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族肉”走俏到底為哪般

2010年05月26日 15:38  齊魯晚報 我要評論

  標榜“綠色”、“生態”的産品成為暢銷貨,價格也隨之水漲船高。吃東西怎麼有這麼多講究?究竟是怎樣的心態讓消費者在面對食品時不惜“揮金如土”?

  如今,市民吃東西越來越講究,豬肉要吃運動長大的黑豬肉、雞蛋要吃山林散養的雞下的笨雞蛋。標榜“綠色”、“生態”的産品成為暢銷貨,價格也隨之水漲船高。吃東西怎麼有這麼多講究?究竟是怎樣的心態讓消費者在面對食品時不惜“揮金如土”?

  濟南市民劉芳青經常購買一些“生態食品”,每次銷售人員都會向他介紹,産品完全是原生態生長起來的,不添加任何化學元素,完全不用擔心食品安全問題。每次聽到這些,劉芳青總忍不住買些做給孩子吃。劉芳青説,這些年,通過媒體爆出的食品安全事件太多了,好像身邊的每樣東西都不如過去安全。

  “菜、肉這些東西從生長到銷售,説不定哪個環節就出了問題,誰能保證吃到嘴裏的東西就是安全的?不敢仔細想。”為此,劉芳青一直在尋找通過原生態方式長起來的食品。

  和劉芳青有同樣心態的人很多,正因為如此,每斤40元的黑豬肉和每斤10元的笨雞蛋才會供不應求。山東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副院長林海分析説,市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發現吃的東西卻不太安全了。人們不了解食物的生産、種植、飼養過程,很容易片面地相信所謂“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的道理。

責編:張恪忞

聲明: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所載視頻、文章、數據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邊看邊聊

登錄 | 註冊

內容 

驗證碼: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