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觀看節目視頻
(主編:孟慶海 記者:付豫、劉瑩、殷莉 攝像:張小明、貢存、白羽)
最近幾天,關於世界經濟的好消息不斷傳來。先是高盛、接著是摩根大通、花旗銀行、美國銀行,紛紛公佈二季度財報,其盈利狀況均超出市場預期。與此同時,美國三大科技股巨頭Google、IBM及英特爾也發佈了讓人振奮的好消息。在這樣的市場好數據的刺激下,20日,也就是昨天晚間,三大股指全線上揚,標準普爾指數創下了13個月以來的新高。除了美國之外,世界各地股市近來也是紛紛走暖。
心世界發展研究所副所長丁一凡告訴記者,歐洲股市的表現從六月份開始表現比較好,它跟歐洲本身經濟情況有一定關係,也就是歐洲的企業情況並不壞,企業都採取了各種各樣的措施,尤其是減員增效措施,所以企業經營的結果可能不是那麼糟。
著名經濟學家許小年指出,儘管幾家大銀行的抵押貸款和信用卡業務受到失業率攀升和經濟衰退的惡劣影響,依然處在虧損狀態,但是,投資銀行業務,佣金收入以及固定收益市場表現強勁,能夠看到美國金融系統正在逐步恢復。
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主席特納稱,英國經濟大概會在今年第三或第四季度出現回暖,到明年春天我們應該會看到與去年同期相比的增長,到2011年或最晚2012年經濟出現增長趨勢,這是英國央行在其概率分佈的統計表中顯示的結果,這中間會有不確定性存在,但今年可能會出來最好的年報。
布魯金斯學會主席約翰•桑頓告訴記者,美國政府已將當下所有可以籌措的資金注入市場,財政狀況著眼于保證基本權益,同時確保政策得以鼓勵增長、創造就業,這非常重要,現在的狀況已經改善了很多,而且桑頓認為將會持續改善,這都要依賴於正確的指導政策,因此稍有不慎就會出現失誤。
這是否意味著世界經濟正在走出低谷?今天我們採訪各方專家,一起來探討這個話題。
經濟學家對美國經濟的好轉表示了謹慎的態度
剛剛過去的一週,對於美國金融界來説,可以説是捷報頻傳。首先是高盛率先公佈了業績,34.4億美元的凈利潤遠遠超出市場的預期,凈利潤上漲65%,這使金融股成為引領股市上漲的主要推動力。7月16日, 美國第二大銀行集團摩根大通公佈財報,第二財季實現凈利潤27.2億美元,同比增長36%。緊接著, 花旗集團也給市場帶來了好消息, 第二財季扭虧為盈,並實現盈利42.8億美元。而美國銀行第二季度也實現32.2億美元的利潤,因此,美國四大銀行二季度均實現了盈利。美國股市也因此節節攀升,美股三大股指的累計漲幅已經超過7%,全球股市也迎來了久違的大漲。美國股市的搶眼表現,讓市場對美國經濟的預期迅速轉熱,那麼美國經濟是否正在復蘇?著名經濟學家許小年對記者表達了他的看法。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與金融學教授許小年:“財務報表看上去是走出谷底,是因為它的虧損減少,這些虧損相當部分都是為了核算壞賬而必須要用資本金用盈利堵這些窟窿,所以出現大量虧損,現在金融危機的高峰已經過去了,虧損減少了,反襯出好像盈利增加,其實銀行業務還在下降之中,銀行的貸款增長速度看了一下數據還在下降,因為實體經濟不振,還在下降,但是已經沒有像去年年底和今年一季度出現那麼多的虧損了。”
許小年同時指出,儘管幾家大銀行的抵押貸款和信用卡業務受到失業率攀升和經濟衰退的惡劣影響,依然處在虧損狀態,但是,投資銀行業務,佣金收入以及固定收益市場表現強勁,能夠看到美國金融系統正在逐步恢復。
記者:“那麼在您看來是不是這幾大銀行二季度的財報已經説明美國的金融系統現在表現已經比較穩定了?”
許小年:“金融對實體的拖累,金融對實體産生的傷害,這個危險已經大大地降低,因為大家看到這些銀行都開始盈利了,再過一段時間,這些銀行的不良資産基本清理完畢,金融體系應該説就已經恢復了,但是並不意味著實體經濟立即復蘇,實體經濟的復蘇還有待於實體經濟自身結構的調整,這個自身結構的調整,我們看到是已經非常接近底部了,但是在底部要停留多長時間,以及從底部向上反彈要多長時間,現在還是一個未知數。”
今年上半年,美國汽車業兩大巨頭克萊斯勒公司和通用汽車公司因嚴重債務危機分別申請破産保護,成為金融危機影響美國實體經濟的明證;根據美國勞工部的統計數據,6月份的失業率高達9.5%,這一數字更加打擊了人們的信心。那麼隨著金融系統的逐步穩定,實體經濟是否能隨之走出低谷呢?
