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觀看節目視頻
專題:全球直擊G20
(主編:盧小波 記者:劉瑩 攝像:李培、景延)
繼續我們對二十國集團倫敦金融峰會的報道。進入2009年,國際金融危機非但沒有緩解,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趨向,世界各國八仙過海,各自尋求出路,而“抵制貿易保護主義”的呼聲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響亮,從去年11月的G20華盛頓峰會到今年1月份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這些聲音都不絕於耳,4月2日倫敦峰會即將召開,這次被很多媒體稱作拯救世界經濟的重要會議會不會對貿易保護主義再次舉起紅牌呢?
貿易保護主義在全球肆虐並一再升級
3月27日,一則令人震驚的消息讓中國海外並購蒙上了一層陰影,澳大利亞財政部長斯旺宣佈,否決了中國五礦收購澳大利亞礦業巨頭OZ Minerals公司的交易。這是近期中國企業在澳並購中首個被否決的交易。
五礦集團收購澳大利亞礦業巨頭OZ Minerals公司的交易是在今年2月16日公佈的,五礦集團是唯一競購整個Oz Minerals的買家,出資26億澳元,約17億美元,收購被否決,澳大利亞給出的理由是出於對國防安全的考慮。
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張燕生:“説句實在話,澳大利亞的礦産資源非常豐富,甚至我們説這些礦産都算不上是戰略性資源,算不上,我個人認為,更多的還是解釋為,確確實實在全球金融危機情況下,你會發現各國的民族主義都是高漲的,嚴格講是非理性的。”
隨後,中國五礦集團在一份聲明表示:“我們目前的重點是向OZ Minerals傳達一种經協商後的解決方案,這個方案將符合澳大利亞的利益,令貸款銀行滿意,為員工創造穩定性,並保護現有業務。”就在昨天,中國五礦集團將修改後的收購請求提交給了OZ Minerals公司董事會,雙方將開始就可能的修正方案進行磋商,但最近,包括中鋁、華菱和鞍鋼在內的其他國有企業投資澳大利亞礦業企業都受到了阻礙,五礦的投資首先被否,讓這些公司對海外並購感到焦慮。
張燕生:“從澳大利亞這樣對待我們,這樣對待我們跨國的合理並購案子來講,他是非常非常的不合理的,澳大利亞這樣做,他們這樣做,實際上對中國企業是不公平的。”
就在五礦集團收購方案被澳大利亞否決以後,記者注意到,在新浪網等做的調查中,仍有超過80%的人認為,此次收購被否,涉嫌貿易保護,雖然不能明確認定五礦集團收購被否就是貿易保護,但對於貿易保護主義,大家並不陌生。
隨著金融危機的一再蔓延,世界經濟正面臨1929年“大蕭條”以來最困難的局面,很多國家為了自保,揮舞起了貿易保護主義大棒,為此,在四個月前20國集團的華盛頓金融峰會上,各國領導人齊聲呼籲抵制貿易保護主義,然而世界銀行在最新發佈的監測數據中指出:G20中已有17個國家實施了貿易限制措施,金融危機以來,在各國提出的78項貿易措施中,有66項涉及貿易保護,而其中的47項已最終生效;另據世界貿易組織統計,截止今年3月初,全球反傾銷案件總數同比也增加了將近50%。
縱觀世界各地,貿易保護主義正構成一幅“危險”的畫面:2008年11月18日,印度宣佈對進口豆油開徵20%的進口稅;與此同時,法國正醞釀設立國家基金,防止本國企業被外企並購;2008年12月15日,印度尼西亞宣佈對至少500項産品實施進口管制;俄羅斯、巴西和阿根廷緊隨其後,也紛紛調高部分産品的進口關稅;之後,歐盟許多成員國緊鑼密鼓的對一些進口産品實施反傾銷調查;美國的貿易保護更是無所遮攔,新總統剛剛上任,就在經濟刺激方案中保留了“購買美國貨”條款。貿易保護的幽靈正在全球肆意出沒。
美國紐約大學教授魯裏埃爾 羅比尼:“毫無疑問,貿易保護主義將促使全球金融危機進一步繼續惡化。”
魯裏埃爾 羅比尼,美國紐約大學教授,曾擔任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高級經濟學家、以及美國財政部高級顧問,是國際宏觀經濟學領域的權威人士。
魯裏埃爾 羅比尼:“G20承諾保護自由貿易,但有些國家已經開始採取行動,想靠實施貿易保護主義來應對全球貿易戰爭。”
