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在日掀起"並購潮" 日媒炒作"中國欲買下日本"

2010年05月27日 16:02  國際在線 我要評論

  日本某港口,一艘嶄新的18萬噸級貨船正靜靜地停泊著。在有關簽約儀式上,它的原主人——日本一家首屈一指的海運公司的代表表情灰暗,心情複雜地注視著眼前這艘整裝待發的貨船。而它的新主人——中國民營企業五星環球的老闆則難掩興奮之情,因為金融危機讓他撿了個“大便宜”:由於貨船首家買主的資金鏈斷裂,他用一半的價錢便買下了這艘由日本著名的長崎佐世保造船廠生産、還沒來得及交付的貨船……

  以上是《世界新聞報》駐日記者今年3月親眼目睹的一幕。這本是中國企業在日本購買産品的一個個例,但在許多日本媒體的眼裏,這一幕卻相當刺眼。最近一兩個月,像“中國將買下日本!”、“日本企業倒在了中國人面前!”這類煸動性的標題,頻頻出現在日本媒體上。不過,一些日本民眾和中國專家認為,此類話題實際上是被日媒炒作和渲染出來的,背後則是日本一些媒體和國民的心態在作祟。

  中國人頻頻出手

  最近半年來,“不差錢”的中國企業在日本掀起了一系列並購潮,讓許多日本人心跳加速。日本上市公司、成衣業巨頭RENOWN公司5月24日發佈消息稱,中國山東如意集團將向其出資數十億日元,成為持股約40%的最大股東。雙方聯手後,山東如意集團獲得了RENOWN公司旗下的十多個男女服裝品牌,而後者則期望通過如意集團的注資來改善自身財務狀況。

  今年3月,中國比亞迪汽車公司宣佈將收購日本模具業巨頭荻原公司旗下的工廠。比亞迪希望通過這次收購能夠引入荻原公司在車體成型方面的先進技術,而荻原則希望借此削減過剩的生産能力。

  此前,中國蘇寧電器收購了日本有80多年曆史的LAOX家電零售商;東京本間高爾夫公司超過半數的股份被賣給了一家中國控股公司……

  與此同時,一些日本房地産商也開始把眼光放在中國人身上,專門為財大氣粗的中國買家舉辦各種房産推介會。5月初,日本某電視臺的專題節目報道了中國房産投資者一次研討會。當片中出現身處上海,手裏卻拿著日本高檔房産資料的中國投資者畫面時,主持人顯得甚為驚訝。

  近一段時間來,出手大方的中國遊客更是日本各大商場眼中的“香餑餑”,中文廣播、中文導購、外加可刷銀聯卡等一條龍服務,讓中國顧客體驗了和其他國家顧客不一樣的貴賓服務。

  “中國購買”實現雙贏

  一向都在兼併收購中國企業的日本企業,一時間反倒成了中國企業收購的對象,一些日本人顯然難以接受這種角色的轉變。有分析人士指出,日本正不安而又無奈地看著崛起的中國不久將取代自己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他們甚至擔心中國人會很快擁入到東京市中心,買下那些宏偉的建築物,甚至是戰略寶地。

  日本《追求》雜誌3月曾刊發了一篇24頁的特別報道,標題就是《中國將買下日本》。這篇文章一方面對中國遊客一擲千金的購物行為感到高興,另一方面又認為中國人搶購日本的戰略産業、房産和土地,使得“日本國家安全岌岌可危”。該雜誌以據説一家中國大企業試圖購買一個位於本州島和四國島之間的無人島為例,聲稱中國人想利用該島做什麼仍不清楚,但該島靠近日本和美國海軍基地,具有戰略意義。對於中國企業要購買日本無人島的報道,本報記者未能證實。

  就“中國購買日本”這個話題,本報記者採訪了一些日本人。加藤是日本某媒體中層管理人員,他對這個問題表現得比較豁達。他認為,中國企業來日本投資是件好事,日本政府增加了稅收,自身發展面臨窘狀的日本企業被收購後找到了新機遇,企業員工保住了飯碗,是一件對國家、對企業、對國民都有意義的事情,不值得大驚小怪。

  《世界新聞報》記者對加藤的看法深以為然。就拿日本著名家電零售商Laox公司來説,該公司近期發佈公告稱,自去年6月被中國蘇寧電器收購後,由於採取了一系列重組手段,2010財年企業預期凈利潤將達到2億日元(約合1466萬元人民幣),有望10年來首次擺脫虧損。繼今年4月在東京開設兩家新店的基礎上,該公司還計劃今年在中國開設3家新店。

  本報記者注意到,包括擁有最先進技術的許多日本企業目前都面臨著資金嚴重不足的問題,此前這些公司中的一部分雖然在中國開設了分廠,但是他們對技術交流與合作設置了很多壁壘,獨資企業或是合資企業中的技術關鍵部門也多由日方掌控。通過兼併收購日本企業,不僅可讓中國企業獲得相關先進技術,也有助於日本企業走出困境,實際是一種雙贏。

  英國《泰晤士報》曾援引一份調查報告報道説,2009年,中國對日直接投資雖然僅為300億日元(約合23億元人民幣),但是這一數字比前一年增加了4倍。

聲明: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所載視頻、文章、數據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邊看邊聊

登錄 | 註冊

內容 

驗證碼: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