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黎鐵橋:“山楂縣”是個什麼東東?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21日 08:4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時下,市縣“改名”之風又呈氾濫之勢。剛剛聽説湖南省新寧縣要將縣名改為“緉山縣”,又有湖北省遠安縣因是張藝謀新片《山楂樹之戀》的拍攝地,而欲將縣名改為“山楂縣”。就連河北省石家莊市這樣一座省會城市,也有過改名的衝動。某些市縣官員行政之浮躁可見一斑。難道在某些官員的眼裏,給市縣改名也算一項政績工程?

  中國人素有“坐不改姓、行不更名”的傳統,可見改名一事茲事體大。就是官員本人改名,也是多在學生時代改的,“成名”以後一般不會輕易改動“成之不易”的官場大名,但偏偏喜歡改變自己治下的市縣地名,尤其喜歡對號稱“郡縣治、天下安”的縣(市)一級地名下手。“官是我來當,地由我來管,改個名兒就是我説了算。”完全一副“父母官”的做派。

  新寧縣給出的改名理由是:為了發展旅遊業。湖北遠安縣顯然也是想借名人來提升知名度,以發展地方經濟。種種改名理由聽起來似乎冠冕堂皇,卻獨獨忽略了一點:官員們是否就市縣“改名”大事徵詢過市民、縣民的意見?

  四川南坪縣改名九寨溝縣、雲南中甸縣改名香格里拉縣、湖北蒲圻市改名赤壁市、安徽屯溪市改名黃山市、福建崇安縣改名五夷山市、黑龍江省德都縣改名五大連池市……如此大規模的市縣改名,據説都是出於促進旅遊經濟、提升地方知名度的需要。湖南大庸市改名張家界市據説另有考慮,是有官員認為“大庸”意味著“大家都平庸”。

  地名最根本的用途是指明區位、方便大眾,應該具有歷史延續性和穩定性。誠然,以風景名勝之名來給市縣改名,確實可以提高一地的知名度,但發展旅遊經濟不只“改名”一條路,各地發展經濟的思維模式不能擠進一條死衚同。多樣、繽紛的地名,其實是歷史饋贈給後人的巨大財富,本身就是一筆理應珍視的文化遺産。

  地名還是一個地方歷史文化傳統的語言載體,不是一個任人隨意塗抹的玩偶,也不必然承載獲取地方利益與提陞官員政績的重任。就像遠安縣,公元559年定名,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建縣史,是楚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此地名無疑承載了悠久、厚重的歷史文化遺産,難道還抵不過某部流行一時的電影?“新寧”一名也已有800餘年歷史,古人已有“五嶺皆炎熱,宜人獨新寧”之説,不就是新寧發展旅遊業的最佳廣告語?難道因為緉山成了世界自然遺産,就一定要叫新寧改名,才對得住這來之不易的“世遺”名聲?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