅沒有虧錢,還取得了20%多的正收益,一舉奪得全國基金業的年度收益冠軍,一時間這傢俬募基金名聲大振。短短兩年多的時間,他們掌管的客戶資金從幾千萬元攀升到近十億元。在很多人看來,對於小市值的創業板股票來説,操作靈活的私募基金也許會是最重要的投資力量,那麼他們對於創業板是什麼態度呢?
鄧繼軍:“我們會密切地關注,而且我們當整個市場處在一個非常合理的狀態的時候,我們一定會去積極的參與。”
儘管對創業板非常感興趣,不過鄧繼軍坦言,他們並不會在第一時間參與創業板市場,因為在他看來,創業板股票剛上市時必遭爆炒。
鄧繼軍:“一開始時候我們不打算參與創業板的交易,這是因為大家可以看到,目前主板市場Ipo以後,新股上市以後定位非常高,投機的氣氛很濃,有很多股票的,新股第一天的定位也非常地離譜,所以我們想考慮到創業板因為流通盤比較小,所以上市以後被爆炒的可能性會非常大,前期的風險會比較高,按照我們自己的投資理念和投資風格,我們前期不會參與。”
儘管不打算一開始就投資創業板,但是鄧繼軍和他的同事們已經開始對可能上市的企業進行調研。
鄧繼軍:“因為這一次創業板是放在深圳,而且前期上市的時候,以深圳上市的公司會比較多,所以我們也可以利用我們的地緣優勢做一些前期的研究工作。”
近期本欄目和私募排排網聯合對深圳市的35傢俬募基金進行了一次調查,結果顯示,37%認為創業板會高開高走,有34%認為會高開低走,28%認為會高位震蕩;不過80%的私募基金錶現只有市盈率在40倍以下時才會參與。和私募基金相比,公募基金的資金規模更加龐大,不過在操作上受到的限制也比較多。按照相關規定,公募基金投資上市公司有一個雙十的限制,即,投資某只股票不能超過該上市公司總股本的10%,同時不能超過單個基金規模的10%。所以對於原本市值就很小的創業板股票來説,公募基金可以投資的量相對較小。
記者:“我們知道很快創業板要推出來了,我想知道你們作為一個管理千億資産的大型的基金公司,你們是不是也會有興趣參與創業板?”
大成基金公司投資總監劉明:“對創業板來講我們公司應該,肯定會到時候會積極參與,因為創業板作為一種新的投資渠道,對於我們機構投資者來講,多了這麼一個投資渠道,對我們的持有人來講也多了一個獲利機會,肯定會積極參與。”
劉明告訴記者,他們公司正在著手設計專門針對創業板的基金産品。
劉明:“應該還要增加30%左右的研究人員的數量,這是要做的研究工作,因為創業板跟主板還是不一樣,它的公司的規模相對效數量多,市值比較小,它這個研究方法和研究模式跟對主板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模式都是不一樣的,還有就是風險控制方面,風險控制方面也是不一樣的。”
在劉明看來,儘管由於雙十的限制,他們投資創業板的總量不會太大,但是他仍然不想錯過可能的機遇。因為在他看來,在中國經濟強勁增長的大背景下,中國的創業板市場一定會誕生非常優秀的上市公司,而這正是他們想挖掘的金礦。
劉明:“我們國家整個經濟狀況,就是經濟未來的發展在全球的經濟地位,還有增長速度也是在,排在前列,至少未來幾年增長速度還是排前,這種大的宏觀經濟背景,也有利於誕生一大批具有成長性的中小企業,這時候他們缺的就是資金,這時候我們有這麼一個市場,有這麼一個層次的資本市場,讓這批未來具有成長性的中小企業獲得資金,那這時候就有些優秀的企業會脫穎而出,成長出大公司。”
招商證券私人客戶部經理林曉勇:“在納指上市的有微軟、思科、因特爾,這些公司當時都是非常小的,達不到紐約證交所主板上市的要求,但現在已成為業界的巨人,以思科90年代上市為例的話,到最高點的時候它股價漲了1600多倍,給股東帶來巨大回報,但更重要的是他們改變了我們生活的方式,我們難以想象我們生活中間説沒有Windows的操作系統,因特爾的CPU,那麼我們中國有沒有可能市場出現這樣的企業呢?我覺得是有這種可能性的。”
