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凱航空股權之爭,民營航空公司捉襟見肘,舉步維艱,雖然春秋航空公司和吉祥航空公司宣佈了贏利的消息,但看到2008年的贏利數字,春秋航空和吉祥航空笑不起來,區區一兩千萬元的利潤,卻都是靠竭盡所能的壓縮成本和返還的基建基金得來的。
中國民航大學經濟貿易系主任鄭興無認為,國家出臺的“非公36條”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非常正確,如果能再出臺配套的具體政策來落實,就能避免目前差別對待的做法,營造公平競爭、良性發展的局面。
民營航空“緊急迫降”
(主編:周人傑 記者:李錦 攝像:張明、樊金峰)
昨天,奧凱航空公司恢復了天津飛往海口的航班,3天以後,這家公司還會恢復天津到杭州、合肥等地的五個航班。雖然,奧凱航空此前的航線和航班至此將全部恢復正常,但作為中國第一家民營航空公司,奧凱的停航事件還遠未結束。去年的12月3日,奧凱航空董事長王均金向民航總局華北局提出停航申請,理由是不能承擔安全責任。隨後民航華北局立即向奧凱下達了停航令——12月15日起,奧凱所有客運航班停飛一個月,然而,真正的停航早在12月6日就已經開始了。
奧凱航空停飛的真正原因何在?
奧凱航空主動申請停航的消息一經傳出,由於擔心難以收回資金,多家機場拒絕再為奧凱的飛機加油,拒絕提供登機廊橋等相關設備和服務,奧凱航空走投無路,被迫於2008年12月6日提前停航,一時間關於奧凱破産甚至整個民營航空業即將崩潰的傳言瀰漫開來,奧凱公司內部也陷入恐慌,甚至有部分員工開始收拾行李離開公司。
奧凱航空公司原總裁劉捷音:“3號開會,4號文件一齣,5號那一天飛機就飛不動了,走到哪都是逼債的,你知道任何一個航空公司,它都有一些應付賬款的,不是現付的,那麼你突然停了以後,就把本來一個月以後,甚至按計劃還可以晚付的一些錢,都集中在同一天了,就扛不住了。”
劉捷音是奧凱航空的創始人,但不是股東,停飛以後,他已經被董事會罷免了總裁職務,記者聯絡了目前奧凱的實際掌控者大股東王均金,王均金是均瑤集團的董事長,2006年他收購奧凱公司大股東北京奧凱交能公司的股份,從而間接控股奧凱航空。
均瑤集團董事長王均金:“我入主奧凱的時候,反正是沒錢了,連租飛機的錢都沒有了。”
記者:“這次是你主動申請停飛的?”
王均金:“是主動申請的,你如果被責令停飛那就被動了,不是你想申請就申請恢復,主動申請停飛,暫停,暫停想恢復,只要理順責任體系,調整好造血功能,資金再輸入,你失血了,失血過度本身就是運轉不暢再加上責任體系沒有落實,他能否再運轉,我挺擔心的。”
2006年3月,均瑤集團通過控股奧凱航空第一大股東奧凱交能的方式,間接控股了奧凱航空,這個大股東主動申請停航,也就讓奧凱航空失去了收入來源,無異於自己給自己一個大耳光,一時間,均瑤集團的反常舉動在外界引發了種種猜測,奧凱航空內部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停飛真正的原因是什麼?記者也到奧凱航空位於天津的大本營一探究竟。
經過50多天的整頓過後,奧凱航空被批准于2009年1月24日復航,奧凱的運營基地設在天津舊機場旁邊的一座小樓裏,記者來到基地的時候,晚上的航班機組也剛剛回到公司,而王均金目前最關心的則是客座率是否恢復到以前的水平。
王均金:“1月23號下午進電腦賣,24號開飛了,銷售時候太短了。”
奧凱航空公司運行總裁何躍成:“第一天去的時候,62個乘客,回來是50幾個乘客。”
在均瑤集團的辦公室裏,王均金告訴記者,奧凱航空走到停航這一步原因是相當複雜的。
王均金:“真的是刮骨療傷,因為有安全隱患,沒有建立責任體系。”
王均金告訴記者,1991年均瑤集團開始承包溫州到長沙的航線,目前均瑤旗下有全資的吉祥航空公司,並控股奧凱航空,同時參股鷹聯航空,以上海、天津、成都為基地成品字形佈局,本來可以大展拳腳,然而在奧凱航空公司,自己是大股東卻拿不到管理權。
王均金:“我落實不下去,責任沒有到位,那當然有安全隱患,第二,失血過度,你想一個人天天出血然後最後大出血,他五臟六腑能運作嗎?”
