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畫廊 >

筆情墨趣寫江山

——史春坡和他的山水畫藝術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0日 15:20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CNTV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一副山水畫作品的魅力,並非僅僅限于題材,主要及是畫中的物象而所表達的情調以及明確的理性、個性。清新俊逸的嶺南派畫家史春坡先生大膽突破了本世紀中期畫壇的沉、拘謹。生面別開,並非他只是因為採用東西洋畫相結合的技法而是繼承發揚了我國山水畫傳統的“借物興懷”、“由情及理”之精英。以深奧的意境抒寫畫家的胸臆,以生動的韻致展示自然生物的靈性筆墨技巧。不為成法所囿,兼收並蓄,縱情揮灑表達其感受與哲理,故爾博得“雅俗共賞”中外共鳴。其影響,盛譽歷久不衰且與日。史先生承前啟後的藝術勳績堪為嶺南派之佼佼者。他自六十年代初迄今看守半個世紀銳意改革,隨時代的進程不斷創新求精,其成就殊堪珍視,也很值得研討、傚法。

       史春坡號史大山人,破岩齋主人,張大千大師傳世弟子,大風堂人,1947年12月出生,河北樂亭人,60年代出考入美院,現任中國書畫家協會常務副院長主席,亞細亞書畫家協會秘書長,中外書畫家藝術名人研究院教授,加拿大世界書畫家協會總會副主席等三十多處任職,及學界時代大賢畫壇巨臂一代名流,聞名遐邇,觀者皆讚。史春坡先生為人忠信篤敬,從不矜驕,對藝術的創造從不茍且敷衍。傳授技藝更善因才施教,嘉惠後學誨之不倦。史先生世事在不同階段都有所追求有所探討,虛懷大雅無門戶偏見,殊堪令人欽敬。以大家之墨小家之筆而驚破嶺南畫派諸家。

       畫如其人,書畫屆稱讚史先生的山水畫“創以硬毫剛毅之筆溢不阿之情;而又于剛直強倔之中,蘊藉溫婉韻而不靡工而不施,雄秀兼至格調雙諧”。且公認其“筆墨橫肆,構圖奇偉,色彩豐富,氣韻生動,布白通靈,渲染潤澤,書畫合一題款精當”史先生多次上黃山峨眉華山雁蕩等大江南北留下足跡。見諸於筆底便是剛直強倔之中,蘊藉溫婉,在其雄奇瑰麗的巨構中,點綴著生機暢銷然的物象意趣雋永,寓新奇于平淡,頗耐人尋思。我之為我,自有我在。而史先生藝術上的“我”卻很不易體現。然而其作品卻能以其氣勢,韻度中表達,或從筆情墨趣中展示或從融匯中西畫技法中顯出其個性與新風,他以自然之一隅畫出無垠的空間,借山川之靈氣,點染滿紙煙雲。以小觀大,容萬頃與咫尺。這當然是畫家本身的自我理解,自我表現所致,畫中有“我”不為形役,不因襲,不拘泥,而畫家的個性,洋溢於毫楮之間以有限的畫面表達寥廓而悠遠的意境。史先生山水畫藝術之魅力,除作品中的“形”神意之外,其題識及書法印章與整體適應,其詩、書、畫、印的有機結合構成優美的旋律。觀畫家的作品物象逼真而又不拘泥于真形神兼備筆下淩空潑辣,蒼勁峭拔,生趣盎然,同時史先生的書法均有相當深厚的功底,展示他的作品對傳統的涉獵甚廣傚法青藤以行草書的筆法,筆意入畫,信手枯毫,涉筆成趣。又繼承漢魏傳統雄奇古樸開闊渾厚,留嶺南畫派的清新秀麗和北國的厚重深沉,既有水墨畫的瀟灑,又能有西洋畫的燦爛。真是古今弘正天地溢純情。

       由此我們不難理解史先生之畫作正是發展了其師承的藝術觀,而他在技法上的創舉也更有不少獨到之處,被書畫界讚嶺南畫派一奇人。而作品無拘大、小佈局。很難看出畫家的藝術造詣。史先生對此的構圖多是嚴謹而險絕,奇峭,疏能馳騁,密不間發。繁簡得宜“虛實”、“動靜”對比的處理尤深見其匠心之獨運。各種各樣的構圖安排得非常自如。其筆墨的變幻又給人以清麗而明快之感,剛柔相濟巧拙互用賞心悅目,美不勝舉。

       史先生早期畫風則著重寫生的真實感。勾線,著色極為灑脫工致。人到中年老而愈妙,由薄返約。強調神韻而又能于奔放。粗狂中見其精細之處。他善以枯筆渴墨表現客觀物象,或與濃墨重形相配合或潑墨破墨,積墨交織色調的對照。絢麗而爽朗。構成“重岩奔雲”“輕若蟬翼”之旋律及美感。“嶺南派”之宗旨是要以作品慰藉人生,陶醉人性。史先生的山水畫藝術不論是巨幅大作還是“片楮寸箋”,其所表達之真善美,的確都是相當清晰的。

       詩書畫三絕的結合,從史先生的作品中皆充分體現出獨有的特色以及他對此的繼承和發揚。“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史先生善於以線條,色彩賦詩,且又能以辭藻、韻律作畫,所以他的山水畫藝術無不洋溢著引人入勝、扣人心弦的“詩情畫意”。史先生的山水畫之作絕不止于“形神兼備”,因為“師造化”得其形與神,僅僅是反映,再現畫家所見之造化而已,而他的高明超越之處,乃在於強調達意造境抒情,表現畫家自己審美意識。在這樣“得心源”正是其師造化的基礎之上。史先生作畫常常是“大膽落筆,細心收拾”而下筆之前總要再三斟酌反復推敲。待其枯毫濡墨,展紙揮寫時則如風馳電掣任筆為體,聚墨成形,淋漓盡致、嗣後、典型示範再酌情修飾局部,精益求精、生動地表明了“得心應手”之精髓所在。正如史先生所講的那樣,如創新僅追求題材,作畫止于形神兼備、或狂圖亂抹欠缺或忽視畫外之意,意外之妙當是不足為訓的,而脫離筆情墨趣的作品也無以言美。

       史先生以豐富的繪畫語言創造藝術為生命的重要因素,對藝術技巧的磨練探討創將會永遠流芳百世!

       2004年刊登於世界科教文衛組織刊物《亞洲財富》

熱詞:

  • 藝術家
  • 國畫家
  • 畫作
  • 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