寶潔公司全球副總葛斯勒:“我們的消費者也受到了影響,消費量有所下降,但是市場還是在擴展的,全球市場,在世界各國的市場都有所擴大,但是增長率較以前來説要低一些,今年四五月份間,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較此前有了大幅上升,有可能是奧巴馬採取的措施顯效了,但如果以史為鑒預測未來的話,根據措施取得的進展以及消費者信心指數的上升,我們可以説,在今後的幾個月裏,實體經濟將會回暖,向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
位居美國IT屆第三席位的思科公司,不久前在道瓊斯指數中替換了通用,也表達了同樣樂觀的情緒。
思科中國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史瑞夫:“我們很清楚地看到情況在轉好的早期跡象,但我覺得現在就宣佈成功還為時過早,如果關注一下美國經濟,我們能看到在美國既有經濟轉好的跡象,也有變糟的跡象,再強調一下,我確實不是個經濟學家,但看起來消費者信心穩定,失業在減緩,我們能感到商業領袖的情緒和信心逐步高漲。”
在許小年教授看來,提振美國實體經濟,從而使美國經濟正真走出低谷,還依賴於以下兩個關鍵因素。
許小年:“實際上美國經濟的復蘇還是有多方面困難,一個是失業率在繼續上升,只要失業率在繼續上升,家庭消費就無法恢復,而美國經濟的私人消費佔到GDP的70%,所以受到消費拖累,美國經濟在谷底估計起碼還要再停留一到兩個季度,第二個因素是它的投資,投資受到過剩産能的限制,美國現在的産能利用率已經降到了歷史最低水平,65%左右,也就是35%的産能過剩,在産能過剩的壓力下,美國的企業在近期不會有很強烈的投資需求,這也是需要時間淘汰過剩的産能才能夠迎來下一次投資高峰,當然,下一次投資高峰還取決於有沒有新的增長點。”
儘管對於實體經濟何時能走出谷底還依舊有爭議,但是,不少經濟學家對美國經濟還是表示了樂觀的預期。
布魯金斯學會主席約翰•桑頓:“首先,我認為現在的情況比九個月前明顯要好得多,並且我感到將會有某種不太明顯的復蘇,這比以前好很多,美國政府已經將當下所有可以籌措的資金注入市場,財政狀況著眼于保證基本權益,同時確保政策得以鼓勵增長、創造就業,這非常重要,幸運的是,奧巴馬總統有一批得力的助手在其左右,現在的狀況已經改善了很多,而且我認為將會持續改善,這都要依賴於正確的指導政策,因此稍有不慎就會出現失誤。”
專家認為歐洲短期前景不樂觀,但歐洲股市近期連續上揚或許傳遞了一種信心
儘管各種數據看起來振奮人心,但是經濟學家們依然對美國經濟的好轉表示了謹慎的態度。在美國國內,就業和增長的雙重壓力依然存在,第一輪救市現在看起來成效沒有原來設想的顯著,各方呼籲第二輪救市的聲音也逐漸浮出水面,但是奧巴馬政府依然在小心翼翼地維護第一輪救市的成果,他們更願意以一種自然恢復的狀態讓美國經濟慢慢走上正軌,而不是過分的拔苗助長。而我們更願意相信,美國的企業界已經慢慢恢復了信心,扭轉只是時間問題。那麼,目前歐洲的經濟狀況如何呢?
