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2010年06月10日 09:09 人民日報 我要評論
宋嵩 繪
景區消費“富貴化” “還湖於民”走了樣
西湖名勝該不該“會員制”?
新華社記者 謝雲挺 方列
核心提示
高檔會所擠佔西湖景區,許多名勝古建“可望而不可進”,市民可以不花錢“信步”的地方越來越少,景區消費出現“富貴化”趨勢。政府傾力打造的“大眾西湖”為何走了樣?
名勝故居成“會所”“餐廳”
實行“會員制”,僅在位置未滿的情況下接待非會員賓客
在浙江杭州西湖邊南山路上的“1917花園餐廳”,原來叫“膺白樓”,根據民國初期名人黃郛的別墅舊居改造而成。
路旁車水馬龍,人流熙攘,園內卻是一片清靜,記者好奇入園探訪。
一位男子示意記者止步,“這是會員餐廳,平時不接待遊客。”記者以“想來訂餐”為由得知他是這裡的總經理張某。據了解,這家餐廳實行“會員制”,僅在位置未滿的情況下接待非會員賓客。
張某領著記者進入這幢別墅。內部裝飾富麗堂皇,但看得出柚木地板、實木樓梯和紫檀扶手等都是當年的舊物。
“這裡只有包廂,每位最低消費600元,不含酒水。”張某説,燕鮑翅是這裡的主打菜。
位於環西湖孤山南麓的俞曲園紀念館,是由晚清著名學者俞樾的舊居俞樓改建而來,有“西湖第一樓”美譽。院內假山疊石、亭臺樓閣,一應俱全。
目前,遊客只能止步于前廳觀看俞樾的生平、學術成就等圖板、資料介紹,不能上樓和進入後院參觀。據服務員介紹,這幢舊居已被個人租用,只有白天開放前廳,每天17時後連前廳也要關門謝客。
著名作家金庸先生早年建造的“雲松書舍”坐落在風景秀麗的靈隱路上。1996年11月,金庸將此書院捐贈給杭州市政府。記者了解到,現在“雲松書舍”要向遊客收取每人5元的門票,每到16時30分,就關門謝客,成了少數人觥籌交錯的“樂園”。
記者環湖探訪,南山路上的“採蝶軒”已變身私人“會所”。北山路上的“菩提精舍”,門對西湖,背靠葛嶺,雕欄黛瓦,中西合璧,風景獨步湖上。它原是民國早年24名滬杭居士紳商籌款建成的修行佛法之地,如今已成某大集團企業形象的一張名片。近在咫尺的北山路60號,曾是唐代古寺招賢寺大殿所在地,民國時期曾先後是豐子愷、林風眠的寓居地。如今卻成了一家經營高檔私房菜的“大宅門”餐廳。
記者發現,眾多主景區中的高端特色“會館”,多有花園、長廊、花池、假山。它們大多通過租用的方式“寄居”在環西湖的名勝古建裏,遊客只能望而卻步。
“大眾西湖”被擠佔
西湖改造來之不易,許多單位和個人都做出了犧牲
記者了解到,杭州市對保護西湖風景名勝和美化西湖環境十分重視。2002年,市委市政府把“建設環湖綠地,實現還湖於民”列入為市民辦的十件實事之一,排在首位。前幾年,杭州投入數十億元鉅資進行綜合改造和保護,遷走了大批佔用環湖地帶的單位和住戶,拆除了阻隔遊人視線的房屋與高墻,並推進“西湖西進”計劃,基本達到了300年前西湖的面積。
一些曾經參與西湖改造工程的幹部説,“大眾西湖”來之不易,許多單位和個人都做出了犧牲,有一些還是世代就在西湖邊生活的家庭。但現在卻發現一些舊居古宅及周圍草坪和花園,又被一些企業、單位和個人“圈”回去了,而且此風日盛,佔據的地方越來越多。
60多歲的杭州市民張亮不解地説:“過去還能進的一些名勝古宅,現在,老百姓只能隔門瞄望。”
據了解,這些會所普遍設置了最低消費,一般每人最低500元,如果加上15%的服務費、酒水飲料,一頓聚餐消費常常要上萬元。
記者從杭州市政府和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了解到,改造後的西湖景區全天候對外開放。對於景區一些建築物和舊居的保護,過去的思路都是靠政府,但政府心有餘而力不足,現在一般採取招商洽談以租用方式進行保護,有關部門審核簽約時,都有嚴格的租用保護要求。比如,承租者不能改變建築風貌和結構,不能封閉必須對外開放,不能擅自改名叫某某會館,一些經營餐飲的不能設最低消費等等。
據一些不願具名的知情人士透露,在政府建設環湖綠地、實現還湖於民的改造過程中,一些財團老闆之間的爭湖爭綠爭美景之戰也在悄然打響,儘管有著諸多限制,但財大氣粗者仍趨之若鶩。景區一些地段較好的場所租金,以建築面積每平方米每天四五元的價格收取,好的地段租金更高。這些承租者大多實行“會員制”。
公共資源何時能共享
環湖景區沿線的個別“會所”,外人住一晚上要花1.78萬元
記者了解到,杭州市十分重視滿足普通遊客和百姓對西湖景區的低消費需求,要求景區內80%以上的消費場所應讓普通百姓能消費得起。但是正在悄然加速的西湖“富貴化”趨勢,還是引起種種議論。
一些市民説,西湖景區很美,市民可以不花錢“信步”,遊客也可以環湖遊覽眾多名勝古跡,走累了還可以在西湖邊上找個環境不錯的去處坐一坐、聊一聊、賞賞景、品品茶,如今這樣的去處越來越少。
一些群眾對環湖沿線做過初步調查,環湖沿線已有近50傢俬人性質的“會所”,雖然有些名義上不叫“會所”,行的卻是高檔“會所”之實。在環湖景區沿線的個別“會所”,外人住一晚上要花1.78萬元。
市民李國慶説,西湖是政府投鉅資改造的,花的都是納稅人的錢,它的每一寸岸線、每一塊綠地、每一處設施、每一處景觀,都是公共資源,理應讓市民和遊客共享。現在百姓不能進出的“會所”大量出現,剝奪了大眾的遊覽權利。
一些擠佔了西湖景區的人士則另有看法。
浙江金華的一位商人在西湖邊租了一幢民國時期的老房子,每年的租金100多萬元。他説,西湖作為著名風景遊覽勝地,需要眾多高檔的“會所”,“我不準備對外營業,只是找個地方招待客人。”
另一位“會所”負責人則説,在西湖開“會所”本身並非是為了贏利,主要為會員提供個性化服務,可帶來巨大的無形資産。
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范柏乃説,作為一個舉世聞名的旅遊勝地,西湖是大眾資源,其公共價值的最大化應通過全民共享得以實現。靠近環西湖的一線風光,必須還給遊客和市民,應當把已佔據在環西湖沿線的私人“會所”,逐漸轉移到景區外圍去。
浙江大學亞太休閒中心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樓含松認為,西湖不能脫離普通遊客和市民的消費層次。面對西湖日趨“富貴化”的趨勢,有關部門應及早警覺、有效應對。
責編:張恪忞
相關鏈結:
聲明: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所載視頻、文章、數據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