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2010年03月11日 22:54 CCTV-經濟半小時 我要評論
昨天,我們關注了看病難,今天我們再來説説看病貴。這幾年,除了房價,對老百姓觸動最大的就數醫藥費了,看次感冒花上好幾百,做個闌尾手術花個上萬,早都不是什麼新聞。然而,去年地處陜北的神木縣卻推出了全民免費醫療,轟動全國。免費醫療能不能走出神木,讓更多的人不再為醫藥費發愁?我今天參加了陜西代表團的討論。
小丫:“讓13億中國人都病有所醫,這真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是我們看到中國政府在迎難而上。在去年的3月1日,陜西省神木縣就推出了一個《神木縣全民免費醫療實施辦法》,這個辦法一經推出之後,引起了大家特別多的關注。那麼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年,這個辦法推出有什麼樣的效果,有什麼樣的經驗,今天我就來到了陜西代表團的駐地,我們要聽一聽神木、榆林,以及陜西省方面的官員他們如何評價。”
小丫:“您好!是李書記吧。您好您好,我是小丫。想問您幾個問題。”
李書記:“好。”
小丫:“神木醫改到目前為止也推行的有差不多一年時間了,整個的效果,您感覺怎樣?”
李書記:“就神木縣的實際情況來講,效果很好,很好。他們全年花費了1.2億,佔財政支出的6%,惠及老百姓三萬多人。應該説效果是好的。”
小丫:“群眾都有什麼反應呢?”
李書記:“老百姓很擁護啊,現在實際情況得到的效果是農民看病的多,主要是農民。”
小丫:“佔多大的比例?”
李書記:“應該是70%以上。”
小丫:“那目前實施情況以後,有沒有超出你們(當初)預算的範圍?”
李書記:“沒有,他們原來預算的是1.5億,42萬人口。實際用了1.2億,這個人均就是300元左右吧。還沒有超出。”
神木全民免費醫療改革一年以來的成績單,回答了當初人們的疑慮。我從李書記這裡了解到,報銷數額並非高不可攀,且出現下降趨勢;全民免費醫療也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那麼,在神木縣所在的榆林市,是否將神木模式大範圍的推廣呢?
李書記:“在我們榆林市部分縣推廣是可行的。在全國百強縣甚至更多一點的城市推廣,我認為也是可行的。但是就當前我們的國情來講,就是和經濟發展程度和社會文明程度結合起來統一考慮,要多種模式探索。”
小丫:“趙省長,您怎麼評價神木醫改模式?”
趙省長:“神木縣應該説在我們全省醫改方面,應該來説是走的比較前的。那麼它的意義就在於:一個方面,我們現在轉變行政職能,政府要成為公共服務性的政府,第二個意義就在於國家推進重大的民生制度建設的時候,總是分批分階段來推進。第三點就是我感覺到神木縣它能夠有這種勇於改革的精神,那麼現在縣委縣政府把這種利益反饋于我們的群眾,反饋于我們老百姓,這是值得稱道的。”
每年跑兩會我們都關注看病貴這個話題,每次調查,我都會看到有不幸的家庭,因為一場大病陷入了貧困。一張張長長的醫院賬單,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甚至欠下沉重的債務。什麼時候這些家庭才能走出因病致貧的困境?新醫改能幫他們一把嗎?今年我再次走進了北京市的一個困難家庭,來看看他們的變化。
小丫:“有什麼千萬別有病,在這些年的跑兩會的過程當中,我認識了一些因病致貧的困難家庭,現在我是在北京附近的一個小區裏,在這裡有一對老年的夫妻,他們年紀很大了,還一個40歲的女兒。這個孩子是有重度的殘疾。其實醫藥費對他們來説,是一個特別沉重的包袱,現在我們要去看一下,這些年隨著代表委員提案議案的堅持,他們的生活,他們的困難是不是得到了一些解決和改善。”
“阿姨您好。”
“小丫您好。打擾您了。”
在劉阿姨的家裏我看到,擺放的都是些老舊傢具,她的女兒躺在床上。女兒4歲起就患上了癲癇,導致智力發育低下,肢體變形,根本無法自理,30多年來只能靠劉阿姨和丈夫王連福他們自己照顧。由於時不時地犯病,女兒常年需要靠藥物進行控制。老兩口就是普通的工薪家庭,女兒的重病無疑成為了壓在他們頭上最大的負擔。
小丫:孩子從小到大花了多少錢?
