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礦石進入季度定價時代 專家支招中國鋼企

2010年05月20日 07:44  新京報 我要評論

  在2010年快要過去一半之際,鐵礦石談判長協供貨的希望愈發渺茫,季度定價的輪廓日益清晰。

  以寶鋼和中鋼協為首的中國鐵礦石談判小組依然堅持統一口徑:長協談判仍在進行中。但業界人士已心照不宣,至少在今年之內,鐵礦石季度定價形勢難以扭轉。

  最新消息顯示,鐵礦石三巨頭期望將下一季度報價提高至160美元/噸,該報價比去年的長協價高出132%-176%。

  面對礦石價格的迅猛飆升,長協供貨是否還有生機?被稱為“全球最不賺錢”的中國鋼企該如何應對?被鐵礦石巨頭壟斷的定價權何時能夠鬆動?

  礦山強推季度定價

  三大礦山均放棄有40多年曆史的長期定價機制,就鐵礦石定價“長協改短約”形成統一戰線。

  5月6日,全球最大鐵礦石生産商巴西淡水河谷發佈今年首季財務報告,稱其已經與其全球所有鐵礦石客戶達成了季度定價協議,今後所有合約礦都將按季度定價銷售。

  這是三大礦山中,首家公開聲明與所有客戶達成季度協議的礦業巨頭,而據淡水河谷所言,這些季度協議有長期的,也有暫時的。對那些不得不接受而又不甘心接受季度定價的鋼企來説,它們簽訂的就是暫時季度協議,以獲取鐵礦石供應。中國鋼企大部分屬於暫時之列。

  回顧年初至今,礦企的態度日漸強硬、鮮明。必和必拓是第一家站出來力推季度定價的礦企。1月20日,必和必拓宣佈該公司近一半的客戶已經轉向現貨市場挂鉤的短期議價銷售。這被業界視為必和必拓正在棄長協而去,而開始力推其指數定價、季度定價等“短期參考定價”體系。

  3月30日,必和必拓宣佈“已與大量亞洲客戶達成鐵礦石協議,以更為短期的價格協議取代往年的年度價格合同”。

  同日,淡水河谷相關負責人表示,舊的長協機制已經崩潰,淡水河谷也將採取季度定價模式。而淡水河谷在此之前,已向其全球客戶發去通知,稱公司決定自4月1日起以鐵礦石指數定價體系取代傳統的年度基準定價體系。合同週期從原來的每年簽署一次改為每季度簽署一次。

  去年因胡士泰受賄案吃了官司的力拓最為審慎,在必和必拓與淡水河谷都發出聲明後,也于4月10日宣佈,正在與客戶進行鐵礦石季度價格談判。

  至此,淡水河谷、必和必拓與力拓三大礦山均宣佈放棄有40多年曆史的鐵礦石長期定價機制,就鐵礦石定價“長協改短約”形成統一戰線。

  中國鋼企無奈妥協

  國內多數鋼企為生存,都與三巨頭簽署了“臨時協議”,以保證鐵礦石供應量。

  三巨頭佔據了全球鐵礦石海運量的70%,當它們同聲連氣一致力挺季度價時,相對分散的全球鋼鐵企業唯有接受。日韓鋼企隨後承認被迫接受礦山的新定價模式,但中國鋼企長久保持了緘默。

  事實上,為了保證生産,早在3月份淡水河谷向下游鋼企發出“通牒”時,就已有國內鋼企接受了這一定價模式。

  一位企業高層告訴記者,在現貨價漲到160美元/噸時,淡水河谷按季定價的指數價格還“沒有超過140美元”,因此這還屬於只有和淡水河谷有長協合同的鋼廠才能“享受”的“優惠價”。

  隨後,大型鋼企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默認了“臨時協議”的存在。一家大型鋼企高層説,目前仍在進口三巨頭的礦石,並以不定期的雙方約定形式確定價格。“約定價格比現貨價要優惠一些,但變化頻率比季度定價更快。”

  另一大型鋼企高層則表示,該鋼企現在與三巨頭的合作模式是“定量不定價”,以此模式保證鐵礦石供應量。

  始終態度強硬的中鋼協,在最新一次的新聞通氣會上,口風也有了微妙的轉變。“從鋼企面臨的實際情況出發,保證原料供應。為了保證生産進行,有的企業和三巨頭有一些談判或者達成一些協議,與行業要求並不相悖。”中鋼協常務副會長羅冰生如是説。