王均金一直認為公司的經營有問題,沒有找準自己的模式,所以虧損嚴重,首先在經營方式上和總裁劉捷音産生了分歧。
王均金:“你做得好就繼續經營,那你做的不好,那我可能我有我的考慮,你有你的考慮,股東還是講回報,不能把公司搞死掉。”
劉捷音告訴記者,罷免自己的職務前後共進行了三次,這是股東們對公司管理權的爭奪過程,一方是董事長王均金,一方是另外四個股東。
劉捷音:“我聽這個的,那個要把我拿下來,我聽那個,也要把我拿下來,我現在跟那四家股東意見比較一致,那王均金他就要罷免我,所以我聽誰的,都要被罷免。”
之所以出現管理權的爭奪是因為公司股東之間沒有理清股權關係,劉捷音告訴記者,爭論的焦點是公司辦公樓的歸屬問題,奧凱航空在開始籌建過程中為了方便提前進行辦公,另外註冊了北京交能公司,以交能公司的名義買了辦公樓,並且投資引進了幾十名飛行員。
劉捷音:“王均金進來,他買的股份是交能的股份,他就認為這個房子既然在交能就歸他了,那麼這6千萬,他就不用出了,他可以把這個房子當成資産你們用,另外我們前期進的一批飛行員,二三十個飛行員,你要按照民航的價格,也值兩千多萬,所以這樣加起來,他就認為,這些東西、人都註冊在我的交能裏頭,房子也在交能裏頭,這就是我的資産。”
記者:“你覺得他説的合理嗎?”
劉捷音:“我認為不合理,因為這些錢全部是別的股東花的。”
奧凱的股東花錢給交能買了房子、招收了飛行員,均瑤集團收購交能在奧凱的股份,還要不要再支付房子和飛行員的資金?這些房子和飛行員到底算誰的資産?公司高層的股權紛爭逐漸公開化,甚至對簿公堂,因為感覺難以掌控局勢的發展,於是王均金採取斷然措施,申請停飛,所以造成了這樣一個誰都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王均金告訴記者,停航的原因很多,股權紛爭只是直接原因,真正目的是為了挽救奧凱不再繼續滑向深淵,而在之前公司經營資金鏈緊張,欠費太多,已經危機重重,難以為繼。
王均金:“原來做到什麼程度?航材送去修了,就拿不出來,送去修了就拿不回來就得借,就借高價,高租金來運轉,送去修就要給扣住,人家欠款不給你,不還給你,這都是很不正常的行為。”
作為曾經風風光光首航的第一家民營航空企業,在短短的三年多就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劉捷音提起被機場逼債、不讓起飛的往事,唏噓不已。
劉捷音:“你像5號,首先是飛機飛到珠海,後來我們緊急弄了一筆錢付給珠海了,在那裏趴了兩個多鐘頭,又飛到三亞,三亞又不幹,又弄了一筆錢給三亞,又才飛回來,就這樣,如果你現在重新讓我辦一個民營的航空公司,那我考慮再三,都不一定敢做的,原來也是膽大,也是不太了解這個市場環境,確實挺困難的。”
2008,民航業慘澹還是贏利?
揭開奧凱航空股權之爭的蓋子,我們看到的是民營航空公司捉襟見肘,舉步維艱的現狀,無獨有偶,與奧凱同為民營企業的鷹聯航空在去年年底因為欠費先後被多家機場制裁,東星航空甚至已經開始與國航的母公司——中國航空集團公司洽談出售股份,然而,就在民航業一片慘澹的2008年,卻有兩家民營航空公司宣佈了贏利的消息,它們賺錢的秘密又在哪呢?
在春秋航空公司,董事長王正華熱情地帶領記者參觀他們租的辦公樓,記者發現,因為是以前的老賓館,樓道裏面很黑。
春秋航空公司董事長王正華:“燈光不捨得開,還是有燈的,有燈就儘量少開一點。”
記者發現一個小房間裏擠滿了人在開會,王正華告訴記者這個是副總裁辦公室。
記者:“兩個總裁共用一個辦公室?”
