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從傳聞茅臺要申奢,到近日被胡潤列入全球十大最值錢的奢侈品牌,以及最受富豪青睞的送禮品牌,雖然胡潤不是世界奢侈品協會,但茅臺的奢侈品頭銜已經刻在人們心中。那麼究竟茅臺入奢是好還是不好?這入奢的背後又是什麼呢?[詳細]
近日有媒體爆料被胡潤列為全球第四的奢侈品國酒茅臺成本僅40元,該計算方法是通過茅臺2011年中報計算得出的。貴州茅臺2011年中報顯示:高度茅臺酒2011年上半年營業收入高達84.879億元,佔公司酒類産品營業收入80%以上,營業成本則為5.528億元,營業利潤率80.68%,比低度茅臺酒和其他系列茅臺酒的營業利潤率都高,後兩者分別為77.84%和49.59%。
如按照高度茅臺酒營業收入84.879億元,和同期營業成本5.528億元比較,相差懸殊,營業收入達成本的15倍。而貴州茅臺公開的最近一次提價公告,是宣佈從2011年1月1日起上調出廠價20%,53度飛天茅臺酒出廠價為619元/瓶左右。如果説出廠價619元相當於每一瓶的營業收入,來除以15,計算出每一瓶營業成本,確實僅約為40元。
不過業內人士卻否定這種算法,“看起來40元成本可以確立,但因為有些成本、收入不一定是當季的,這樣算並不準確。
[詳細]
茅臺成為奢侈品並非一蹴即就的事,近年來整個白酒行業都在漲價,但茅臺無疑是漲幅最大的,53度飛天茅臺從2000年的200多元一瓶漲到目前的2000元以上,10年間售價漲了10倍,著實撒了一次酒瘋。
茅臺酒在2002年以前一直保持著較穩定的價格,其市場定位是大眾消費品,然而,從2002年開始,白酒價格開始全面上漲,2003年10月茅臺出廠價提高23%,為268元,2006年2月10日出廠價提高15%,為308元,2007年3月1日出廠價提高16%,為358元,2008年零售價已經突破700元,2010年價格翻番,而2011年又漲了55%,零售價超過2000元,這麼高的漲幅,顯然已無法用“成本説”來解釋了。至此,茅臺從價格上躍入奢侈品行列。
而茅臺集團名譽董事長季克良表示:“我從來沒有把茅臺定義為奢侈品,我們的價格,遠遠比不上動輒幾千上萬甚至十幾萬元的紅酒和洋酒,就現在中國百姓的消費水平而言,只要不是天天喝,是消費得起茅臺酒的。”
2011年底,國酒茅臺向世界奢侈品協會申請“奢侈品資格”,一時間坊間鬧的沸沸颺颺,11月,有消息稱世界奢侈品協會已經證實,由於“茅臺申請奢侈品資格”的傳播造成的負面影響,茅臺與世界奢侈品協會的接觸暫時停止。
反對者認為茅臺酒價格一路飛漲,最高價格已突破2000元大關,在此時刻又申報奢侈品品牌,茅臺一旦取得奢侈品資格,難保不水漲船高,身價倍增,再陷進新一輪的漲價狂潮。而作為中國白酒一哥的茅臺一旦領漲,其他白酒品牌就會一窩蜂跟上。對於老百姓而言,想喝酒就要掏更多的真金白銀了。
而客觀上説由於消費習慣的不同,茅臺酒難以融入西方主流生活方式,國際市場對茅臺酒的認可度還是偏低,茅臺酒真正的消費者很少。最終,申奢一事被茅臺暫且放下。
價格一路飆升的茅臺酒已經超出尋常百姓的承受範圍,客觀上淪為變相的奢侈品。上海市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上,多位人大代表建議公款消費不準喝茅臺酒。“動輒兩千多元一瓶的茅臺酒已經‘變了味’,不再是普通的白酒,老百姓對此議論紛紛、意見很大。建議上海&&在公款消費中明確禁止喝茅臺,各級糾風部門也應把禁止喝茅臺列為檢查內容,像禁止消費卡一樣予以查處。”上海市人大代表史秋琴説。
在人大代表放言“禁茅”的第二天,貴州茅臺股價跌5.98%,盤中觸及近期低點175.66元,市場曾解讀為茅臺股價因此受挫。根據國泰君安證券的分析,近期白酒終端價出現調整,主因在於節前促銷及經銷商資金回流,雖短期會影響投資情緒,但其高價差將保證高檔白酒2012年40%以上業績增長相對確定。而日前,貴州茅臺發佈去年業績預告稱,受益於産品銷量與價格增長,貴州茅臺預計2011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65%以上。公司2010年度凈利潤為50.51億元。
茅臺公告業績的預增,使得券商重燃茅臺酒提價預期,茅臺已經不是普通百姓能消費得起的白酒。另外,茅臺的“饑渴營銷”策略,限量銷售導致的“斷貨、缺貨”不斷上演,同樣茅臺的價格也會在這種饑渴的營銷下不斷上漲,業內人士預計,茅臺2012年漲至3000元沒有問題。到時,茅臺奢侈品的資格便再毋庸置疑。
茅臺的奢侈品之路並不平坦,之所以茅臺入奢引起如此之大的坊間風波,人們質疑的並不是茅臺,而是因為支持茅臺業績的主要渠道是“公款消費”,如果沒有公款消費這一説,茅臺作為中國本土的品牌,要列入國際奢侈品的行列,那是中國人的驕傲和榮光,人們更希望的是茅臺成為奢侈品能夠改變喝的不買,買的不喝的怪現狀,為降低三公消費作出一份貢獻,這樣的奢侈品才是國人最需要的。
原因有三:一、胡潤的評定是在中國市場,參與評定的是中國的富豪代表,金融危機以後國內對奢侈品的關注都集中在中國茅臺的入選,這也是中國色彩非常濃厚的一個特徵;二、公款的社交文化對茅臺酒的需求形成了茅臺的品牌效應;三、茅臺的體系較小,確實生産方面非常有限,而且時間經歷的越久越有升值的價值;另外,胡潤這次的榜單上奢侈品的排列的根據是人們消費的偏好,某種程度上是完全把奢侈品看成是一個帶有金融屬性的投資品,所以茅臺排在第四位確實是有一些過高評價的因素在裏面。 [詳細]
“喝的不買,買的不喝”,送禮的茅臺多是送給了有權的人,這麼看,茅臺漲價加重了很多沒有權的人,多是老百姓的送禮負擔。可是送禮作為一種交易,它是有價格的,一千元禮品辦一千元錢的事,一萬元禮品辦一萬元的事,送禮送的是價格或價值,什麼煙什麼酒不過是等價物概念上的工具罷了。
作為一種商品,奢侈品的形成應遵循市場定位、依賴品牌積累,而不是挖掘公款消費的潛力。如果失去公款消費,茅臺依然能憑純粹的市場行為躋身奢侈品行列,這也未必是什麼壞事。
中國品牌能夠入奢侈品排行榜,是中國新富階層消費的成熟化的體現。他們拋棄了過去富豪們一味的崇洋媚外,開始有了更為理性的選擇,更樂於為中國的精品買單。高懸于榜單之上的茅臺,是世界版圖上一張黃皮膚黑眼瞳中國人的臉孔,而榜單背後,是正在通過努力富裕起來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