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許斌:5億美元修學校與百億元造景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12日 09:4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長江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這幾天,大洋的那一邊,輿論界“炸開鍋”了,為了能容納4260名學生的一所公立學校,即羅伯特F肯尼迪社區學校的建設,竟花掉了5.78億美元。該校已毫無爭議地成為了美國耗資最多的公立學校。(10月11日《新京報》)

    輿論界怎麼可能不“炸開鍋”?儘管美國是這個星球上財政實力最雄厚的國家,5.78億美元依然是筆鉅資;儘管這所學校沒有被打造成貴族學校,而主要接納那些最貧窮的、來自移民家庭的孩子,也不意味著就可以任意的豪奢。

    該校董事局成員斯蒂夫齊莫爾説:“就算平攤到每個學生頭上的成本高達25萬美元,這些錢花在孩子身上也是值得的。”看似豪言壯語,卻是極其不負責任的偷換概念。社會財富總是有限度的,而公共財政必須保障的,不僅僅是有幸能進入這一所學校的孩子,不僅僅只是教育服務;不能通盤謀劃,量入為出,不能做到物盡其用,則必然的,會左支右絀,入不敷出。隨心所欲地打造幾處亮點,供少部分人于特定公共服務層面幸運地享有超國民待遇以外,只能將相當部分社會成員放棄掉,將相當部分公共責任放棄掉。

    由發生於大洋彼岸的焦點事件,再觀國內的政績工程、興趣工程、折騰工程種種,便不難發現,其理由是何等的蠻橫。

    以重慶市長壽區為例,據報道,正忙著投資100億打造佛教景區。而決定就這樣花掉這100億,最硬的理由,無非是發展旅遊經濟,宏揚佛教文化。有沒有一定意義呢?當然也是有的,關鍵卻終究在於,現實社會運行是極其複雜、環環相扣的一個體系,不能一葉障目,不能計其一點而任意妄為。

    衡量權力部門以及權力人物是否在做秀,判斷公共行為是否為政績工程,要訣所在,就在置其于整個的現實社會運行體系中,時時以公共財政收支就是以有限財力面對整個社會為念,量入為出,杜絕糜費,以保證將好鋼用在刀刃上。有如幾千萬的大學校門、耗資2億元的中學等等,我國並不是沒有,那並不意味著重視教育,而只是象徵著揮霍。在有限的、鮮亮雄偉的豪奢工程背後,必然是普遍性的民生投入不足,普遍性的教育投入不足,教育資源稀缺,以及相當部分學校的軟硬體配置異常寒酸。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