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材漲價波幅加大 醫院中藥價格被疑暗箱操作

2010年05月20日 13:56  南方日報 我要評論

  受天氣影響,最近藥材價格波動幅度較大,有百姓擔心看病成本是否會受影響。記者從廣州幾家三甲醫院、向醫院供應中藥飲片的企業了解到,遇到西南大旱藥材減産這樣的情況,如不漲價,企業勢必虧損,但藥價是個敏感話題,醫院受藥監等有關政府部門嚴格監管,出售的中藥飲片價格不敢輕易喊漲。

  醫院暗中操作漲價?

  雖然醫院表面上説不敢漲價,但有兩家三甲醫院有關人員也向記者坦言,通常醫院和中藥飲片供應企業在合作簽訂有關合同中,會就飲片價格調整進行註明。今年以來中藥材價格普遍上漲,其中漲幅最大的是産自雲南的三七,與去年同期相比,每公斤漲了近6-8倍。“這種情況下,價格怎麼會不調整”,但就暗中操作,例如換用質量檔次相對低一些價格也便宜些的藥材,具體不敢多説,“藥價關乎民生,太敏感了”,一位醫院人員如是説。

  廣東康美藥業有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受環境等因素影響,向醫院供應的中藥飲片價格會定期調整,“該升的就升”,否則企業會虧本的,當然有時價格也會調低。至於醫院給患者的中藥飲片定價是否也會上升,該負責人表示“這不屬於我們了解的範圍內”。

  價格太貴其他藥材來替代

  據介紹,藥材屬於“農副産品”,國內沒有統一定價,隨市場波動。中藥飲片的流通渠道主要是各個藥材公司去藥材産地回收藥材,然後自行定價,通過醫院、藥房或是直接賣給消費者這幾種渠道流向市場。通常,醫院對藥材收取的價格相對固定,而市民在市場上購買卻沒有統一標準、統一價格,質量、價格都可能差距很大。

  來自中國藥材市場網的業內分析表示,當藥材價上漲到消費者難以承受的地步,銷售終端或處方醫生會用其他中藥代替,最終終端少用,銷量下降。一旦銷量下降,價格肯定回落。例如三七作為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主藥,並非無藥可代替,試想作為消費者撿一劑中藥,光田七一味十克就要十元左右,一劑下來就要二三十元,患者難道不換藥嗎?消費者喜歡用中藥,一個因素就是價格便宜。此外,該業內分析,考慮到目前有廣東等地政府物價部門的介入,三七等藥材價格即便上漲,但會在比較保守範圍之內。

  南方日報記者 李劼

責編:曹樹彬

聲明: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所載視頻、文章、數據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邊看邊聊

登錄 | 註冊

內容 

驗證碼: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