正是出於對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擔心,世界銀行最近發表了題為《貿易保護:初現端倪但趨勢憂人》的報告,向再度興起的新一輪全球貿易保護主義發出了最強警告。
世界銀行東亞與太平洋地區副行長詹姆斯 亞當斯:“希望通過這份報告,通過談判,各國能夠從已經做出的政策改變上退回來。”
詹姆斯 亞當斯,世界銀行東亞與太平洋地區副行長,他的職責是全面負責世界銀行在這個世界最具活力地區的業務。就任以來,一直致力於加速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經濟增長,促進區域內一體化進程。
詹姆斯 亞當斯:“但即使他們不這樣做,如果他們意識到風險,如果他們能意識到次級變化過程,那麼一些政策也不會把他們帶向負面方向。”
張漢林:“我們注意到,這一次的貿易保護的確還有意思的是絕大多數是由這個受危機影響比較深的發達國家推出來的,那麼這個跟過去有點不一樣,因為過去一般來説,都是競爭力比較弱的發展中國家為了保護自己國內的産業,製造業,尤其是製造業,它要實施工業化戰略,那麼它對自己的所謂的優質産業實施保護,那麼這也是WTO允許的,那很有意思的這一次幾乎一邊倒的多少絕大多數發達國家。當然也有少數的,少量的發展中國家,比如説印度一些國家地區,巴西等等,它也在推出,但是最主要的核心的都是發達國家地區,這個的確很值得我們注意。”
面對愈演愈烈的貿易保護主義,在去年11月召開的20國集團華盛頓金融峰會上,美國、日本、歐盟等20國集團領袖曾經承諾:至少12個月內不會實施保護主義措施。然而這份共同聲明墨跡未幹,許多國家就已經將承諾遠遠拋在了腦後。各國間的“貿易戰爭”正在升級為一場混戰:墨西哥揚言要禁止從美國進口某些肉製品,以報復美國要求進口的肉類貼上國別標簽;印度商工部決定從2009年1月開始對中國,日本,韓國,泰國,歐盟,南非和美國進口的不銹鋼冷軋薄板進行反傾銷調查;今年2月份,俄羅斯開始對來自歐盟、瑞士和土庫曼斯坦的卡車開徵特別養路費;進入3月份,韓國正式發起了“韓民族購買韓國貨運動”;美國正謀劃對意大利飲用水和法國奶酪徵收報復性關稅,以報復歐盟對美國雞肉和牛肉實施的進口限令;歐盟則正考慮對美國産生 物柴油徵收進口關稅,以報復美國為其生産商提供每噸300美元的出口補貼;五花八門的貿易保護政策正在你方唱罷我登場。
張漢林:“我們注意到了,從上一次G20峰會以後到現在,那麼各國在推出自己的所謂的救經濟,應對反危機的這一系列的這個經濟政策中,開始出現一種新的貿易保護的傾向。”
張漢林,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WTO研究院院長,中國入世談判的法律顧問之一,參與了中國復關入世十多年的談判歷程。
張漢林:“可以説,很多國家和地區已經開始出現一種新的貿易保護的傾向,那麼這個的確可以説讓所謂的新的世界經濟猶如雪上加霜。”
魯裏埃爾 羅比尼:“(貿易保護)可能形成一場貿易戰爭,很危險,世界貿易可能因此癱瘓,帶來一系列的貨幣戰爭、貿易戰爭,如果説一套做一套的話,結果將會很糟糕。”
究竟什麼原因使貿易保護主義四處揮舞?貿易保護主義危害嚴重該如何應對?
金融危機爆發後,形形色色的貿易保護主義也一再蔓延升級,實際上,抬高貿易壁壘來應對金融危機早就被證明不是什麼救命良藥,1929年華爾街股市崩盤後,歐美很多國家當時都紛紛採取保護主義政策,結果導致世界經濟在三十年代陷入大蕭條,飲鴆止渴的教訓至今讓人記憶猶新,但為什麼現在又有人祭出保護主義大旗?
自由貿易、全球化曾經帶來了全球經濟的繁榮,也被很多國家奉若神明,然而在金融危機爆發後僅僅半年時間內,這些國家卻突然轉向,棄之如敝履。
而統計數據顯示:美國2008年第四季度GDP下降3.8%,創27年新低,2008年失業人數高達近260萬人,為二戰以來最高水平。德國2008年第四季度GDP收縮接近2.0%,德國經濟目前處於二戰以來最嚴重的衰退。英國2008年第四季度GDP收縮1.5%,為29年來最大降幅。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再次大幅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期,預計2009年全球經濟增長率將下降到0.5%,為二戰以來最低水平。面對這場來勢洶洶的危機,究竟是什麼原因使貿易保護主義大棒四處揮舞呢?