在林曉勇看來,在創業板上市的企業通常具有較高的成長性,有的甚至會出現爆發性增長。因此,如果選擇對了公司,投資者將贏得豐厚的回報。
林曉勇:“在這張圖表上面的話,納斯達克的指數,就是美國的創業板指數和標準普爾美國的主板指數的兩條線的一個比較,紅色是納指的,藍線是標準普爾,我們可以看到從85年到目前為止,納指的複利年收益率達到8.28%,而標普的是7.06%,不要小看這區區1.2%的差異,20多年複利的增長,他們的收益相當明顯,差異相當明顯,我們測算過,你在85年投入一塊錢到目前為止的話,納指給你帶來了6.1元的回報,而標普的話大概只有4.4元,相差1.5元。”
實際上,數量充足的創新型企業是創業板成功的重要條件。從全球創業板市場發展歷程來看,那些已經關閉或者目前交投冷清的創業板市場,很多都是因為沒有足夠的優質上市公司的資源。
林曉勇:“在香港的創業板市場中間,大概170余支上市公司中間,僅有23支的股價是高於一塊港幣的,更令人遺憾的就是香港的創業板市場目前為止我們可以看到它近段的成交量只有3、4個億,甚至有段時間每天成交量不到1億港幣,這什麼概念?我們很可能在A股市場我們中國的主板市場一支股票的成交量要大於他整個市場的成交量,香港主要失敗我個人覺得最大的原因就是它沒有一個多的創新型的企業,偉大的企業在這個市場中上市,那我們中國在這方面的話,我覺得並不缺創新的企業。”
如何加強風險控制不要被創業板的熱浪灼傷才是最大考驗
炙手可熱的創業板就在眼前,我們看到,不論機構投資者,還是個人投資著都在為即將登場的創業板積極備戰,希望能夠分享一場財富盛宴。然而,我們知道,創業板最重要的特點就是上市企業規模小,既有高成長的潛在機會,也隱藏著經營不穩定、市場波動大的風險。在各路投資者摩拳擦掌的時候,如何加強風險控制不要被創業板的熱浪灼傷?才是對他們最大的考驗。
在招商證券的這家營業部的開戶大廳,記者注意到一位投資者正在電腦上答題。
記者:“這是什麼?”
投資者:“它是指風險測試自己填是吧。”
記者:“你打算拿家庭資産的多少進行投入?”
投資者:“10%30%。”
實際上,和主板相比,創業板的開戶要求更嚴格。通常客戶首先要進行一個風險測試。
國信證券紅嶺中路營業部副總經理劉英霞:“做完風險測評,如果40分以下的,他屬於保守型的和保本型,我們就會勸他,慎重開通創業板,他如果考慮還要開通,我們就再讓他簽,如果投資經驗兩年以下的他就簽個風險提示書,兩年以上的他也要(簽)不同的風險提示書。”
為什麼創業板要設置更高的開戶門檻,需要對投資者進行更多的風險提示呢?在招商證券的林曉勇看來,這是因為創業板股票的股價波動幅度比主板的更大。根據深交所的相關規定,即將推出的創業板漲跌幅為20%,遠遠大於滬深主板市場10%的漲跌幅限制。
招商證券私人客戶部經理林曉勇:“比如我們的門戶網站在美國納指上市,一度跌去市值的95%,就100塊錢投資進去可能只剩下5塊多錢了,但是後面他又漲了好幾十倍上去,這種巨幅的波動會給心理上造成巨大的壓力,也可能會給你帶來很大的損失。”
而在大成基金投資總監劉明看來,創業板的股價波動大,一方面是因為股票流通盤小,容易被操縱,更重是因為創業板的企業通常成立時間比較短,經營不穩定。既有可能出現業績爆發性增長的情況,也可能因為産品週期短等問題,出現突然的經營風險。
大成基金公司投資總監劉明:“因為創業板的公司,畢竟初創期,他在市場的佔有率可能也不是非常高,然後企業的經營規模也是相對比較小,在這種情況下,他未來的能不能成長成為一個大公司,它是有不確定性。”
對於投資創新型中小企業帶來的酸甜苦辣,深圳創新投資集團董事長靳海濤感受深刻。
深圳創新投資集團董事長靳海濤:“十年來我們投資了220多家企業,已經在全球14個資本上上市了38家,那麼這個屏就是顯示了我們部分的上市的企業。”
記者:“那這上市的企業給你帶來的收益怎麼樣?”