王正華:“還有,三個人。”
記者:“三個總裁是吧。”
王正華:“這個是英語教員專門做負責培訓的,三個總裁擠在一起。”
為了緩解辦公室緊張的局面,每一個空間都充分利用上了,一個曾經沒有窗戶的儲藏室被改為主管服務的總裁辦公室,記者來到公司的運控中心,發現一個房間裏就放下了掌控十幾架飛機每天在全國飛行的各個工種和部門。
王正華:“前面第一排是放行的、氣象,後面是飛行調度,這個還有商務。”
記者發現,春秋航空的航班為了降低成本,想盡了各種辦法,春秋航空僅免費提供一小瓶水,並不提供免費的航空配餐,空乘人員還會像火車上的服務員一樣推銷各種小吃和公司的紀念品。
乘務員:“因為我們票裏面扣除了這些費用。”
記者還發現,春秋航空的飛機上沒有頭等艙,全是經濟艙,而且春秋航空的空乘人員自己打掃衛生,而不是請專業的保潔公司。
乘務員:“自己能幹的就幹掉。”
在地面上,也是想方設法,處處省錢,他們的飛機從降落到再次起飛,中間只停半個小時,比其他航空公司少一半時間。
王正華:“飛機只有在天上冒汗,它才有價值,所以我們是希望飛機飛的時間長一點。”
夏天每次乘客下了飛機,哪怕機艙裏達到50度,機長也會關掉給空調供電的發動機,這樣省油仍然不夠,飛行員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會不斷地增加飛行高度,春秋航空每年省下來的油錢就有3000多萬元,幾乎等於過去一年的贏利,王正華告訴記者,2008年雖然贏利了,但是這些錢都是從牙縫裏面一分一厘省出來的。
同樣宣佈贏利的吉祥航空公司走的正好是和春秋航空相反的道路,吉祥航空對準商務等高端客戶,他們賣的票經常要比別的公司價格更高。
王均金:“在市場定位上,瞄準不是旅行團上的越多越好,低價票上得越多越好,有些還是,我説低價票讓人家先賣,賣完了我們再賣,也是一個模式啊。”
王均金告訴記者,吉祥航空堅持走差異化的道路,不和其他航空公司正面競爭才能生存,吉祥航空為了達到比別人更舒適的乘坐服務,堅持租賃和購買的每一架飛機都是全新的,而且進一步對機艙進行改造。
吉祥航空公司市場處經理孫培蘭:“因為我們的後面是多拆了幾排的位子,每一排的間距會大,另外就是還有一個特色就是我們每一個經濟艙的位子,都是配了一個可調整的頭枕,像其他航空公司只有頭等艙才有。”
吉祥航空的財務部總經理李兵告訴記者,他們在提高票價的同時也在努力降低成本,他向記者介紹了他們最新的細化到兩萬字的成本控制管理方案。
吉祥航空公司財務結算部總經理李兵:“比如説我們在飛機靠廊橋的時候,我們既不用飛機的輔助動力系統,節約燃油,也儘量減少這個地面電池的使用,而是使用我們機場廊橋提供的電源,最大程度地節約燃油消耗。”
在飛行員的培訓上吉祥航空只能租用東航的模擬飛行設備,費用不菲,王均金告訴記者,吉祥航空2008年的財務報表已經出來了,經過2008年,賬面上還是實現了贏利。
王均金:“一千一百五十萬。”
記者:“這個錢從哪兒出來的?”
王均金:“哎呀,也是很可憐了,一個新辦企業政府有一些補貼,就是返還補貼,第二點也是民航這個08年下半年的基金返還這一部分。”
奧凱停飛只是冰山一角,民營航空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生存考驗
看到2008年的贏利數字,春秋航空和吉祥航空笑不起來,區區一兩千萬元的利潤,卻都是靠竭盡所能的壓縮成本和返還的基建基金得來的,回想4年前,奧凱航空首航之後,春秋航空與鷹聯航空也當年7月起飛,2006年5月,東星航空首航,4個月之後,華夏航空和吉祥航空也加入航線,看到民營航空隊伍迅速壯大,很多消費者當時還期待,一個效率更高、服務更好的民航市場能在這幾條鯰魚的攪動下誕生,可為什麼僅僅4年過後,這幾條鯰魚卻快變成鹹魚幹了呢?