梅新育:“一般説來的話,貿易保護主義它在任何時候,都是存在的,危機時候它通常是貿易保護主義它這個溫床。”
梅新育,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常年密切跟蹤經濟貿易領域的最新動態,並及時撰寫和發表大量調研論文和論著。
梅新育:“因為在危機時候,一個國家它容易受到外部競爭衝擊的壓力是越來越大,那麼它這個國家,它實施對這種隔絕外部競爭壓力,以鄰為壑的這種內在衝動也就格外強烈。”
張漢林:“不得不承認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對世界經濟的形勢、前景判斷,比較悲觀,對外部經濟比較悲觀,所以它只能在這樣的背景下,可能就只能通過保護自己,認為自己能做得到的、可以做的事情,那麼我先做好,那樣來實現所謂的自保。”
越是在經濟困難時期,貿易保護主義的情緒就愈發甚囂塵上,3月10日,美國再次出手,通過了旨在限制進口中國禽肉産品的2009年綜合撥款法案第727條款。事實上,為了轉嫁危機,越是發達國家越是樂此不疲。
劉軍紅:“發達國家的貿易保護手段非常巧妙,它不是傳統的貿易保護,那跟咱們以往理解的貿易保護有很大的不同。”
劉軍紅,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他所在的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發佈的研究報告,往往是決策層參考的重要依據。
劉軍紅:“發達國家主要的貿易保護,它的表現形式可以説更加的智慧,更加的軟化,甚至説更加讓你捉摸不定,實際上給一個感覺就是説像一個玻璃墻,看似非常透明,但是走過去就要撞上,是這樣的一種狀態,具體表現比方説法制化、規則化、標準化、環保化甚至安全化,一系列的貿易保護的新手段,新手法,實際上是件,在目前看是發達國家最常用的。”
傳統的貿易保護主義慣用的手段是高築關稅壁壘,然而這次發達國家推出的貿易保護措施往往是通過法律制度和行政干預來實施,甚至打出了綠色環保、知識産權的幌子,更令人擔憂的是,這些保護主義措施,已從商品貿易領域擴展到商品生産、勞動力雇傭和金融領域。
金融危機的壓力之下,貿易保護主義的幽靈也開始在世界各地四處遊蕩,並且花樣翻新,層出不窮,全球經濟處在一個艱難時刻,一些人以為拿起貿易保護主義的鐵布衫、金鐘罩就能給本國創造就業、刺激消費,其實,這樣的假設也是一廂情願,如果任其發展,只會把世界經濟拖進更深的深淵。
事實上,貿易保護主義釀成的苦果,在歷史上早有前車之鑒,1929年,經濟危機席捲全球,各國經濟搖搖欲墜,為保護本國利益,1930年6月17日,美國通過了惡名昭著的《斯穆特-霍利關稅法案》,大幅提高超過2萬種外國商品的進口關稅,關上了自己的大門,這樣做的結果使美國站上了風口浪尖、成為眾矢之的,來自各國的貿易保護措施紛紛瞄準美國,全球貿易大戰從此一發不可收拾,也使全球經濟滑向了更深的泥潭:全球貿易額從1929年的360億美元下降到1932年的120億美元,縮水25%,兩年內,世界工業生産的降幅也超過了30%。這場貿易戰的始作俑者更是深受其害,美國本土的出口額從1929年的52億美元左右,銳減到12億美元。直到1933年,羅斯福推行新政,推出《互惠貿易協定法案》,並實行“最惠國待遇原則”,才使美國重回自由貿易軌道,世界經濟開始復蘇。
亞當斯:“我認為,雖然我們已經汲取了1930年的教訓,但我們仍然很難完全控制在很多國家間存在的政治狀況,所以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如果這些貿易保護主義措施中的任意一項確實損害了國際貿易協定,我們須要及時參閱世貿組織規定,我想包括世貿組織、世界銀行等多家在內的國際貿易機構及時強調其重要性是非常必要的。”
貿易保護主義向來被稱為是一把“雙刃劍”,然而在貿易保護主義發揮效力的時候,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國家的受害程度往往更深,梅新育告訴記者,要應對這些來自發達國家的貿易保護措施,除了對其施加強大的輿論壓力,發展中國家更需要積極自救。
梅新育:“降低自己對發達國家市場過高的依賴性,然後開闢其他的新興市場,其他的發展中國家的市場,通過發展中國家之間的親近協作發展,來抵消發達國家市場萎縮的負面影響。”
自由貿易才能破解危機
貿易保護主義的幽靈自打有了國際間貿易活動以後就從未消失過,老牌的貿易保護主義使用關稅,貿易壁壘等手段,新的貿易保護主義者為自己裝飾上綠色環保、知識産權等等漂亮的外衣,但是無論新舊,貿易保護主義的核心思想都是一樣的,都希望自己能夠在全球貿易中獲得利益的同時卻不用經受競爭的壓力。怎麼才能化解這副毒藥,讓世界經濟重新回到公平競爭的環境呢?
