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王石川:擦汗門:有一種秀叫“政委擦汗”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11日 15:5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國際在線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昨日,一自稱武漢交警的男子向網絡爆料:8月3日,10名交警接通知後在烈日下等了30分鐘,等來武漢市交管局政委王斌,隨後交警們排隊讓其擦汗。昨晚,武漢市交管局新聞發言人陳驥稱,該局官員慰問路面交警是每年慣例,但並未讓交警專門在烈日下等30分鐘。陳驥還介紹,當時王斌去慰問的地方是武漢市洪山區的中南路,去慰問前確實通知過相關大隊,但被慰問交警並未在烈日下排隊等候半個小時,而是各自在崗位上執勤。(8月10日《新京報》)

  政委擦汗,是否作秀,雙方各執一詞,令人莫衷一是。其實,判斷是否作秀,不妨從細節入手,小心求證,比如若是慰問交警,為何帶著一眾記者和照相機跟拍擦汗?再比如,若是隨機慰問正在路面執勤交警,“(交警)各自在崗位上執勤”,而無導演痕跡,為何從圖片看,十名左右的民警在排隊等候擦汗?這不正驗證爆料者所稱的“(交警)集合,在烈日下等待了半個小時,就為等到政委前來擦汗”嗎?武漢市交管局新聞發言人陳驥也坦承,政委當日去慰問前確實通知過相關大隊,這一提前告知,是否就暗示下級要有準備?即便政委未有作秀之心,但下級心照不宣,為便於拍照考量,提前將交警集合,在烈日下苦等半小時。

  當然,至於爆料人所稱的“民警們不僅沒有感受到所謂的政委關懷,反因被淪為政委作秀的工具而氣憤不已”,尚有待求證。但毋庸贅言,政委擦汗確有人為操作的明顯痕跡,的確貽人以口實。

  筆者作為媒體從業者,耳聞目睹,對一些官員的作秀稍有了解。比如我們經常看到一些基層官員送溫暖,他們總是帶著記者,把慰問金交與貧困農民手中時,總是表情豐富,擺好pose,就等農民痛哭流涕、感恩戴德,就等記者不失時機地按下快門。送溫暖送就送了,為何非要帶著記者,唯恐世人不知?解決貧農的基本生活,本是政府之責,為何非要讓農民感恩戴德?

  這樣的作秀,雖然沒什麼技術含量,一些基層官員年復一年地重復使用,毫無新鮮感,但尚不算令人髮指。曾有朋友披露這樣一例,某年兒童節,有官員到幼兒園看望孩子,隨行帶著攝像記者,在劈啪的拍照聲中,領導笑吟吟地送了每個孩子一份禮物,但詭異的是,領導和記者一走,隨行的人竟然把禮物收回。這樣喪心病狂的作秀,實不多見。但新華社多年前報道過的一些次“秀”非一般的秀那麼令人憤怒:(2003年)9月11日上午,記者在陜西渭南市抗洪一線目睹了一樁怪事:已于10日晚成功封堵合龍的羅紋河入渭河口11日上午又進行了一場封堵“表演”儀式,目的僅是配合專程趕來的當地有關領導參加的合龍儀式。一位參加封堵搶險任務的部隊指揮員氣憤地説,要搞儀式也應該在昨天晚上封堵合龍時進行。戰士們爭分奪秒地搶時間堵口子,哪能讓抗洪進度等領導?要知道,早一分鐘堵住龍口,就會少淹一畝良田,下游人民就能少一份損失(2003年9月11日新華社)。這雖是一則陳年消息,但遍觀現實,類似的秀不勝枚舉,區別在於是笨拙還是更笨拙。

  平心而論,擦汗並無不可,但擦汗要擦得有藝術技巧、有技術含量,應遵循幾個原則,比如不能影響交警執勤,從而傷及公共秩序;不能損害交警權益,視警察為道具。

  當下,這是公民意識不斷蓬勃的時代,也是一個官意和民意需要對接的時代。秀不是壞事,官員走出去,秀一把,有利於貼近民眾,贏得親和力,從而樹立自身形象,提升政府公信力。一個不會秀的官員未必是好官員,但一個只知道秀的官員也不是好官員,秀得沒有藝術的官員不是好官員。秀得很笨拙,只會適得其反,激起民意反彈。當然,還應該看到,有的官員是“大圈子作秀、小圈子作孽”,其秀是為了大作形象工程,是為了取悅上峰,為此不惜弄虛作假、裝模作樣,這樣的秀就令人不齒了。

  要作秀更要實幹。如果只是作秀,而無實幹,就會使民眾抵觸和排斥。當前,有的官員善作面子工程,精於表演,秀得頗有水平,比如屢屢作流淚狀,但就是不幹事,或者説幹不了實事,光作秀就無意義。既要秀更要幹,既要擦汗,更要為交警辦實事。當然,武漢市交管局新聞發言人陳驥稱,該局黨組成員每人慰問路面執勤交警時,都帶有毛巾肥皂等慰問品,其實,為避免貽人口實,何不靜靜地發到單位?

  有網友稱:讓政委站半小時,民警排隊給他擦汗。這種揶揄代表了民意向背,即老百姓討厭作秀。期待官員的秀少一點,實幹多一點。(王石川)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