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央視網評

224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評論頻道 > 央視網評

別再讓“黑車位”灰色化生存

作者 王石川 2012年5月8日 07:20

路面上有車位線,立著收費公示牌,收費員身穿制服,手拿蓋章發票。向你收停車費,你交不交?先別交,留個心眼,可能是黑停車 位騙錢。近日,記者調查,發現北京不少路邊停車位,並未備案卻私劃車位、自製公示牌、購買制服及發票收費。而網上很多公司承攬 相關業務,公示牌上“客戶想印啥印啥”。成本不足千元就能“建一個路邊停車場”,繁華地段可日收至少千元停車費。(5月7日《新 京報》)

在路邊劃個車位就堂皇收錢、漫抬停車費,黑車位的存在定義了何謂坐地起價。而且,黑車位一本萬利,成本不足千元往往一天就能 撈回,接下來便財源滾滾。收得心安理得,且肆無忌憚,誰導致了黑車位的灰色化生存?

眾所週知,公路是公共資源,路面車位不是誰想劃定就能劃定,更不能成為私人的後花園,想怎麼收費就怎麼收費。 以北 京停車位為例,其劃定由市政市容委和交管局共同規劃;規劃出的車位由運輸管理局和市政管委負責招標;停車管理公司中標後負責管 理車位並收費,其間由發改委的物價部門負責對車位定價。這其中涉及工商、地稅、城管、市政市容委、交通、發改委、消防等多個部 門合力管轄約束。換言之,無論是劃定還是招標,無論是定價還是管理,皆須由職能部門公開、公平、公正主導,私人不能染 指。

而北京為數不小的黑車位如牛皮癬似的赫然存在,既暴露出了一些人“敏銳”的商機意識,也暴露出職能部門的監管缺位。 按照規定,路邊佔道停車位,只能由交通隊交通設施科施劃。但黑停車位往往是利益人自己劃,或找專業公司劃。馬路上劃線 是否會遭到執法人員的干涉,北京國宏德源道路養護中心張經理表示,他們以前的劃線過程中從未遇到過有執法人員干涉。不劃白不劃 ,劃了不白劃,白劃誰不劃?

如果僅是擅自劃線,倒還不是最可怕,收費員居然搞得頗為正規,其穿的制服則可以在批發市場輕鬆買到,包括制服、印字 、肩章每套售價不超過100元。制服上的收費標誌、制服上印字的部位、內容還可由顧客自行擬定。此外,黑車位的價格公示 牌居然也有編號、車位數、價格、監督電話、舉報電話等。更可笑的是,監督電話往往印成自家的固定電話。

李鬼的招搖存在,與李逵疏于防範有關,更與武松失語有關。如果職能部門守土有責,李鬼也就無處遁逃。令人遺憾的是, 對於自製公示牌,朝陽城管監察大隊一名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只負責對黑停車場的查處,對於公示牌的製作無權管轄。而北京 交通部門則表示,市民可通過市政市容委查詢,發現停車場無備案,即可撥打屬地城管隊電話,對非法停車場進行取締處理。一個無權 管,一個要市民舉報,職能部門難道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待在辦公室裏吹吹空調,無所事事?

黑車位的存在固然暴露出監管缺位,也暴露出當前城市車位奇缺的現實困境。統計顯示,北京目前的機動車保有 量達到504萬輛,而停車位僅約248萬個,缺口達一半。而路側佔道停車位更是僅有5.5萬個,“行車難,停車也難”成了北京廣大車主的 共識。網上有段順口溜如此説道,“莫買車,行路難。小路堵,大路癱。奔馳車,比牛慢。二里路,走半天。莫買車,停車難。大小車 ,停滿院。放不下,停路邊。停車場,死要錢。”這或許可以解釋黑車位大行其道的一大原因。

黑車位違法,自然需要取締,但不能一除了之。如果僅僅清理,根據就無法紓解城市車位短缺的現實。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車位確 實難以適應需求。據北京日報報道,日本等國家車和車位的比例為1:1.3。照此比例,北京應有車位數650萬個,而實際上全市只約有 250萬個,缺口400萬個。因此,政府不妨將黑車位轉正,轉正並未容忍黑車位繼續存在,而是由政府統一收回,然後由職能部 門公開招標、定價和管理。

當然,應對車位短缺以及黑車位氾濫的困境,還需要強化法律尊嚴、健全制度設計,比如可以早日出臺停車立法。據悉,去年9月,《北京市機動車停車管理辦法(草案)》面向社會徵求民意。去年11月,北京市政府審議《北京市機動車停車管理辦法(草案)》過程中,要求解決停車場規劃與建設,加強停車收費企業監督管理和加快緩解居民區停車位不足等三方面問。停車立法,應更富前瞻性,在小區建設中別忽略車位的配套興建,不給黑車位生存的制度空間,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路面車位的停車費應該公之於眾,無論是總額還是具體流向都不能是筆糊塗賬。業內人士指出,北京每年停車收費保守估計大約百億,但進入國庫的僅有區區幾千萬元,是否如此值得查證。而且北京停車費水漲船高,如何界定車費標準,不能由政府自説自話。

一言以蔽之,“黑車位”的灰色化生存,折射出了制度無力,而遏制“黑車位”僅靠制度建設還不夠,如果監管缺失,“黑車位”顯然難以杜絕。

專欄作家

“未富先老”不是問題,“養老多軌制”才是問題

“未富先老”不是問題,“養老多軌制”才是問題

肖鋒:《新週刊》總主筆、《財經郎眼》常約嘉賓、擅長社會趨勢營銷

此“帽”應為美國戴

此“帽”應為美國戴

王嵎生:中國前APEC高官、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戰略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變革的陣痛既痛又長

變革的陣痛既痛又長

安惠侯:外交部亞非司前司長、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理事

更多更多非常識

第319期:城市水災自救指南

天災固然難以避免,但加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水平,是公共救援達到前最重要的生命保障。[詳細]

第318期:高招“男女線”,區別對待一定有錯?

這個社會需要溫暖與正能量,但人們也應該明白,你為了免費的麵包所付出的代價,往往是最為昂貴的。[詳細]

第317期:暴雨天災亟需治水之道

天災固然難以避免,但需要我們更充分的準備應對之。[詳細]

第316期:呼籲停發新股不是提振股市之道

買東西事後覺得買貴了,不值這個價,就應該吸取教訓,下次買別的,而不是呼籲禁止所有同類商品出售。[詳細]

第315期:刑訴法修改,“不得強迫自證”有何意義

“不得強迫自證”意味著你有權保持沉默,但這並不妨礙司法公正、懲惡揚善。[詳細]

第314期:研究生就業難源自高校盲目“研究化”

研究生教育的擴張與學校的發展策略和學生的就業形勢都有關係。[詳細]

第313期:實體書店,也許再也沒有春天

經營書店不應成為小資們自娛自樂的文藝買賣,當人們在藍色港灣的湖畔頌詩之時,請不要忘了這些讀不到書的孩子們。[詳細]

第312期:富豪“選妃式”徵婚美滿了誰?

婚姻中的兩個人都應該是平等的,都應該是基於感情的結合,而非經濟因素。[詳細]

第311期:“刻章救妻”的悲劇如何避免?

沒有人否定廖某的犯罪行為,但更多的人表達的是同情。[詳細]

第310期:天價“地王”為何不是“孤家寡人”?

在促進房價合理回歸的路上,我們還有很多事要做,而抑制樓市投機,更是重中之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