  中鋼協口風開閘,鋼企對這個問題也不再躲閃。在上周舉行的第六屆中國國際鋼鐵大會上,沙鋼、寶鋼“掌門人”均正面回應進口鐵礦石問題,確認國內多數鋼企都與三巨頭簽署了不同的“臨時協議”以暫度時艱。

  “每一個廠都(與礦山)有臨時協議。既有按照季度定價,也有一月一談的,否則鋼企怎麼生産?”沙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沈文榮 説。

  沈文榮還説,沙鋼集團目前已停止進口鐵礦石,這是因為礦價已經漲到了鋼企逢買必虧的地步,沙鋼目前的生産依靠早期庫存鐵礦支撐。他表示,如果礦價始終高位運行,沙鋼“寧願不生産或者少生産”。

  寶鋼集團董事長徐樂江則表示:“現在我們要生存,只有臨時結算。”

  供不應求矛盾突出

  一季度除中國外,全球粗鋼産量同比增長33.03%,中國也增長24.52%,造成鐵礦石供不應求。

  三巨頭強硬的底氣來自鐵礦石市場供不應求的現狀。而在第六屆中國國際鋼鐵大會上,國際鋼鐵協會主席羅卡直言:中國鋼企是全球最不賺錢的鋼鐵企業。鐵礦石繼續漲價將會侵蝕中國鋼企原本微薄的利潤。

  中鋼協副會長羅冰生日前接受採訪時,首度承認今年談判困難,一大主因就是“全球鐵礦石供不應求的矛盾突出”。

  一組數據最能説明形勢之嚴峻。2009年除了中國之外,全球粗鋼産量下降21.47%;除中國外的鐵礦石主要進口國均大幅減少了鐵礦石進口量,但中國當年粗鋼産量同比增長13.5%,進口鐵礦石6.28億噸,比2008年增加了1.84億噸。最終由於中國進口量大增彌補了其他地區大幅下降的態勢,所以全球鐵礦石供應總量9.39億噸,比上年增長5.4%。

  今年經濟復蘇,一季度除中國外,全球粗鋼産量同比增長33.03%,中國也增長24.52%,粗鋼産量如此全面、大幅的上漲,造成鐵礦石供不應求矛盾凸顯。

  這也讓三巨頭在面對中日韓歐美各方客戶都採取了強硬的“我説了算”的姿態。

  新日本制鐵(新日鐵)和浦項制鐵對季度定價也表示不滿,兩家公司都表示希望努力讓鐵礦石價格談判重新回到長協的模式,但“我們也清楚這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

  新日鐵會長三村明夫説,該公司目前仍在就鐵礦石定價與全球鐵礦開採商進行談判,但他的語氣間也透露出無奈:“沒有鋼廠喜歡現在的短期定價制度,我們的客戶也不喜歡,但真正的問題是,儘管我們不喜歡,我們又能做什麼?”

  季度定價未必長久

  分析人士認為,推進現貨市場定價機制是基於一種極其弱智的假設,也就是現貨價格會一直上漲。

  對於季度定價模式的長期走向,鋼鐵業內人士並不看好。歐洲鋼鐵工業協會總裁沃爾夫岡埃德爾認為,新的鐵礦石季度供應合同機制未必能長期維持。

  他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採訪時表示,18個月後,在合同談判中,礦商將開始喪失主動權。“我認為就礦商的實力而言,目前的情形不會繼續下去。從來不會只有一方永遠處於強勢,而另一方永遠處於弱勢。”

  國內鋼鐵業專家對此也表示認同,首鋼發展研究院原副院長戴國慶稱,中國鋼鐵産量像過去兩年那樣飛速增長的現象不會持續太久,未來一至兩年內,中國粗鋼消費很可能達到峰值。屆時鐵礦石市場供不應求的狀況將得到扭轉,中國鋼企在鐵礦石談判中的話語權有望加強。

  戴國慶判斷,今後,與中國市場挂鉤的季度定價將成為常態。他還表示,季度定價對中國鋼鐵企業未必是絕對的壞事,因為鐵礦石價格不會長時間單邊上漲。

  寶鋼集團董事長徐樂江認為,目前鐵礦石市場的供不應求失衡狀況只是階段性現象,市場之手會調節不合理的價格和供需現狀。“當上遊鐵礦石的漲價我們無法再轉移到下游的時候,行業自己面臨能否生存的問題,市場規律就會發生作用。”他認為,供求關係在2-3年內即可扭轉。

  徐樂江還認為,中國目前房地産政策的走向,將對鋼鐵行業構成風險,房市調控政策則會帶動連鎖反應,國內鋼鐵業“今年恐怕是上半年日子好過,下半年要往下走。”