王連福:“就沒數了,除了日常的簡單生活以外,主要都花在他身上了。隨著年齡的增長,病也多了,花的錢也多了。”
每天,退了休的父親王連福都要給病床上的女兒喂水,倒尿盆,使盡全身力氣扶體重160斤的女兒坐起來,穿衣服。而體弱的母親劉阿姨則不停地給女兒捶腿。他們告訴我,由於經濟壓力大,他們捨不得花錢雇保姆。但隨著年齡增大,快70歲的老兩口已經經不起女兒一犯病的折騰,只好送醫院。然而進醫院又是一大筆的醫療費。劉阿姨給我拿出了一份06年住進醫院的一張長長的藥費單。這一進去,就花了近5萬塊錢,而這些錢全部需要王連福家庭自己承擔。對於一個被醫藥費掏空的家庭來説,王連福夫婦感到的是無助和絕望
小丫:“當時您最悲觀的時候,什麼打算?”
王連福:“恨不得我一腳踢死她,我也進去,至少家裏還能踏實一點。真不想活了。”
劉阿姨:“那會兒真活不下去,我們倆抱頭痛哭。就沒法活。都是半夜送醫院,而且對她這病呢,沒治。沒有對症的藥。”
王連福夫婦沒有想到,在獨自負擔女兒醫藥費30多年之後,2008年,北京實施了“一老一小”和“無業居民”醫保。自己重度殘疾的女兒也有了醫保,藥費也能報銷一半了。當劉阿姨給我拿出這些小冊子的時候,我看到了劉阿姨露出了笑容,“這個就是紅本,就是看病報銷50%。這是住院的。這是門診的。這是養老保險。”
小丫:“現在有一些改變嗎?”
王連福:“現在我們感覺到,一是經濟上,藥費報銷。有醫保了,社區也照顧。第二個感覺精神壓力減少了不少,有指望了。”
劉阿姨現在每週都要到附近的社區醫院給女兒拿一次藥。由於社區醫院實行基本藥物“零差價”制度,一些藥比原來要便宜了。但王連福拿出了一瓶藥,他告訴我,這個藥換了包裝後,價格漲得太離譜,雖然醫保能報銷一半,但變相地增加了他們的壓力。
“這個藥呢,不到87塊錢一瓶,30粒。原來的那個包裝呢,是100片,9塊4毛5。後來這個藥不生産了,説利潤太低。改這個了。這個多少錢。這個是86塊2。(那基本上是原來的十倍,作用一樣嗎?作用是一樣的,這個原來一天要6片,這個是要2片半。貴了10倍了。這個不夠吃嘛,得買3瓶。原來只要20多塊錢,現在要200多。還不算其他的藥。這個藥能報一半。”
現在正在開兩會,我問他們有沒有需要我帶給兩會代表委員的建議,老兩口説出了他們的擔心。
“我們還擔心還有其他的藥再改,4、5種呢。這4、5種都是6、7塊錢的。要是都改,都上去了。”
有了醫保,王連福一家三口的醫療負擔這兩年減輕了不少。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正是新醫改最重要的目標之一,尤其老人、殘疾人和兒童的基本醫療保險更是重中之重。但是就像王連福告訴我的,一些低價藥改頭換面變成高價藥,無形中抬高了藥價,也抵消了新醫改帶來的實惠。這些藥為什麼會頻頻變臉?新醫改能否給藥價虛高畫上句號?這個問題我們一次次追問,也一次次期待著答案。
聲明: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所載視頻、文章、數據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