作為經濟的晴雨錶,歐洲股市近期表現優異,各大指數連續數十個交易日收盤走高,7月20日,道瓊斯歐洲斯托克600指數收盤漲1.2%,至213.24點。倫敦富時100指數漲1.3%,至4,443.62點;法國CAC-40指數漲1.6%,至3,270.94點。德國DAX指數收盤漲1%,至5,030.15點。受市場對企業第二季度財報預期的影響,銀行和礦業類股漲勢最為強勁。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發展研究所副所長丁一凡告訴我們,事實上從六月份開始,歐洲股市就開始了一波反彈。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發展研究所副所長丁一凡:“歐洲股市的表現也是從六月份開始,表現的比較好,它跟歐洲本身的經濟情況有一定的關係,也就是説歐洲的企業情況並不壞,並不像想象的那麼糟,尤其是有一些,被認為特別糟的製造業企業,最後的情況也不是那麼糟,包括機械製造,包括汽車,除了被兼併以外的東西,都不是那麼糟。”
但也有專家認為,短時期內傳來的好消息,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市場信心,但遠遠難以彌補歐洲企業所遭受的虧損。
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大多數歐盟企業在經濟衰退中都出現了嚴重虧損,拿歐盟的第一大産品出口地美國來説,美國經濟衰退,消費出現了3000億美元的下滑,且在短期內不會恢復到原有水平,作為美國的産品供應地,歐洲將不得不調整在美國經濟繁榮期鎮定的産能標準,因為美國經濟恢復還要相當一段時間,歐盟第二大産品出口地是俄羅斯,我們對俄的貿易出口額下降了7%至8%,其中主要是奢侈消費品,瑞士是歐盟第三大産品出口地,貿易出口額為980億歐元,瑞士是歐洲的一部分,因此衰退還將持續幾年。”
面對撲朔迷離的形勢,羅布特•蒙代爾坦言,即使歐元之父的名號,也不能給他裝上看清歐洲經濟形勢的慧眼,對於歐洲經濟已經觸底反彈的説法,他同樣不認可。但並不意味著歐洲經濟開始觸底反彈。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羅伯特•蒙代爾:“我想當大多數國家産出開始停止下滑的時候,經濟才可能逐漸觸底反彈,這在歐洲還沒立馬顯現,我對歐洲經濟的看法是,它比美國晚幾個月陷入衰退,它也將比美國晚點恢復,我不認為歐洲經濟會很快得到恢復,至少在2009年歐洲經濟很難有復蘇,樂觀地估計,復蘇也要等到2010年了。”
但另一方面,一些經濟學家也對今後一段時間的經濟形勢做出了樂觀地預期。
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主席特納:“英國經濟大概會在今年第三或第四季度出現回暖,到明年春天我們應該會看到與去年同期相比的增長,到2011年或最晚2012年經濟出現增長趨勢,這是英國央行在其概率分佈的統計表中顯示的結果,這中間會有不確定性存在,但今年可能會出來最好的年報。”
除了股指,在歐洲,剛剛公佈的六月份消費信心指數,達到了14個月以來的最高點;商業信心指數也連續三個月上升,漲至近一年來的高點;體現經濟信心的歐盟經濟敏感指數已連續四個月回升;經濟合作組織最新發佈的報告認為,英國、法國、意大利等歐盟成員國經濟衰退放緩的步伐最為明顯,歐盟第一大經濟體德國也出現了積極信號。
丁一凡:“最近這個消費指數,信心指數,都不太差,比較好,我有種預感是可能不像原來人們相像的那麼糟,是因為原來人們曾經把市場估計得特別特別糟,所以也可能市場不會那麼糟,因為企業都採取了各種各樣的措施,尤其是減員增效措施,所以企業經營的結果可能不是那麼糟。”
世界經濟復蘇的好消息會對中國經濟産生怎樣的作用?
歐洲的恢復顯然要比美國慢半拍,以至於連蒙代爾都對歐洲的短期前景不樂觀。但是在各項經濟指標還在下滑的情況下,歐洲股市的近期的連續上揚或許傳遞了一種信心的表現,那就是,歐洲的情況或許不像想像中的那麼糟糕。儘管歐洲央行認為世界經濟的復蘇將從亞洲和美國開始,但是他們也認為,在中國經濟充滿活力的增長以及不斷上漲的油價提振下,歐元區對中國和歐佩克成員國的出口最近已經有所好轉,那麼,這些振奮人心的好消息會對中國經濟産生什麼作用呢?
