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突圍(2009.3.16)

2010年02月24日 16:02  節目文稿 我要評論

  

進入2009年,國際油價仍然沒有多少起色,圍繞著3、40美元一桶的低位區間,上下起伏,從去年7月創歷史記錄的147美元一桶,到現在,油價已經整整跌去了100美元,石油市場遭到了金融危機當頭一棒,而曾經被人們給予過無限希望的那些新能源企業,在這場油價跳水中,有遭遇了什麼樣的命運呢?

新能源企業遭遇了怎樣的命運?

    在浙江海鹽的一個乳化油生産基地,由於長久沒有生産,車間的設備已經銹跡斑斑,但是和現在這種狀況形成巨大反差的是,2004年,這種被大家稱為“水變油”的乳化油卻火遍了全國,而當時隨著國際油價的節節攀升,水變油幾乎就是一個財富神話,浙江金倫也僅用三個月時間就建起了這個生産基地。
    原金義集團副總經理黃文善:“每噸掙800元利潤,我們每年生産30萬噸。”
    照這樣推算,如果每年生産30萬噸乳化油,利潤就是2.4億元,利潤空間如此巨大的乳化油,究竟採取的是什麼技術呢?
    清華大學熱力工程系教授周雁:“乳化油實際上就是油包水,讓油把水包起來。”
    乳化油是在石油提煉後剩下的重油中,添加一定比例的水,經過乳化處理後,成為一種新燃油,在國外,乳化柴油已有80多年的使用歷史,在我國也廣泛應用於陶瓷廠、玻璃廠、電廠、賓館、汽運和海運,在國內,每年柴油的需求量是八千萬噸,如果都使用乳化的柴油,既解決了燃燒柴油帶來的污染問題,每年還能為國家節約柴油1000萬噸,價值人民幣500億元,那麼面對如此廣闊的市場,浙江金倫曉霖能源開發有限公司的乳化油項目為何一敗塗地呢?
    周雁:“出的油品(質)還是不太好。”
    浙江金倫能源開發公司的乳化油項目一上馬,就遭遇了技術和市場競爭的雙重挑戰,由於乳化油的技術很難把握,加上在這個領域國家沒有一個技術標準限制,在乳化油生産過程中,添加多少水,企業自己決定,有的企業為了追求更高的利潤,甚至添加水的比例高達30%,使得乳化油的質量不能保證,市場變得十分混亂,很多有需求的企業和個人寧願花更多的錢去買柴油,而不敢去買乳化油。
    記者:“沒有正規的試驗過,直接投入市場,效果怎樣?”
    浙江金倫曉霖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海鹽分公司負責人王金松:“不怎麼樣,點不著火。”
    記者了解到,工廠每天必鬚生産500噸乳化油才能保本,但長期處於邊實驗邊生産的狀態,即便是在前幾年油價一路攀升的情況下,也是基本上是只有投入,沒有産出;現在油價一路暴跌,更是沒有人在關注這樣的項目,債務越來越大,銀行也貸不到款,最後連流動資金都沒有了。
    王金松:“07年8月份,連材料都買不起了。”
    剛才我們看到,浙江的這家新能源企業,看中了乳化油的美好前景,興衝衝建起了工廠,但是由於技術不過關,加上市場無序競爭,最終銷聲匿跡,記者也了解到,目前各種石油替代技術當中,最成熟的還數從動植物油脂中提煉生物柴油,污染小、原料可再生、熱值高,也被稱為“綠色柴油”,國內有不少企業都把錢投在了生物柴油項目上,那麼這些企業的日子又過得怎麼樣?一起看看記者在青島的調查。
    胡諒倫,是青島城陽區廣源發生物柴油廠的負責人,記者採訪時,他正為廠裏的停産而著急上火。
    青島廣源發生物柴油廠董事長胡諒倫:“很著急,這麼些設備投資這麼大,都停在這,但從目前來看,我著急也沒有辦法。”
    在這家生物柴油廠,記者看到,佔地80多畝的廠區冷冷清清,車間外的院子裏,豎立著大大小小的各種各樣的成品油罐和原料油罐,整個廠區已經看不到工人的身影,在這些油罐旁停放著許多運送油品的罐裝車,從這些車擺放的位置可以看出,已經停在這裡長時間沒有使用了。
    青島廣源發生物柴油廠經理劉振德:“30多輛車,現在也都沒事,現在都停下了,因為進不來原料,也出不去成品油。”
    採訪時,胡諒倫告訴記者,他們這個廠已經停産快一年了。
    胡諒倫:“糧食也在不斷的漲價,所有豬的大油也在提高價格,甲醇也在提高價格,從目前的角度我們是做不了,如果做下去企業還是要虧損的。”
胡諒倫一直從事煉油行業,2002年他開始研究用豬大油的下腳料、以及棕櫚油煉製生物柴油,産品質量已經達到國家相關標準。
    胡諒倫:“當時豬大油的價格又比較便宜,資源也比較多。”
    胡諒倫認為,生物柴油不但原料比較豐富,而且在環保上也有著其獨特的優勢。
    胡諒倫:“它的尾氣排放是個零,在環保上完全是過關的。”
    2006年7月,胡諒倫投資一千多萬元建起了現在的生物柴油廠,年産能力達到10萬噸,最初因油品價格低、質量可靠,很快便接到了大量的柴油訂單,但接下來發生的事,卻讓他始料不及。
    胡諒倫:“糧食漲價,甲醇漲價,主要是漲價問題。”
    投産不到半個月,庫存的30多噸豬大油、棕櫚油等原料被用光,後繼的原料補充不上來,剛剛開始運轉的生産線只好停機,採訪時,胡諒倫告訴記者,豬大油價格從原來的每噸2500元,猛漲到每噸8000多元,而當時柴油的價格只有每噸7850元,遠遠低於原料的價格,進入2008年下半年,國際油價在7月份創出147.25美元每桶的歷史高點後更是一路狂瀉,進入2009年,跌到了40美元每桶以下,現在的柴油價格每噸只有5000多元,成本飚升,産品價格暴跌,兩頭的擠壓讓胡諒倫難以為繼。
    胡諒倫:“只能停了,沒有別的辦法。”
    在青島,為此發愁的不僅僅是胡諒倫,辛華鵬,是青島最早涉足生物柴油研究和生産的,他的青島綠諾新能源公司在青島也小有名氣,現在他在青島和濟南各建了一個生物煉油廠,但目前同樣也遇到缺少原料和産品價格暴跌的困境。
    青島綠諾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辛華鵬:“這已經停了3個多月了。”
    記者:“你們現在大概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
    辛華鵬:“現在情況比較慘,工人暫時都放假,等到合適利潤空間時候再開始做。”
    2004年辛華鵬開始批量生産的時候原料是1800元一噸,最便宜的時候1600元一噸,但是現在原料的價格漲到了接近5000元每噸,而柴油的價格每噸只有5000多塊錢,在辛華鵬的工廠,記者看到,因為沒有生産,整個車間顯得靜悄悄地,生産的油罐發生器上、儀錶盤上、辦公桌上都佈滿了厚厚的灰塵,每個星期辛華鵬都要從青島來濟南的廠裏看上一次,面對著眼前閒置的設備,面對著空蕩蕩的廠房,辛華鵬説自己感覺自己的心裏也是空蕩蕩的,因為,這裡投入了他全部的心血和財力。
    記者:“你現在是一個什麼心情?”
    辛華鵬:“無奈,很沮喪,沒有辦法。”

  

責編:劉岩

聲明: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所載視頻、文章、數據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邊看邊聊

登錄 | 註冊

內容 

驗證碼: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