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劉國昌:騙子為啥能讓教授們輕易“上鉤”?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13日 09: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利令智昏,這是人們都知道的。其實,名,也能令人智昏。最近發生的有些教授為宣傳自己獲得“國家精品課程”項目而受騙上當一事,就是一個鮮明的例證。

    有一家公司得知有些教授獲得了“國家精品課程”項目,便廣發電子郵件説,“希望你參加我們以下報紙的刊載和宣傳”,所列出的媒體包括中國教育報、科技日報等,同時下面還附有多家報紙刊登的價格。按照在報紙上刊登位置大小的不同,收費從幾千元到七八萬元不等。沒想到,北京大學、同濟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北京工商大學、山東曲阜示範大學等多家高校的教授“上鉤”,結果呢,人們可想而知,錢打了水漂,登稿更沒下文。

    現在這家騙子公司的9人因涉嫌詐騙罪已被北京市海淀法院審理,此事在社會上引起的反響不小。人們不禁要問,這些教授怎麼了?智商都挺高,怎麼讓這些騙子公司給忽悠了?再説這些公司的騙術也不高明,類似手法已多有披露,怎麼還繼續上當?

    然細細琢磨,也不奇怪,這全是急於出名所釀下的苦果。為了出名,這些教授不顧其他,智商也“歸零”了,如此狀態怎麼能不上當受騙呢!如此事例説明,名,原來也能令人智昏!

    這些人上當受騙原因可能很多,但其中重要一條在於心存浮躁。這種浮躁心理,使不少人爭利於市、爭名於朝;使人不能認真工作、老實為人。眼下花點錢財,找人宣傳,露露臉面者有之;不下苦功,東拼西湊,敷衍成書者有之;剽竊他人成果,歸於自己名下者有之。這種由浮躁心理所造成的種種亂象,對我們的好傳統、好作風形成很大衝擊,對此我們當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