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2010年06月04日 10:33 中國證券報 我要評論
□中國農業銀行高級專員何志成
中國住宅市場很怪,一個個沒有土地所有權的住房居然能在短短幾年間上漲幾倍。北京很多真正的窮人這兩年都“被百萬富翁”了,原因就是房子。一套房改時作價兩萬多元的房子,現在價值兩百萬。住宅性商品房能夠被市場爆炒,原因很多,但最基本的原因可能有三條,一是流動性氾濫,負利率時代過長;二是土地使用權變革預期——絕大多數炒房人都認為,住宅建築的土地使用權會在到期後延期;三是全世界主要國家的房地産市場都具有金融屬性,尤其是美國,不僅可以炒房子,還可以炒房地産債券。這股惡炒風感染了中國。
當住宅被賦予金融商品屬性之後,當巨大的流動性無處宣泄時,房地産市場必然成為爆炒的對象,如果貨幣政策信貸政策一起向房地産市場傾斜,房地産的金融屬性會發揮的淋漓盡致。
虛擬金融市場是不講“價值觀”的,它只認市場,只認市場給出的價格,哪怕這個價格已經遠遠地背離了它的價值。房地産完全由市場定價的現實就是三部曲:排著隊追漲——一起觀望——然後瘋狂拋售。
有人到今天仍然不明白房地産是什麼?它是消費品還是特殊商品,它是社會保障還是投資品。眾説紛紜,誰都有理。
郎鹹平説,1998年開始考慮住房制度改革時制定的房地産政策是:商品房佔10%,分配性住房佔90%,結果到2002年大面積推行房改時忽然變成商品房佔90%,分配性住房佔10%,這個顛倒是房地産亂象的禍根。其實他錯了。如果按商品房佔10%,分配性住房佔90%來設計房改,根本不可能有房地産市場,更不可能有今天中國人的財富觀。原因很簡單,如果僅僅10%的富人擁有自己的住房,90%的房子都沒有産權,房地産市場的流動性將極差,甚至不會出現市場,老百姓也不會將住房與養老儲蓄相連。
聲明: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所載視頻、文章、數據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