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價格暴漲7倍 康美藥業囤貨3000噸被指責

2010年06月04日 10:20  21世紀經濟報道 我要評論

    “我第一次感覺,買三七像做期貨一樣。本來電話裏説好300塊一公斤,等我在路上的時候改成350元,結果到文山之後就變成了400元。”在昆明福林堂藥店工作的李俊説,三七的價格上漲太過離奇,他已經沒辦法進貨了,目前出售的都是去年的庫存。

    文山,中國最大的三七産地,距離昆明僅300多公里,行程4個小時。按照這樣的漲價速度,三七這個因具有活血化瘀功效而享有“金不換”稱譽的三年生草本植物,恐怕就是拿真金來換也買不起了。

    6月2日,在昆明菊花園藥材市場,三七的批發價已從去年同期的50元/公斤漲到現在的350元/公斤,價格漲了7倍。“4月份價格最高的時候,120頭的三七甚至要600元/公斤。”一位藥材批發商對記者説。

    而“120頭的三七”指的是每公斤三七大概有120個單株,頭數越多單株個體越小,生長時間較短藥效不明顯,價格也就比較便宜。頭數少的三七,價格還要高昂。

    一方面,市場價格高企;一方面,三七貨源緊張,不少廠商都為找貨爭破頭。但李俊認為,減産只是一小部分原因。市場大戶提前囤貨、批發時節借題炒作,才是三七價格暴漲的主要推手。

    三七價格的暴漲行情,已經驚動了國家發改委。近日,發改委價格司相關負責人就農産品炒作問題接受新華社採訪時表示,已派專人入滇、粵等地調查三七價格不合理上揚一事。

    暴漲疑雲

    上海蔡同德堂的藥品價格標簽一換再換。

    記者從藥店質量部獲得的一份調價單顯示,兩個月內,精製三七的價格從一克0.6元漲到了1.2元,翻了一番。

    “中藥材價格從三個月前開始大幅度上揚,漲的最厲害的是三七,其次是金銀花、胖大海和川貝。”蔡同德堂質量部的殷姓醫生告訴記者。

    “全國有1300多家三七藥劑企業,大部分企業已停産或處於停産的邊緣。”雲南文山苗鄉三七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余育啟告訴記者,除了成本飛漲之外,今年的市場供應量空前緊張,市場上的供應量連需求量的一半都不到,不少廠商是由於進不到貨而停産。

    由於是在當地自産自銷,余育啟的公司並沒有受到缺貨的困擾。他們將今年用於生産之外的剩餘三七齣售時,剛放出便被搶購一空。

    今年雲南全境大旱,當地政府曾將三七價格暴漲歸因于氣候造成的減産。

    對乾旱造成的具體影響程度,文山縣“七農(種植三七的農民)”張保民告訴記者,在正常的情況下,每畝栽種田地可收穫160公斤三七,而旱情嚴重的話收成則為100公斤,減産幅度在30%左右。

    不過,張保民認為,相對於氣候而言,土地因素對三七産量和栽種成本的影響更大。

    “三七是輪種藥材,其中的週期是30年,也就是説種完這一輪要等到30年之後才能再種。”張保民説,現在可以種植三七的土地越來越少,自己的種植地在400公里以外的紅河州,運輸成本和人力成本增加不少。

    儘管有這些因素,但記者採訪的所有收購廠商和藥廠均表示,自然條件問題造成的減産不是三七近期價格暴漲的主要原因。

    “三七是三年生草本植物,乾旱對幼苗的影響要等到2-3年之後才會顯現,並不是影響去年上市藥材價格的主要因素。”余育啟表示。李俊則認為,乾旱遠被外界誇大,“氣候因素對産量的影響大約只有20%左右。”

聲明: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所載視頻、文章、數據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邊看邊聊

登錄 | 註冊

內容 

驗證碼: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