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2010年03月29日 07:47 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 我要評論
廣州萬隆:突破時機逐漸成熟 把握兩類機會
提要:受技術壓制、利空傳聞及西南旱災等因素影響,本週深滬大盤先抑後揚、呈現探底回升的態勢;隨著利空傳聞的澄清、政策壓力的緩解以及股指期貨和融資融券的正式推出,預計深滬大盤經過短期的主動回調之後,有望再度上試半年線阻力並伺機尋求突破……
[熱點聚焦與市場機會]
受技術壓制、利空傳聞及西南旱災等因素影響,本週深滬大盤先抑後揚、呈現探底回升的態勢,兩市股指一週分別微跌0.91%和0.26%;其中上證綜指一度退守3000點一線尋求支撐,但週五在權重板塊走強推動下強勢反彈,並連續突破5日、10日以及20日均線。隨著利空傳聞的澄清、政策壓力的緩解以及股指期貨和融資融券的正式推出,預計深滬大盤經過短期的主動回調之後,有望再度上試半年線阻力並伺機尋求突破。
值得關注的是,央行行長周小川日前在出席美洲開發銀行年會時稱,如果能確信經濟復蘇,那麼部分特別的刺激措施可以逐步淡出。而退出政策可以實施的必要條件同時還包括“確定經濟不會出現W形的復蘇,即經歷當前的反彈後經濟增長再度放緩”。周小川行長的上述表態進一步緩解了市場對政策緊縮壓力的擔憂情緒。
需要提醒的是,儘管近期大盤持續盤整,但市場人氣仍然保持活躍。中登公司披露的數據顯示,3月15日-3月19日一週的新增帳戶數高達39.53萬戶,創近14周以來的新高。根據萬隆群戰博弈 情緒指標的實證研究顯示,新增帳戶數的持續增加有利於進一步積聚做多人氣,同時也為後市行情提供資金基礎。
創業成長股受主力追捧
從本週的熱點表現來看,以創業板為代表的創業成長股受到主力資金的大力追捧,其中創業板本週漲幅高達5.15%,成為本週市場的最大亮點。不過需要提醒的是,經過持續上漲之後,目前創業板估值明顯高企,後市走勢將面臨分化。其中只有真正意義上的高成長公司才有望獲得市場的持續追捧,也只有擁有良好的現金流、不斷增長的盈利能力和不斷增長的市場佔有率,這樣的成長股才能最終得到市場的認同。
當然,中小企業已成為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在繁榮經濟、推動創新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隨著創業板上市公司不斷擴容,具備創業和高成長特徵的中小企業群體勢必成為中國資本市場中最具活力的組成部分和關注的焦點。從調結構、促轉型的宏觀背景來看,管理層加快創業板發展,將有利於國家自主創新戰略目標實現,有利於優化結構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深交所也表示,今年將加大培育和引導力度,推動更多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戰略型新興企業進入創業板。
金融創新將提升權重板塊溢價
經過近階段的持續盤整之後,權重板塊的表現無疑對後市行情運行方向起到決定性作用。注意到,證監會26日宣佈,同意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上市滬深300股票指數期貨合約。據悉,股指期貨將於4月16日上市。市場普遍預期,股指期貨和融資融券的正式推出有望成為推動新一輪行情的重要催化劑。
而事實上,無論從估值還是未來業績表現來看,包括銀行保險、石油石化以及近期上市的次新大盤股,其吸引力已經逐漸顯現。統計顯示,目前銀行板塊市盈率僅為13.02倍左右,在股指期貨和融資融券即將正式推出的刺激下,銀行板塊作為具有明顯估值優勢的權重板塊有望逐漸受到主力資金的青睞。
從業績表現來看,在去年信貸猛增的基礎上,銀行業績保持穩健增長態勢。已公佈年報的6家上市銀行,工商銀行(601398)09年錄得凈利潤1294億元,同比增長16.3%;中國銀行(601988)凈利808億元,同比增長26%;興業銀行(601166)盈利132.82億,同比增長16.66%;華夏銀行(600015)凈利潤37.6億元,同比增長22.45%;深發展實現凈利潤50.3億元,同比增長719%;寧波銀行(002142)凈利潤14.57億元,同比增長9.44%。良好的業績有利於提振市場信心,也有利於進一步提升板塊估值。另據透露,商業銀行3月新增貸款仍保持較快增速。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601939)前兩周新增貸款投放近2000億元,略高於上月同期。據此推斷,銀行業3月新增貸款約在8000億元至10000億元。
除了銀行板塊之外,保險、券商、石油石化以及近階段上市的權重股板塊在金融創新的驅動下,均面臨價值重估的機會,市場備受期待的風格轉換或正悄然來臨。
[風險及策略提示]
近期,一些高送轉、物聯網等概念題材股受到熱捧,相關上市公司股價屢創新高。深交所25日表示,將對高送轉及短期題材公司的交易進行重點監控,對異常交易行為將採取措施。深交所還提醒投資者應理性看待高送轉,注意規避題材股風險。高送轉往往並不意味著上市公司高成長需要將利潤和公積金轉增股本,高送轉本身並不會給投資者帶來額外的回報。只有公司擁有良好的現金流量、不斷增長的盈利能力、不斷增長的市場佔有率,才能受到市場的最終認同。
聲明: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所載視頻、文章、數據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