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環球時報社評:傳統媒體不應淪為微博印刷版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05日 09: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環球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郭美美與紅十字會到底有沒有關係,這個實在並不複雜的問題,被微博的一個個傳言攪得十分複雜。紅十字會的説法沒人信可以理解,然而警方公佈的信息也已經不管用,主導郭美美“身份認證”的一直是微博。中國有那麼多擅長調查的媒體,大多都順著微博的傳言定調子。很少有認真的調查文章出現,媒體質疑微博上謠言的熱情,遠遠小于質疑警方説法的積極性。

  微博在逐漸主導中國的信息傳播,傳統媒體一步步成為微博的附庸。首先是微博發佈信息的速度做到了最快,“723”動車事故就是從微博上最先傳播出來的。有統計顯示,現在一半以上的熱點新聞,都是通過微博等新媒體首發的。這是信息工具革命帶來的,無可逆轉。

  然而,微博上的議題設置,以及思想情緒對傳統媒體的影響,比信息快一步的影響更大。一段時間以來,諸如打拐、藥家鑫案、獨立參選人、指責倪萍做政協委員不稱職,以及包括郭美美事件的討論方向等等,微博都起了決定性的引導作用。傳統媒體報道微博意見領袖的動態,已經相當普遍。

  傳統媒體“跟著微博走”,並非沒有一定的合理性。因為微博在相當程度上反映了公眾的意見和訴求,它與真實社會的映照,往往是第一時間和不加修飾的。作為新聞報道的一大信息源,微博顯然是配得上的。

  然而微博對中國社會的意見反映又是很不全面的。首先微博使用者的構成,與中國社會的構成相差很大。微博常見的匿名發言,以及它的發散式傳播方式,對形成偏激情緒都敞開了漏洞。微博上的種種現實,使這個出現不久的輿論平臺還形不成穩定的社會責任感,情緒宣泄經常將解決問題的初衷淹沒。

  傳統媒體應與微博“打成一片”,從中汲取營養,但要努力避免被微博上的信息和話題控制,成為“集體微博控”。能潛得進微博,還得能浮得起來,如果我們隨波逐流,整個傳統媒體的思想深度,以及我們的多元性,都將被微博衝得七零八落。

  有人説,微博本身就是豐富、多元的。這話既對,也不對。微博的信息確實複雜而散亂,但微博自成一體的傳播方式,以及微博積極分子的相似性,決定了它與現實社會的多元化是不同的。實際情況表明,微博裏更容易形成強勢意見,它對弱勢意見的容忍遠遠低於現實社會。微博裏意見領袖的號召力,也高於現實社會。

  現在的問題是,很多傳統媒體的從業者出現對微博強勢意見的膜拜,無力站在一定的距離上,觀察並審視它們。這些媒體人本身對微博信息和強勢意見的形成做了貢獻和圍觀,反過來又被微博的情緒潮主宰。

  中國媒體人應當從對微博的被動中擺脫出來。如果我們一味轉載微博上的信息,表達與微博上同樣的情緒,甚至學著微博上的語言在報紙上罵“他媽的”,傳統媒體只能降低自己的水準,變鈍自己的敏銳,我們將成為微博的“印刷版”和“電視版”,我們將失去分辨能力,不自覺地向微博上的一切信息、甚至謠言磕頭。

  虛心向微博學習,但保持敢於挑戰微博強勢意見的精神獨立,這該是傳統媒體的不二之路。

責任編輯:趙春曉

熱詞:

  • 微博
  • 傳統媒體
  • 印刷版
  • 社評
  • 電視版
  • 身份認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