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吳龍貴:“山寨悉尼歌劇院”的迷失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27日 09:0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華西都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今年上半年因建起“山寨中國館”而飽受質疑的江蘇省阜寧縣,如今又因為一座“山寨悉尼歌劇院”再度成為輿論焦點。一些公眾批評阜寧“山寨成癮”、“亂花老百姓的錢”、“熱衷搞面子工程”,而當地一些幹部則覺得委屈。(9月26日《新京報》)

    民眾説這是“典型的形象工程”,而官方説這是“重點民生工程”,民眾説“有錢該花在刀刃上”,官方説“這有利於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群眾致富”,“對外界的批評實在想不明白”。如此不著調的回應,其價值無非就是激起民意和輿論更大的憤怒和不滿了。

    不過,這顯然是阜寧官方樂意看到的結果,其所謂的“委屈”中多少帶有一絲竊喜的成分。“山寨悉尼歌劇院”的真名叫“天鵝港灣”,其實是一個佔地約200平方米,集餐飲、休閒、健身於一體的飯店。網友為之取名為“山寨悉尼歌劇院”某種意義上説還是一種誇獎。但就是這樣一個不倫不類的建築,讓此前並不知名的阜寧變得知名起來,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而其成名的主要推動力,即來自於輿論的非議和民眾的質疑。

    這與當地“提升地方影響力”的説法不謀而合。不得不悲哀地承認,現在不少地方政府越來越像那些不入流的小明星,不管是臭名還是罵名,先想方設法出了名再説,出名才是硬道理,為此有條件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得上。從幾年前的“周老虎”,到如今的“曹操墓”,從“一座叫春的城市”到“最大洗腳城”,從“閒時爭名人,忙來毀故里”,到不惜降低城市品位和名譽,地方政府為了出名可謂殫精竭慮不計成本,讓人嘆為觀止。不幸的是,小明星確實可以依靠炒作而爭取上位的機會,而地方政府卻很難因為“出名”帶來經濟的發展。

    根本上,這源於一種“不鬧出點動靜就不叫發展”的迷思。一任地方官在任一般不過三五年,在這麼短短的時間內,拿什麼作為立身之本,靠什麼獲得晉陞的資本?無奈之下,許多地方走上了為出名而出名的極端。套用一句話叫,鬧騰未必成功,但不鬧騰肯定沒戲。

    杜絕“山寨悉尼歌劇院”之類的鬧劇,需要走出“不鬧出點動靜就不叫發展”的迷思,需要承認有時候“不作為”也是一種作為,需要給那些一心為民眾謀福祉而不計個人得失的“老實人”更多上升的機會。具體地説,就是在官員的政績考核中,要加大民意的權重。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