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2010年04月06日 15:51 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 我要評論
為代表的海外市場上漲的刺激,清明節後第一個交易日滬深兩市雙雙高開,但是由於地産股出現全面回調,受其影響,銀行股也衝高回落,使得大盤呈現逐步走低的態勢,從盤面上看重慶板塊受政策利好刺激,表現良好,但是賣壓較重。煤炭板塊是相對堅挺的板塊。而前期漲幅較大的電子科技股則列于跌幅榜前列。經過前期的上漲之後,後市大盤還需要整固,但下跌空間不大。(專家諮詢組 陳煒)
新華社連發6文痛批高房價
近期,樓市出現“小陽春”,圖為4月3日一名小姑娘隨家人在南京房展會看房新華社/圖
高地價高房價近期再度成為公眾關注焦點。
日前,新華社連續發表了6篇聚焦房價的“新華時評”,矛頭直指地方政府,痛批當前房地産市場的根源所在——土地財政以及腐敗所釀生的高地價高房價。系列評論刊出後,立即在網上引起了重大反響,一些重點門戶網站爭相轉載。
觀點
土地財政實際上是預支未來
從3月28日到4月2日,新華社以《紅火景象下的樓市之憂》為開篇評論,連續6天播發評論,對房地産當前的問題進行了全方位的解讀。4月1日發表的題為《土地財政還能維持多久》的新華時評指出,“解決土地財政問題,當務之急是從制度安排上弱化地方‘以地生財’的衝動。”如何遏制衝動?文章建言,“給予地方更多的資金支持。”評論指出,土地財政實際上是預支了未來若干年的土地收益總和。
近日,記者聯絡到了新華社國內部評論室主任張建高,張建高告訴記者,自己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開始到北京工作,已經在北京工作和生活了將近30年了,對於北京房價的過快上漲有親身的體會。
解讀
系列評論可能為推物業稅開道
不無巧合。財政部部長謝旭人在近日出版的《求是》雜誌上撰文説,政府將深化財政體制改革,健全中央和地方財力與事權相匹配的財政體制。
謝旭人這一題為《堅定不移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文章指出,在統一稅政前提下,研究賦予地方適當的稅政管理權,培育地方支柱財源,從而盡可能通過增加地方本級收入。再聯想起不久前國土資源部關於物業稅試點推出在即的表態,市場的浮想聯翩已是理所當然——眼下多數市場人士堅信,在不增加地方財政支配權力的前提下,地方政府“以地生財”這一局面很難由調控二字解決。而物業稅則被視作增加地方政府收入的當然選擇。
另據統計,上海、北京和深圳房屋的空置率已達到40%,也就是説,將近一半房子是沒人住的。
調查
逾四成北京買房族推遲購房計劃
近日,央行營業管理部公佈的2010年第一季度對北京市城鎮居民購房狀況進行的調查顯示,投資性購房居民佔比創近兩年以來新高達到23.1%,而41.58%的買房族紛紛推遲購房計劃,一年內的購房意願環比下降近5個百分點。
央行營管部的調查顯示,居民一年內購房意願下降明顯。僅16.9%的居民在一年內有購房意願,比上季下降4.6個百分點,一年後有購房意願的居民佔30.8%,比上季上升3.9個百分點;沒有購房意願的居民佔比52.3%,較上季上升0.7個百分點。
在有意購房的居民中,41.5%的居民看好政策對於房價的抑製作用,表示推遲購房計劃,等待房價回落;27.9%的居民表示按需購房,不受政策影響;26%的居民表示政策作用不明,暫時持幣觀望;其餘的居民則認為政策難改房價上漲趨勢。
分析
中國房價明年可能將下跌20%
日本野村(香港)公司研究中國房地産的分析師李偉烈認為,雖然中國政府自今年年初以來採取了一系列舉措以減少對房地産的需求,但這些舉措尚不足以扭轉當前的勢頭,中國一些大城市的房價仍將上漲。
他説,“由於當前住房的供應量有限,房價還會再上漲15%,不過交易量會有所下滑,今年可能會減少5%到10%。”
李偉烈説,長遠來看,目前正在建設的一些項目增加了住房供應,而且將於今年晚些時候投放市場,再加上政府可能進一步出臺更加嚴厲的舉措來遏制房價,預計房地産市場在2011年會經歷劇烈的調整。李偉烈預計,今年房價出現的上漲會促使政府採取更加嚴厲的遏制舉措。
他説:“這樣一來,明年房價的下跌幅度可能高達20%。”
上月,中國房價的年化上漲速度達到10.7%,是近兩年來最大的漲幅,讓人擔心中國這個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正在形成房地産泡沫。(綜合《重慶晚報》《新京報》等)
相關閱讀:
聲明: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所載視頻、文章、數據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