貿易保護主義幽靈籠罩著在危急中苦苦掙扎的全球經濟,世界貿易組織總幹事,拉米一直致力於世貿組織多哈回合談判。2001年11月發起的多哈回合談判確定了8個談判領域,分別是:農業、非農産品市場準入、服務、知識産權、規則、爭端解決、貿易與環境以及貿易和發展問題,是目前為止目標最宏偉、參與方最多的一輪多邊貿易談判。這場談判進行了7年之久,卻不斷地不歡而散。2009年,在金融危機的陰霾下,多哈回合談判更是荊棘叢生。不過儘管艱難,各國都明白自由貿易是經濟走向繁榮的陽關大道。因此,儘管7年沒有結果,卻從未放棄談判,大家期待著多哈談判能夠最終引領全球的經濟體走出貿易保護的陰霾,走進自由貿易的陽光地帶。
亞當斯:“世界銀行對多哈會談的失敗感到非常失望,我們認為貿易改革最行之有效的辦法是,改進國際貿易環境和完善國際規範,(這裡所説的國際規範)不是那種個別國家之間簽訂的雙邊條約,實話實話,我覺得在談判初始階段,我們還沒覺得(貿易保護主義)危機會帶來什麼問題,但從中期階段來看,具體來説就是18個月中的第12個月,談判中還是出現了一些機會讓我們看出並且談論貿易保護主義所帶來的風險,這才把多哈談判拉回到了應有的狀態。”
在各個國際組織為了抵制貿易保護主義主義大聲疾呼的時候,中國以實際行動,表現出了大國應有的風範,採取了與其它發達國家截然相反的做法。
梅新育:“中國並沒有顯著提高一些關稅,也沒有專門通過購買中國貨這樣的條款,不僅如此,中國不但沒有對進口商品實施新的大幅度的規則性的限制,相反還派出了龐大的採購團,到歐洲去開展採購。”
正是基於中國在應對全球金融危機時的出色表現,在即將召開的二十國集團峰會上,來自中國的聲音和信心成為了一種期待。
劉軍紅:“在G20峰會上,我覺得中國就要站在政治高度,站在戰略的這個層面發出聲音,呼籲全球,一是抵制貿易保護,另一個是積極推進國際金融貨幣體制改革,朝一種比較公正、合理這樣的一個方向去改,去深化改革。”
張漢林:“危機中,恰恰可能是大國重新崛起的開始,或者脫胎換骨所謂的內盤的一種開始,從痛苦中真正走向成熟。”
半小時觀察:貿易保護主義是條死衚同
貿易保護主義不僅傷害了自由貿易的國際準則,對實施保護的國家來説最終也得不償失。美國著名經濟學家道格拉斯 歐文曾經舉過一個例子,上世紀90年代舊金山市重修奧克蘭灣大橋的時候,加利福尼亞州政府規定只能使用美國産鋼鐵,最終讓一家美國企業中標。結果這個選擇卻使得加州的納稅人多支付了4億美元,而本來這筆錢可以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創造更多的GDP。
貿易保護主義已經被無數事實證明只是一條死衚同,但作為一種應對經濟危機的工具,它經常被一些政治人物拿來用做吸引公眾眼球,爭取選票的獨門武器。儘管他們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中都非常清楚地懂得貿易保護主義會給全球經濟帶來巨大的危害,但是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這些人仍然會做出不負責任的決定。
雖然,眼下這場金融危機似乎又給貿易保護主義找到了市場,但從這場危機迅速席捲全球的速度看,它恰恰在用另外一種方式來證明一個論斷,世界是平的,互聯網、物流和全球化大市場把各個國家的經濟血脈緊緊相連,誰都不可能輕易從這場危機中抽身而退。
現在對世界各國來説,選擇只有一個,那就是聯手對國際金融體系和世界經濟秩序進行手術,只有切除那些不合理制度留下的病根,全球經濟才能真正有康復的希望。倫敦金融峰會尋求危機的應對之策,在協調宏觀政策,改革國際金融體系的同時,也應該對防止保護主義拿出實質性的計劃和方案。
責編:劉岩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