中信證券公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諸建芳坦言,美國的幾家投資銀行和銀行最新公佈的今年二季度財務報表數據,的確好過很多業內人士的預期。不過在對這些財報進行仔細研究後,他發現每家的情況並不一樣。
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諸建芳:“如果仔細看這個財報的數據,盈利的狀況,那麼實際上裏面明顯有兩類機構,一類機構確實從它的營業方面帶來了改善,産生了盈利,那麼另一類實際上,像花旗之類,實際上它是一個通過變賣資産帶來的盈利,那麼這個實際上是一次性的一種收入,或者盈利,那麼這個實際上沒有持續性。”
中銀國際董事總經理程漫江則認為,這幾家金融機構財報數據的好轉,並不能直接説明美國的實體經濟也在好轉。她從這幾家金融機構的利潤構成方面對記者進行了分析。
中銀國際控股公司董事總經理程漫江:“雖然這幾大銀行的業績都是好于預期,但是它主要是來自於資本市場這邊的利潤,我覺得是表現得比較強勁,但是傳統的貸款業務仍然是報損比較嚴重的,應當説資本市場的業績的改善並不表明實體經濟已經復蘇了,相反它可能是實體經濟表現比較差的時候的一個特殊的情況。”
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幾家金融機構的靚麗財報説明美國金融市場出現企穩的跡象,不過美國經濟是否開始走出低谷,還需要一段時間的觀察。而對中國來説,這一次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對中國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出口。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副部長隆國強:“每個國家受影響是不一樣的,對中國這樣一個出口導向型的國家來説,這場危機的直接衝擊是對我們出口的衝擊,到上半年,我們的整個出口下降了21%,這恐怕也是中國改革開放以後從來沒有經歷過的這麼大幅度的下降。”
實際上,在去年9月美國大規模爆發金融海嘯以後,中國的出口就開始大幅度回落。
隆國強:“那麼到了這個去年四季度開始,危機就爆發了,我們的出口就開始逐月地下降,降到今年的二月份,二月份應該説是一個低點。”
從上周國家統計局公佈的上半年經濟數據我們可以看到,隨著出口的大幅度回落,前些年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出口目前對GDP的貢獻已經為負數。今年上半年,投資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87.6%,拉動GDP增長6.2個百分點,貢獻率迄今最高;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53.4%,拉動GDP增長3.8個百分點;而凈出口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41%,下拉GDP增長2.9個百分點。隨著國外金融市場的逐步企穩,中國的出口是否能在今年下半年企穩回升回暖?
隆國強:“我們也到一些企業去調研,聽到的反映就是説訂單逐漸地在增加,所以説,如果我們説環比的話,可能會看到逐月地,我們的出口在恢復性地增長,這是個好消息,但是如果按年度同比的話,數據可能還會比較難看,對整個GDP的增長來看,今年所謂三駕馬車中的外需這一駕馬車,我覺得可能不會有明顯的貢獻,甚至可能還是一個負的貢獻。”
程漫江:“我們全年目前還是預期出口的增速可能會在負的15%左右,如果從這個數字你會看到,實際上下降的幅度會大大地收窄。”
在中信證券公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諸建芳看來,如果美國的金融市場和實體經濟走穩,不僅有利於中國恢復出口,還會從資本流動方面對中國産生影響。
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諸建芳:“一旦金融危機平息下來,這些大量的流動性或者國際資本它是要更多地考慮收益性,國際資本可能會從美國流出來,流到新興市場裏面,或者流到大宗商品這些領域。”
記者:“現在有了這種跡象沒有?”
諸建芳:“這種跡象實際上已經發生了,比如説前一段時間的香港的市場,香港股市,行情比較火爆,這實際上也是集中的一個反映。”
半小時觀察:現在進入關鍵期
從2008年9月15日美國雷曼兄弟倒閉到現在,世界經濟危機已經整整過去了10個月的時間。經過了10個月的恢復,亞洲、美國和歐洲的經濟都有一些好消息傳出來,一些經濟指標在逐步好轉。
儘管好消息不斷,但只能説明救市措施有些起色,並不能説前途已經是一片光明,世界經濟是否見底回升?現在還難以得出一個明確的結論,大家還是有不同意見的時候,經濟回升的基礎依然薄弱。那麼,在整體經濟還面臨不確定因素的時候,信心依然是提振經濟的一劑良藥。
中國經濟到底處於什麼階段,溫家寶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有一個論斷:我國經濟運行正處在企穩回升的關鍵時期。什麼叫關鍵期,我們的理解就是:中國經濟要真正好轉,還面臨著很多困難,經濟振興的政策要堅持下去,關鍵期的些許失誤都有可能導致以後的很大失誤。其實過去的整個上半年,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對於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儘管當前對於全球的資産價格上漲和市場的流動性可能引發通貨膨脹的爭論不絕於耳,但是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注意到,溫總理多次強調我們將堅持適當寬鬆的貨幣政策,不會做大的調整。
我們需要對未來的預見性,那樣會讓我們提前規避風險。但是我們同樣需要對現實的考量,如何度過眼前的難關、讓中國經濟走出危機才是最要緊的事情。
溫家寶總理一直強調,信心比黃金還要重要。眼下經濟回升的基礎還不穩固,國際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並未減弱,必須堅定不移地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我們也希望,中國經濟能在一個適度寬鬆的政策下繼續保持信心,領跑世界經濟。
責編:劉岩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