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央視網評

268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評論頻道 > 央視網評

消除貧困,艱難卻明媚的路徑選擇

社論 2012年6月25日07:06

“村村平坦路路爭輝鋪錦繡,處處小康樓樓溢彩慶豐年。”在烏蒙山區腹地的貴州省畢節市威寧縣迤那鎮芙蓉王新村,村民趙美榮將這樣一副對聯挂在新家門前。“過去住的是土坯房,政府幫我們拆了蓋上新房。”趙美榮説。10年來,我國扶貧開發取得顯著成就,農村居民的生存和溫飽問題基本解決。按原來的扶貧標準,我國2010年底的農村貧困人口減少到2688萬,提前實現了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貧困人口減半的目標,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重大貢獻。

我國經濟總量已經雄踞世界第二,一些沿海省市富可敵國,比如廣東省2008年的經濟總量已超過沙特阿拉伯、阿根廷和南非,但面對瑰麗的發展成就、豐饒的發展前景,我們理應保持清醒認識,意識到我國還存在大量貧困人口。當然,經過十年扶貧開發,我國貧困人口的境遇得到很大改觀,數字最具説服力:中央和地方財政安排的扶貧資金,從2001年的127.5億元,增加到2010年的349.3億元;到2010年底,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自然村通公路比例為88.1%、通電比例為98%、通電話比例為92.9%;從2002年至2010年,新增教育衛生用房3506.1萬平方米,解決了5675.7萬人、4999.3萬頭大牲畜的飲水困難……

更值得一提的是,根據《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提出的目標,到2020年,不僅要讓扶貧對象不愁吃、穿,享受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更要保證其人均純收入增長幅度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不僅要解決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更要鞏固溫飽,加快脫貧致富,讓他們的日子更有奔頭、未來更有盼頭。

我國貧困人口的生産生活條件有了明顯改善,但貧困人口卻有了大幅度提高,這貌似是一種悖論,實則彰顯了制度性關懷。貧困人口之所以明顯增多,是因為扶貧標準提高了。1986年第一次制定扶貧標準時,將農民人均純收入206元作為貧困標準;去年,中央決定將農民人均純收入2300元(2010年不變價)作為新的國家扶貧標準。按照這一標準,我國農村貧困人口將從2688萬人增至1.28億人,佔農村戶籍人口的13.4%。扶貧標準提高,意味著國家對貧困人口加大扶持力度;貧困人口增多,意味著扶貧任務更加繁重。為此,就需要不斷制度創新,提高貧困人口享受的各項公共服務水平,減少貧困人口數量。

首先,需要貧困地區官員具有使命感,樹立以脫貧為己任的政績觀。在今天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扶貧辦主任范小建直言:“你不能老躺在國家扶貧重點縣裏,自己不努力,在那裏等靠要,這是錯誤的。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儘快地擺脫貧困,這是當地黨政領導的責任和任務,這一點必須予以明確。”范小建説這話的背景是,有些地區爭戴貧困帽,一“貧”如喜——一戴上了貧困帽喜不自禁,安然享受國家各項優惠政策與資金投入,而缺乏了帶領當地老百姓脫貧的鬥志。這顯然是一種扭曲的政績觀,亟需擯棄。

其次,對貧困人口授之以魚,更要授之以漁。有些地方的貧困人口缺乏脫貧本領,簡單的資金投入只能解其一時之困,資金斷了,就會重新返貧。貧困人口之所以缺乏脫貧本領,一方面是因為受教育程度不高,謀生能力不強,另一方面與享受到的公共服務有限,缺乏謀生機會有關。比如地處窮山惡水,沒有出路,要改變命運就得走出大山,而又因為缺乏一技之長,即便走出大山也難以真正改變命運。對貧困人口進行必須的各項教育培訓,或者因地制宜對當地進行開發,貧困人口掌握了脫貧能力,才能更快遞脫貧,走向富裕。

最後,還應該豐富扶貧方式,健全扶貧制度。扶貧,不僅是政府職責,全社會都應該關注貧困人口。“政府主導、全社會參與”是我國扶貧的一大特色,但在扶貧實踐中可以發現,“政府主導”很強,“社會參與”不足。有學者認為,扶貧的過度行政化會出現明顯弊端,比如,究竟什麼樣的扶貧項目才最適合,貧困人口沒有多少發言權;項目能否成功,沒有人承擔責任。要提高政府扶貧資金的使用效率,應鼓勵和培養專業化的民間扶貧機構,根據民間組織的業績和信譽提供資金支持,並依據公開和透明的原則進行監管等等。

根據著名的短板理論,決定木桶盛水量的是長板,更是短板。減少乃至消除貧困,是經濟問題亦是政治問題;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重大任務和必經階段。從扶貧到脫貧,這註定是一條艱辛而漫長的路途,但只有改變貧困人口的命運,我們才能真正走向共同富裕。

專欄作家

“未富先老”不是問題,“養老多軌制”才是問題

“未富先老”不是問題,“養老多軌制”才是問題

肖鋒:《新週刊》總主筆、《財經郎眼》常約嘉賓、擅長社會趨勢營銷

此“帽”應為美國戴

此“帽”應為美國戴

王嵎生:中國前APEC高官、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戰略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變革的陣痛既痛又長

變革的陣痛既痛又長

安惠侯:外交部亞非司前司長、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理事

更多更多非常識

第319期:城市水災自救指南

天災固然難以避免,但加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水平,是公共救援達到前最重要的生命保障。[詳細]

第318期:高招“男女線”,區別對待一定有錯?

這個社會需要溫暖與正能量,但人們也應該明白,你為了免費的麵包所付出的代價,往往是最為昂貴的。[詳細]

第317期:暴雨天災亟需治水之道

天災固然難以避免,但需要我們更充分的準備應對之。[詳細]

第316期:呼籲停發新股不是提振股市之道

買東西事後覺得買貴了,不值這個價,就應該吸取教訓,下次買別的,而不是呼籲禁止所有同類商品出售。[詳細]

第315期:刑訴法修改,“不得強迫自證”有何意義

“不得強迫自證”意味著你有權保持沉默,但這並不妨礙司法公正、懲惡揚善。[詳細]

第314期:研究生就業難源自高校盲目“研究化”

研究生教育的擴張與學校的發展策略和學生的就業形勢都有關係。[詳細]

第313期:實體書店,也許再也沒有春天

經營書店不應成為小資們自娛自樂的文藝買賣,當人們在藍色港灣的湖畔頌詩之時,請不要忘了這些讀不到書的孩子們。[詳細]

第312期:富豪“選妃式”徵婚美滿了誰?

婚姻中的兩個人都應該是平等的,都應該是基於感情的結合,而非經濟因素。[詳細]

第311期:“刻章救妻”的悲劇如何避免?

沒有人否定廖某的犯罪行為,但更多的人表達的是同情。[詳細]

第310期:天價“地王”為何不是“孤家寡人”?

在促進房價合理回歸的路上,我們還有很多事要做,而抑制樓市投機,更是重中之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