王均金:“那國家注資,它本來是國有的資産,你民營可以國家注資,那你注資了以後,你就變國有了,你幹不幹?對不對?這就講的很清楚。”
奧凱董事長王均金告訴記者,目前股東和管理者的矛盾只是行業的表面現象,奧凱的停飛也只是冰山一角,真正的問題是金融危機條件下,民營航空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生存考驗,沒有國家的注資,資金鏈極為緊張的民營企業自己去融資又談何容易,劉捷音經營奧凱航空至今深有體會。
劉捷音:“人家銀行就説這個民營企業慎貸,新公司慎貸,航空公司慎貸,這三條都通不過,評審委員會,一審就通不過,一審就通不過。”
劉捷音告訴記者,國營企業佔據了各種資源優勢,虧損過後國家還能注資扶持,這對民營企業來説形成了一種衝擊。
劉捷音:“一個可以得到國家的注資,佔有很多的先天的這個資源優勢,有很多的融資渠道,可我們這個,得不到這些優勢,這些資源優勢,也得不到。”
民營航空公司雖然沒有要求國家為自己的公司直接注資,但是依然希望國家採取適當的扶持措施,出臺優惠的貸款政策以及在時刻、航線等資源的分配上給予的公平對待。
王正華:“那小孩,他消化不了你還都得熬點粥給他,是吧?菜要多切切細給他,這個社會才能一代勝過一代往前走,哪有現在這麼倒過來的。”
記者走訪了民航大學管理學院的鄭興無教授,他認為,當前民營企業面臨著資金、人才、政策等多種局限,再加上我國不能造大飛機,我們的成本比國外要高兩倍,而且航空本身很大程度上是商務、旅遊的派生服務産業,很容易受到經濟形勢的影響,所以在金融危機來臨時,民營航空業遭受的衝擊或許比想象的還要嚴重。
中國民航大學經濟貿易系主任鄭興無:“由於激烈的競爭,特別是由於經濟不景氣的這種情況下面,一批航空公司破産倒閉,它都很正常,只不過由於在我們國家內,從行政管理部門的這些政策上邊,對這些市場主題之間,不是平等看待的,就是説包括在航線準入,這個航班時刻的分配,包括在外界飛行員的,或者説台灣地區這些飛行員的引進上邊,也是採取這種,現在也是採取這種差別對待的這種做法。”
鄭興無認為,國家出臺的“非公36條”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非常正確,如果能再出臺配套的具體政策來落實,就能避免目前差別對待的做法,營造公平競爭、良性發展的局面。
鄭興無:“能夠公平地把它們作為這個公平的市場主體來對待,這就已經,比以前的這種差別對待,已經就前進了一大步。”
2009年1月24日,承載著人們複雜的情感,和更多的夢想與期待,奧凱航空的航班終於成功復飛,地勤人員向他們揮手告別,這一幕將成為民營航空業值得紀念的瞬間。
半小時觀察:把握好“國進民退”的尺度
春節之後,不少人發現最近的機票很便宜,除了由幾家公司聯盟把持的航線以外,人們經常能夠買到五折以下的機票。國際、國營、民營航空公司之間的競爭激烈,加上金融危機的影響,共同造成了現在的結果,不管怎麼説,消費者還是從中得到了好處。
有人把中國航空業的三大巨頭和幾家小民營航空公司的關係比做老鷹和麻雀,這個比喻很貼切,但是和自然規律不相符的情況是,中國的老鷹在數量和規模上卻遠遠大於麻雀。這當然就不能稱之為一個健康平衡的生態環境了。
看上去麻雀們的麻煩都是自己造成的,比如奧凱公司完全是因為內部的股權結構有問題,各方權利義務不清,內部扯皮才造成險些關門的結果。內部問題不解決,環境再好它也不可能有一個良好的發展。但是這些只是問題的表面。如果航空領域所有的民營公司都舉步維艱,如果航空業面臨全面的“國進民退”,那麼人們就不能指望在這個領域能夠呈現出一個健康的公平競爭的局面來。
“國進民退”的現象現在不僅僅發生在航空領域,鐵路,化工,石油煤炭等很多重要的經濟領域都出現了這種跡象,尤其是一些開放時間較晚、開放程度較窄的領域。在這些領域,民營企業現在的狀況最多只能算是星星之火。保護這些星星之火,讓他們逐漸發展壯大,為中國的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奠定一個好的基礎,意義重大。
責編:劉岩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