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廷:唯數量論的制度才讓論文遭到了輪番抄襲

發佈時間:2010年03月25日 10: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紅網

  近日,一篇題為《史上最牛的連壞抄襲門》的文章在網上引起了受到人們的關注,署名為“中大學子”的舉報者通過對比認為,僅一篇討論“宮腔粘連”的論文就遭到了16個單位25人的6輪連環抄襲。(3月24日《中國青年報》)

  令筆者詫異的是,在知道自己的論文被輪番抄襲之後,被抄襲者並沒有出現想象中的義憤填膺,而是以一種寬容的態度對造假者表示理解。畢竟也是過來人,也明白抄襲者不是刻意要拿自己的研究成果來給自己充門面,清楚他們是因為制度上的原因而不得不作出種被人詬病的事情。換用一句話説,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理解造假者的心情。

  無獨有偶,有關於學術造假方面的事情最近也在武漢大學鬧得沸沸颺颺。這兩個學術造假案雖然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領域,但始作俑者都是為了同樣的一個目的——實現論文數量上的“飛躍”,只有論文數量到達了一定的數量,那些職稱評定什麼的才可能有戲。這種情形又是誰為為之、孰令至之呢?原因當然很多。可在這裡,我只想談一點:那就是職稱評定的量化原則。可以説,正是因為制度上的規定才成了學術造假的氾濫,簡言之,那就是制度要你造假,君不得不造。

  從復旦大學申小龍、張汝龍抄襲案、華東理工大學胡黎明作假案等學術腐敗現象中,人們驚奇的發現,學術造假已經不是個別別有用心的人為了一己私利而做出的“有心之舉”,説得誇張點,這已經成了中國學術界的一種集體行為,一種在制度下不得已而為之的集體行為。

  學術研究的興盛與否是一個國家未來命運的風向標,好事者有意把學術研究成果和個人的前途挂鉤,以為“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殊不知,這種揠苗助長的方式錶面上能夠對學術界造成一種虛假的繁榮,但是骨子裏的則是造成了研究人員的浮躁心理。人們為了職稱為了前途不得不挖空心思杜撰“研究成果”,實在是沒法子了,“拿來主義”就成了研究人員的通用寶典。不斷出現的造假風波以及學術研究成果和水平的下降就是“唯成果數量是論”的回應。中國最近幾年的學術論文在數量上已經佔據了世界的前列,但是又有什麼用,國際上給中國的評價只能是科研大國,與科研強國的地位甚遠。

  杜絕學術界的造假風,除了在監督方式上下功夫之外,筆者認為,更要變更當前的“研究數量=職稱”制度,一個成果要花兩三年的時間才能出成果,要你一年上交三四篇論文這不是逼著人家造假嗎?再説了,一年出的這三四篇論文能夠有什麼價值,除了只能擠佔某些辦公室的保險櫃之外,恐怕再沒有其他的用處了。

責編:趙春曉

打印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邊看邊聊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