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92

往期回顧

法院受理喬丹侵權案 本土創新更待何時?

“喬丹”之爭意義非凡 本土體育品牌亟須創新

    3月1日,北京法院受理了美國喬丹訴訟中國喬丹的名義侵權案。本土體育品牌受到國際明星姓名權侵權起訴尚屬首例,在各大媒體爭相報道的硝煙滾滾中,我們應如何回歸理性看待此事?本期公司調查與你共同關注喬丹侵權案最新進展。 [詳細]

最新進展

喬丹告“喬丹”一案已得到法院受理

    美職籃球星喬丹狀告喬丹體育一事有了最新進展。

    邁克爾•喬丹法律顧問的發言人剛剛對中國網絡電視臺表示,2012年3月1日,法院已受理邁克爾•喬丹對喬丹體育股份有限公司提起的訴訟。但是具體是哪一家法院受理此案,該發言人稱暫不便透露。

    就在2月29日《證券日報》消息稱,北京地方法院未受理此案,原因是喬丹在中國沒有唯一指定性。

    而消息人士透露,此訴訟可能會轉至上海地方法院進行,邁克爾•喬丹法律顧問的發言人對這一消息未予置評。

    邁克爾•喬丹本人則表示:“我認為中國消費者的權益應當受到保護、不應被誤導,他們應該對其購買的商品具有清楚的知情權。”他將採取這一行動旨在保護他的姓名權和品牌。

    一位不願具名的律師告訴中國網絡電視臺記者,不同法院根據自己對法條的理解不同,會出現在一地不受理而在另一地受理的情況。 [詳細]

記者追蹤

作為我國本土體育品牌,這場官司糾葛對喬丹體育來説意味著什麼?

本土體育品牌正進入調整期

    那麼,國外明星起訴我國本土體育品牌,是否意味著我國本土體育品牌在國際上具有一定影響力?

    “如果喬丹中國規模過小不足以引起籃球明星邁克爾喬丹的注意”,張慶表示,這個案例對於中國體育民族品牌來説意義非凡,同時,喚起本土體育品牌對於商標和姓名權的法律意識。

    張慶認為,未來三五年將是一個本土體育品牌大浪淘沙調整的過程,我國本土體育品牌相應品牌集中度在未來將不斷加強。

[查看全文]

是自主創新的時候了

    行業是産業的一環,從産業鏈的角度看待一個行業的發展或許更令人信服。

    我國本土體育品牌存在三大頑疾:口號提得多,承諾兌現少;贊助廣告行為多,跟消費者深度溝通互動體驗少;渠道開拓積極,終端零售體驗設計少,尤其是消費者忠誠度的培養,顧客關係管理方面較落後。

    造成以上頑疾的原因,是由於國內體育産業缺乏上進和創新。“許多體育品牌把體育完全當成生意來做,主要從生意的角度看問題,忽視了為消費者創造精神價值的思維角度”。

[查看全文]

走出國門為時尚早

    當CNTV記者提及我國本土體育品牌李寧和安踏的商標權在某發展中國家被搶注的現象,張慶表示,站在商業的角度看並不奇怪。“business is business (生意就是生意)”,如果自身缺乏法律保護意識,對市場不重視、不專業便會給投機者留下空隙。但反過來,合法經營又會刺激企業不斷增強自己的競爭力,“有時候不能完全由情感來代替遊戲規則”。

    張慶表示,現在還不是本土體育品牌急於走出國門的時候。中國市場大,潛力大,把本國市場做好並不容易。一個國家有多少拿得出手的品牌能夠行銷全球,也是體現國家軟實力的標誌之一。同時,本土體育品牌要走向國際在一定程度上還需依託綜合國力和軟實力。

[查看全文]

    3月1日,北京法院已經受理了此次跨國名人姓名侵權案,這給了喬丹體育乃至其它本土運動品牌一次警示。面對市場變局,國産運動品牌需要由以前的單純靠品牌宣傳拉動轉向拳頭産品推動,對龐大的産品線進行聚焦,集中精力做好某種品類、某個類型甚至某一産品,形成與其他品牌的明顯區分,用自己的王牌産品在市場上説話。

    説到底,只有品質優秀、特色鮮明的産品,才能在消費者心中留下良好的品牌體驗與深刻的印象,這才是品牌長盛不衰的根本。

事件背景

    北京時間23日淩晨,籃球傳奇人物邁克爾喬丹通過美通社宣佈,已經向中國法院起訴中國運動服和鞋類生産商喬丹體育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喬丹體育)涉嫌侵犯其姓名權,喬丹表示對“喬丹體育”甚至侵犯其孩子的名字,深感失望,並表示起訴“這並不是錢的問題”。 [詳細]

喬丹vs喬丹體育
1.在喬丹狀告喬丹體育事件中,你支持哪一方?
A、支持美國球星邁克爾喬丹
B、支持中國喬丹體育
C、路過,打醬油

媒眼

本土運動品牌 靠什麼和國外品牌PK

    部分本土運動品牌遭遇“成長的煩惱”,不僅是李寧公司,其他一些知名運動品牌也遭遇了類似的發展瓶頸,銷售放緩、利潤縮水、成本上升、過時産品積壓嚴重、競爭日趨激烈等等。另外,産品嚴重同質化、低端産品相對過剩、高端市場久攻不下也是擺在本土運動品牌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經濟日報

錢體育:喬丹鬥喬丹

    借雞下蛋的做法,在中國體育營銷市場不是沒有先例,比如361度就曾經名叫“別克”。可是當品牌真正走出地域局限,有志於朝向全國性甚至更廣泛區域發展時,就必須放棄投機取巧。當安踏、李寧、特步、361度、匹克們,在品牌建設和個性塑造過程中投入巨大成本,通過各種廣告、贊助、宣傳、市場活動等來疏通渠道和提高知名度時,借用“喬丹”這個名字,也許能節省掉很多市場營銷的品牌經營成本,但是長久下來,尤其當經營者不再僅僅追求短期利益時,“品牌原罪”終將爆發。

—金融時報

理性看待飛人喬丹狀告中國喬丹體育

    眾所週知,“喬丹”品牌自2000年起,便在中國進行註冊與經營,其間,中國喬丹體育經過一定的積累,品牌的成長有目共睹,並且在過去的幾年間,其多次支持過在國際有影響力的體育賽事,該公司還于2010-2011年在美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NBA)賽場投放場邊廣告。而作為目前NBA球隊的老闆,喬老爺子不可能在這麼長時間裏對此品牌存在不了解,又為何在喬丹體育IPO過會之際,才提起所謂的姓名權保護,這難免讓人質疑其真實目的。

—漢網

微博熱議 更多

版權聲明

中國網絡電視臺原創策劃,歡迎轉載或報道,請註明出處。
記者:仲昭舉 李德尚玉 責任編輯:李德尚玉

聯絡我們

如果您有線索,請發送至以下
郵 箱:jingji@cntv.cn
官方微博:http://t.cntv.cn/jingji

  往期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