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財經報道]世博,給我們帶來什麼(2010.3.27)

2010年03月28日 00:03  CCTV-中國財經報道 我要評論

進入[中國財經報道]>>

  

    首播時間:2010年3月27日

    再過一個多月,也就是5月1號,第42屆世博會就將在上海開幕了,屆時將有242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展,從5月1號到10月31號為期180天的展期內,將有超過7000萬遊客前往參觀,這將是世博會158年曆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眼下隨著世博會日益臨近,世博會這三個字已成為使用頻率最高的詞彙之一。不過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雖然大家都知道有個世博會,但好像又説不太清楚。那麼世博會究竟是什麼,世博會又會給我們帶來什麼呢?記者首先從街頭開始了調查。

    記者:“你覺得世博會是什麼呢?”“我不太了解。”“世博會賣各國的土特産品。”“一些工業成績吧。”“各國的美食都應該有吧。”“展示各國的最先進的各種物品或核心的技術。”“我不太了解。”

    很多人知之不詳的世博會,卻有人在100年前就預言了它的發生。1901年,中國就有人寫了一本幻想小説,在書中,作者以寫夢的形式暢想未來,並大膽地預言100年後,中國將舉辦萬國博覽會,地點就在上海浦東。

    這位讓人稱奇的作者名叫陸士諤,是晚清著名的文學家、醫學家,1910年,時年32歲的陸士諤出版了小説《新中國》,小説共分12回,以一個夢貫穿,虛構了100年後的上海,而書中的主人公陸雲翔其實就是作者本人。書中陸士諤精確地預言了浦東的開發:跨江大橋橫跨浦江兩岸,“長虹般的鐵橋,橫臥波心,一時渡過了橋,只見洋房鱗次櫛比,馬路八達四通,往來車馬,像穿梭一般,黃浦江底也鋪設了過江隧道,電車可以快捷地直行浦東。交通的便利加快了浦東的城市化進程,中國國家銀行分行開設在浦東,萬國博覽會也在浦東召開……如今,這些夢想早已實現,而世博會的舉辦更是印證著這一預言的神奇。不過專職研究品牌營銷的劉鳳軍教授認為,巧合的背後其實蘊藏著必然。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劉鳳軍説:“從1910年提出幻想小説,到了100年之後的2010年的5月1日中國上海真的舉辦了世博會,真的像奧運會一樣實現了百年夢想。奧運會不是1908年提出來,到2008年實現了,中國從1910年有了幻想小説,到了2010年100年真的實現了,這説不上是巧合,還是我們中國發展的必然。”

一、美好的城市

    2009年年底,我們走進了將陸士諤的夢幻變成現實的世博園。世博園以黃浦江為界分浦東、浦西兩個區域,總面積為5.28平方公里,其中圍欄區面積為3.28平方公里。園區內的臨時性場館主要由各個國家、國際組織或企業自行建造,而永久性場館——由世博軸、中國館、主題館、世博中心和世博演藝中心組成的一軸四館則由上海世博局負責建造。

    儘管目前的世博園還在施工當中,但從這些造型獨特的展館和絢麗奪目的燈光中,我們已不難想象,屆時世博園將用何等豐富的元素來共同詮釋同一個主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上海世博局新聞發言人徐威説:“全世界現在人口一半以上是生活在城市當中的,大家想到城市,往往會想到很多城市的毛病,噪音污染,環境污染等等。工作壓力等等。但是世界像城市化進程的發展又是一個不可逆轉趨勢。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走什麼樣的城市化發展的道路,是全世界共同面臨的一個難題。”

    從約旦河邊出現最早的城市——耶利哥城到現在,歷史已經跨過了1萬年,而工業革命從出現至今的300年間,則是大規模城市化的起源。如今全世界的城市化已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而中國更是處在城市化的快速發展期。目前發達國家的城市化率在70%到80%左右,中國僅為46%,5年之後,中國的城市人口就將超過農村人口。城市雖然實現了人類的很多夢想,但也極大地傷害了我們的地球。

    中科院可持續發展戰略小組首席科學家牛文元説:“2000年以前,全世界所有的工業化進程,它的特點就是高碳,我有一組數字,就是在這100年當中,人類共消耗了2650億噸的石油、天然氣,1400多億噸的煤炭,有760億噸的鋼鐵,還有多少億噸、多少億噸的這個,那麼這個共同的特點呢,它是以高碳為代表的,而這條道路現在證明,不能再走下去了。”

聲明: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所載視頻、文章、數據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邊看邊聊

登錄 | 註冊

內容 

驗證碼: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