  《華爾街日報》一篇報道認為,中國房地産市場或許會成為決定鐵礦石巨頭短期命運的一個重大因素。

  該報道引用分析人士的話説,推進現貨市場定價機制是基於一種極其弱智的假設,也就是現貨價格會一直上漲。一旦中國需求減少,鐵礦石價格就會大幅下滑,必和必拓、力拓和淡水河谷被迫接受比舊機制下更低的價格,中國鋼鐵企業卻可能最終成為受益者。

  季度定價不但提升了鐵礦石價格,而且讓價格變動更加頻繁。中國鋼企及整個鋼鐵行業該如何應對這種變化,如何降低成本規避風險,業內專家為此出謀劃策。

  加強精細化管理

  德勤中國製造行業兼鋼鐵業領導人楊瑩:

  加強精細化管理

  在礦價上漲的情況下,必須通過精細化管理分析來規避礦價波動風險。在長協機制幾乎瓦解的情況下,鐵礦石價格波動成為鋼企不可掌握的因素。

  建議鋼企對原料價格建立壓力測試系統———詳細掌握當上遊鐵礦石價格漲幅達到100%乃至120%、130%時,各種礦價的變化,對企業生産成本和利潤會帶來什麼影響。如此,企業通過壓力測試和敏感性分析,建立可靠的數學模型,從而掌握企業的盈虧臨界點,礦價在多少時,企業生産什麼産品、定價多少才能盈利。

  當協議價從一年一定價變為一季度一定價,鐵礦石價格變化頻率加快,企業的成本控制、庫存管理也相應要加快反應速度。要把各個産品大類發生的成本、費用做非常精細的歸類和分析,通過管理精細化來規避風險。

  淘汰落後産能節省礦石

  北京科技大學冶金學院教授許中波:

  淘汰落後産能節省礦石

  加快我國礦業發展才能治本,這叫做“家中有糧,心裏不慌”。政府應該鼓勵國內礦業開發,同時為國産礦減輕稅負。

  另一個手段就是控制鋼鐵需求。鐵礦石市場現在是供應掌握在外國人手裏,需求掌握在中國人自己手裏。我們掌握不了供應,就控制需求,我國現在有5000萬噸落後産能。如果國家下力氣把這些落後産能淘汰,至少可以少進口8000萬噸鐵礦石。

  比較長遠的解決方式,是用高強度鋼取代現在強度差的鋼材,節省鋼材使用。如果用三級、四級螺紋鋼代替現在的二級螺紋鋼,每年可少用1億噸鐵礦石。

  廢鋼可回收利用

  中國工程院院長、中國工經聯會長徐匡迪:

  廢鋼可回收利用

  有三個辦法可緩解原料緊張:一是加強廢鋼的利用。目前美國煉鋼原材料60%為廢鋼,只有40%需要鐵礦石,而中國由於鋼鐵生産歷史較短,目前廢鋼利用比例難以達到這麼高的水平,預計十年到十五年後,中國廢鋼量將會很大,可以解決部分原料供求關係。

  第二是加快對國産低品位礦的開發。這方面鞍鋼已經做出很好表率,其國産礦的含鐵量只有30%多,但是經過他們開發的選礦技術,可以提到60%多,等於進口礦的水平。但當進口礦瘋漲時,自選礦將是國企手裏的有力籌碼。

  第三是中國鋼企走出去收購礦山資源,不要總試圖控股。不要想去收購礦山,不要想做老大;可以買礦企30%-45%的股份,這樣還不牽涉當地法律、勞工問題。

  入股礦山可獲最大收益

  新日鐵會長三村明夫:

  入股礦山可獲最大收益

  中國作為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中國鋼企應加強與礦山企業的合作,與礦山企業建立互利互惠的長期鐵礦石關係。早期日本鋼企通過為鐵礦石項目提供融資支持,獲得礦山項目的股份,最終這些礦山成為鐵礦石供應原産地。新日鐵也從中獲益良多。日本鋼企一直與鐵礦石供應商有著非常深度的滲透,成為多家鐵礦石供應商的大股東,借此實現對鐵礦石價格的對衝,獲取最大收益。

  目前,新日鐵在海外持有股份的礦山僅供應其鐵礦石需求的35%、焦煤需求的25%。新日鐵希望通過繼續收購礦山或開發新礦山,確保原料自給率達到50%,確保未來的原料穩定供應。

責編:曹樹彬

聲明: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所載視頻、文章、數據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邊看邊聊

登錄 | 註冊

內容 

驗證碼: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