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畫廊 >

黃賓虹的味道

發佈時間:2013年01月16日 12:19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黃山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潘天壽評價黃賓虹山水畫時説,黃賓虹八上黃山,不僅早上看山,在晚間、夜間和下雨時也看,他對山的變化情味有著很深的體會。大師的意思是繪畫中的山不能太清楚了,一覽無余就沒有味道了,比如山在月光下顯得太清楚,就感覺不到山的高深、悠遠和靈性。

       黃賓虹在《高房山夜山圖》中題記:“余遊黃山、青城,嘗于宵深人靜中啟戶,獨立領其趣。”他發現夜山一是黑,另一特點是萬籟寂靜,有重量感。黃賓虹喜畫夜山,是因為“夜山雄奇、黑密、幽深、沉靜”,這是大白天所不能見到也無法領悟的,黃賓虹在黑與白的構圖中,形成一種隨心所欲的大氣勢,他山水畫風格的渾厚華滋,在層次明朗裏濃淡章法相宜適度,體現出一種精神氣象——山川渾厚,草木華滋,興會淋漓,筆蒼墨潤。中國近現代畫壇上,齊白石擅長花鳥畫,偶作山水;而黃賓虹在山水領域馳騁之餘,也偶作花鳥。齊白石以其花鳥畫筆墨趣味所作的山水畫,與黃賓虹以其山水畫筆墨精神所作的花鳥畫都贏得了世人的稱譽,這是一個意味深長的現象,從中我們不難發現兩人對中國畫筆墨法與精神的獨到領會,都是能夠融會貫通的高手。黃賓虹花鳥畫華滋渾厚、秀靜妍潤的魂魄中,吸收了民間色彩的感覺,有些作品有顯著的民間瓷繪色彩的特點,青綠和玫紅的運用特別得心應手,有民俗感而絕無塵俗味,變戲法似的顏色結合真可謂渾然天成,特別注重用“臟”色和“濁”色,很多作品初看灰灰的一團,細看裏面能包含著各種不同的細微變化,豐富厚重,精妙之至。

       上世紀40年代,西方思想大師海德格爾邀請中國學者一起釋讀《道德經》的時候,黃賓虹蟄伏故都,與歐美有識之士研習中國畫理,針對近代以來“西學東漸”,中國文化花果飄零的局面,黃賓虹自信地説:“東學西漸,將來世宙長治久安,或兆乎此。”在中國近現代文化洶湧澎湃的浪潮中,黃賓虹是傳統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國畫領域最後一位古典主義的現代山水畫大師,他將文人畫偏重於“善”的精神因素轉化為“美”的抒情特質,將傳統中國畫重人格美的關注點修正為重自然美的關注點。黃賓虹早年當過前清小官吏,曾極力贊同康有為在京師發動的“公車上書”。辛亥革命後定居上海,任上海美專藝術教授,37歲移居北平,十年伏居燕京之地,謝絕應酬,唯于故紙堆中與蠹魚爭生活。黃賓虹繪畫的突破性滋味,在他的藝品之高中,根植了他的人品,從他的篆書中,看出一種散淡而又古拙的味道。(2012年7月26日)

 

熱詞:

  • 黃賓虹
  • 味道
  • 藝術家
  • 國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