靳海濤:“年平均36%,高的都在有50倍以上,但是上市的不一定都賺錢,那我上市也有賠錢。”
靳海濤所在的深圳創新投資集團是國內最大的創投公司,主要投資于創新性中小企業,他告訴記者,儘管經過了一層又一層嚴格的把關,但實際上,他們投資的企業也有很多是失敗的。比如在企業的創業中期進行投資的,大約只有一半是成功的,正是由於這些新興企業的未來不確定性較大,所以我國創業板的退市制度與主板相比將更加嚴格。
林曉勇:“主板市場也有公司退市的風險,但是它有ST,星號STPT等多層次的提醒你,但是在創業板市場中間,它可能,你不能及時公佈你的財務報表,可能你的公司在一段時間凈資産為負數,可能你的財務,會計師事務所給你出具了否定的財務會計快報,交易所都有權利叫你去退市,他並沒有更多的層次讓你來選擇。”
退市就意味著血本無歸。而對於投資者來説,這才是創業板最大的風險。
投資者潘阿姨:“碰上這個,那你可能連那個買進的保證金都沒有了。”
記者:“血本無歸了?”
投資者潘阿姨:“對,所以這個風險大就大在這裡。”
實際上,創業板上市公司的退市比例遠遠大於主板。1995~2007年,NASDAQ和加拿大TSX-V的退市公司數量甚至超過了同期新上市公司的數量,而韓國KOSDAQ、台灣OTC和英國AIM的退市公司也達到新上市公司數量的一半左右。在創業板遭遇重創的2000年到2002年,隨著網絡股的破滅,納斯達克原本5000多家上市公司中有2000多家灰飛煙滅。那麼對於中小投資者來説,又該如何參與創業板市場的投資呢?
深圳市金中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總監鄧繼軍:“作為中小投資者,應該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圈定一個自己投資于創業板市場的上線,比方説20%或30%。”
招商證券資産管理部副總經理申衛國:“單個企業來講他可能是高風險高利潤,但對一個投資者來講,他有可能就是一個0和1的一個概率,他的風險承受能力是比較差的,因此我們認為,中小投資者把錢交給專業的投資者來講的話,應該來講是更適宜的一個方式。”
半小時觀察:熱浪中警惕風險
1971年,美國納斯達克成立,成為創業板踏上資本市場的標誌。IBM、思科、微軟、英特爾、蘋果、戴爾,一大批讓世界為之側目的高科技企業如雨後春筍般登臺亮相。可以説,沒有納斯達克,就不會有美國高新技術産業的飛速發展,和上世紀九十年代美國經濟的輝煌。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後,遭受重創的韓國通過設立科斯達克創業板,實現經濟成功轉型,三星電子正是通過在創業板市場的持續融資,最終在規模上超越了老對手日本索尼。
種种經驗表明,成功的創業板不僅是投資者的盛宴,也是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的跳板。對處於金融危機重災區的國內中小企業尤其是這樣。我們欄目多次關注過中小企業的融資困境,創業板的推出讓中小企業可以直接在資本市場融資而不單單依賴銀行,這不但有利於企業生存發展,更重要的是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模式轉變提供了一個平臺,讓富有創造力和生命力的中小企業成為一個新的主力軍。
創業板需要熱度,一個成功的創業板離不開熱度,但是作為投資者,也要注創業板的風險,我們注意到,監管部門和深交所為了防止創業板的過度爆炒進行了種種制度上的設計,實際上就像我們前面所説的,一個良好的制度設計,就應該在保護投資者利益和增強市場活力之間保持平衡,而創業板對整體經濟結構的調整作用才能充分發揮出來,不但分享蛋糕,還能創造更大的蛋糕。
責編:劉岩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