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北京中産家庭的理財故事

2010年05月17日 11:40  環球時報 我要評論

  楊振微(化名)

  年齡:49歲

  職業:某國有銀行高管

  工作地點:北京

  年薪:100萬元

  他不記得自己是從什麼時候變成中産階層的,也不知道今後能不能上升到資産階層。

  楊振微記憶中家裏從來沒有富裕過,初中畢業的他幸運地考上了一所中專,畢業後調到了基層某銀行。一直很喜歡讀書,曾經的座右銘是:不知道該學習什麼的時候,就什麼都學。調入銀行後,他在宏觀經濟學、會計學、金融、法律等方面又進一步進行了深化。很快,他就開始了自己的投資理財生涯。需要説明的是,雖然在金融機構工作,但十幾年來,他的投資理財都是在業餘時間進行,也沒有內幕消息,崇尚的是“中長線投資”。

  一年前,通過熟人介紹,楊振微在倫敦5區買了一套價值40萬英鎊的獨立“house”,因為女兒在此讀書。如果高中至碩士畢業,7年間的費用,房租部分是最大的支出。而有了這套房子後,每個月房租足夠支付女兒的房租,並避免了人民幣的匯率風險——他一直認同人民幣長期來看還是會貶值的觀點。

  在一個金融服務公司的介紹下,楊振微準備簽訂一份家信——這樣的家信其實2002年就在美國流行了,不同於遺囑,這封家信並非法律上強制性文件。這封家信可以避免將來由於家産可能引發的衝突。

  現在,楊振微仍然住在北京朝陽公園附近的棕櫚泉公寓裏。2003年、2004年北京房價還在低谷的時候,他就選擇性地投資了兩套酒店公寓,當時的價格是每平方米1萬元上下。目前,一套自己居住,另一套出租。在去年房價熱的發燙的時候,經常會有地産經紀人給他打電話,是否要賣了那套閒置的酒店公寓,但是他拒絕了。他堅信,這套公寓的投資還是會有收益的。

  楊振微的投資不止這些。人到中年時,也就是十幾年前他就已經開始注重投資“退休”生活的保障。楊振微的妻子曾經是公務員,2006年,她辭了職,與幾個朋友一起經營著一家會所。2007年,她還買了一份價值不菲的保險。這份保險專門為她這樣的沒有企業退休金的人士所設計。

  2006年和2007年的大牛市讓楊振微利用專業知識賺了個“盆滿缽滿”,他始終記得股市上的一句格言:沒有只漲不跌的股市,也沒有只跌不漲的股市。當2007年10月份中國股市達到6000點的時候,楊振微已經時刻做好離場的準備。“我在將手中所有股票拋完的時候計算了一下,凈收益接近700%。雖然在當時不是很理想的數字,但是比起後來猶豫著沒有撤退的人來説,我已經是相當的幸運了。”他不無得意地説。

  楊振微一直以來將現金分成人民幣和美元兩部分。自從2005年買的一個外資銀行的優利外匯理財沒有賺錢,甚至有點虧,後來他基本上很少作外匯理財。不過,他還是將20%的資産以存款方式放在這家銀行裏。

  但是,楊振微還是覺得可以利用兩個賬戶,投資在國內國外的資本市場,為此他預留30%的資産。

  儘管楊振微無法預測通脹、經濟衰退、甚至“大事件”是否出現,但是,無論哪種情況,組合投資于貨幣市場基金、債券,包括收益較高的公司債、政府債券,甚至可以買些美國通脹指數國庫券和一些所謂的“垃圾”債券投資——為了將不確定性鎖定在最小範圍,多種組合也許是最佳“防衛”。

  近年來金融産品不斷推出,給家庭理財提供了一個寬闊的平臺。楊振微説,目前家庭可運用的理財工具已經太多,比較好的有:銀行類:銀行人民幣理財産品,精選品種年收益率在3.2%左右。證券類:交易所國債交易産品、封閉式基金、開放式基金、可轉換債券、股票,精選品種年收益率能達30%。保險類:保險分紅理財産品,精選品種年收益率在2.5%以上。信託類:單一信託産品,精選品種年收益率在5.5%左右。進入2010年,楊振微感覺還是應該遠離股票,以投資基金和債券為主。

  點評人:德聖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 江賽春

  投資理財是精明人的遊戲,成為職業投資理財高手需要豐厚的金融知識的積累、提煉、應用。而這位投資人應該説是這方面的優秀代表。

  投資理財首先要考慮的是資金的安全性,其次是收益性和流動性,這三項缺一不可。當一項投資理財決策完成後,要立即按照預定計劃付諸實施,除非出現極特殊變化,不要停止。更需要注意的是,投資理財是一個連續的過程,不能等一個理財項目結束後再去尋找新的機會,要注意投資理財行動的連貫性。在這幾方面,楊先生做的都非常不錯。

  自從房産新政公佈以來,資本市場的風險越來越大,不少投資人都在尋找在目前市場下資金較為穩妥的投向。在目前市場情形下,基金,特別是債券基金是個不錯的選擇:兼顧穩定性、流動性,又有相當的收益。

  建議楊先生,在目前樓市走向尚未明晰、股市走勢動蕩的時期中,重點把握讓資産安全增值的機會。但是,也不要放棄資産配置組合,用20%左右的流動資産運用到股市或購買股票型等進攻型基金中。也可採取基金定投的方式來熨平風險。

責編:張恪忞

聲明: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所載視頻、文章、數據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邊看邊聊

登錄 | 註冊

內容 

驗證碼: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