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魏英傑:新西蘭地震“零死亡”不是奇跡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06日 08:4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正因為新西蘭把功夫放在平時,一旦災難來臨,整個防震減災體系立即發揮作用,而不至於任由大自然肆虐。

    當地時間9月4日淩晨4點35分,新西蘭第二大城市克賴斯特徹奇市發生芮氏7.1級強烈地震。這場地震是新西蘭自1968年以來發生的最嚴重的自然災害。儘管當地的房屋和基礎設施受到嚴重破壞,讓人驚訝的是,在這次地震中僅2人受重傷,無一人死亡。有人因此評價,這簡直是一個比日本還能抗震的國家。

    面對“零死亡”,新西蘭官方的表現卻很淡定,例如,新西蘭民防事務部長對媒體説,沒有人員死亡“實在是太幸運了!”顯然,這位把零死亡歸功於“幸運”的官員,白白浪費了一個表功請賞的機會。

    在自然災害面前,人類的力量終究有限。如果把新西蘭地震“零死亡”歸結于“人定勝天”,那並不符合客觀事實,也很容易犯下蔑視“不可抗力”的錯誤。正如相關報道所稱,新西蘭地震沒有造成人員死亡,和這場地震自身的特點,以及受影響城市的人口與住宅等因素密切相關。

    具體講,新西蘭地震的震中距市區50公里,不屬於直下型地震,因此地震造成的破壞力遠小于後者。再者,雖然克賴斯特徹奇市是新西蘭的第二大城市,人口卻只有約40萬人,人口密度相對較低,而且居民住的都是一二層樓房屋,房屋倒塌對人員的傷害也較小。此外,這次建築物毀壞最嚴重的是市中心商業區,但因為地震發生時間是淩晨,商業區人員稀少,從而減少了人員傷亡的可能性。

    這樣來看,新西蘭地震“高震級低傷亡”確實有大自然眷顧的成分,不能完全歸結於人力的作用。但是有一點別忘記了,地震災難固然難以預測,人力卻有可為之處。或者説,恰因為地震等大自然災害什麼時候發生,以什麼形式發作,人類無法全然掌控,所以更應當強調防震減災的預防功能,也只有這樣才能以不變應萬變,盡最大可能地減少人員傷亡損失。如果從這個角度看,新西蘭地震的零死亡就不能完全説是幸運和奇跡了。

    由於地震多發,新西蘭在抗震減災方面做了許多工作。據介紹,新西蘭的隔震技術處於世界領先水平。早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新西蘭就已將特製的橡膠墊用於基礎隔震(這項技術我在震後的四川災區見到過),並通過立法來確保基礎設施建設質量,大力提倡和推廣具有抗震性能的輕型木結構建築,對民居抗震建設實施完善和嚴格的監管措施。此外,政府非常重視對公民的防災減災教育,專門印製的防災手冊基本上做到了人手一冊,等等。

    正因為新西蘭把功夫放在平時,一旦災難來臨,整個防震減災體系立即發揮作用,而不至於任由大自然肆虐,正因為防震措施到位,強震帶來出現“零死亡”才不是“奇跡”。倘若注意到這一點,我們不僅要對新西蘭地震的低傷亡率感到欣慰,更要把這當作一種有益借鑒,深入反思自身不足之處,抓緊制定和落實更有效的防震減災措施。

    例如,北京等城市利用暑假對全市中小學校舍進行抗震加固改造,並將借助人口普查摸清全市近300萬棟房屋的情況,作為未來定級分批抗震加固的依據。這説明經由汶川、玉樹地震後,各地的防震減災意識有了一定的提高。事實證明,也只有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才可能創造出類似于新西蘭地震零死亡這樣不是奇跡的“奇跡”。

作者:魏英傑(媒體人)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