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相關新聞:
【視頻】安倍晉三齣任日本新首相
韓媒稱安倍執政初期重心繫經濟 避開外交難題
27日上午,日本新任首相安倍晉三率領新內閣與前任野田內閣進行了事務交接。新任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表示,在歷史問題上,安倍內閣將繼承“村山談話”,承認二戰期間日本進行的殖民統治與侵略。然而,在提及1993年時任官房長官河野洋平對慰安婦問題表示“道歉和反省”的“河野談話”時,菅義偉強調將“視專家意見”決定是否修改。一邊繼承一邊修改,安倍新內閣又將其外交的兩面性暴露無疑。
不僅如此,在教科書的問題上,安倍也不能正視歷史。早在2006年安倍晉三擔任日本首相的時候,就修訂1947年制定的《教育基本法》,增加了“熱愛祖國和家鄉”的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條款。日本文部科學省基於這一修訂的《教育基本法》,在2008年和2009年制定中小學校學習指導綱要和説明,並推出了一大批教科書,這些教科書稱韓日爭議獨島(日稱“竹島”)是日本領土。就日軍慰安婦問題的表述,其主體也變得模糊。而今年10月,安倍晉三競選總統時,也承諾著手修訂教科書審定標準等。
安倍及其新內閣為何在歷史問題上反復不著邊界,又為何在教科書問題上一再歪曲歷史?
事實上,不單安倍及其內閣在歷史問題上一再耍滑頭,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日本在對待歷史問題上就已經採取了大量的“選擇性記憶”。
日本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描述和追憶、乃至於學習和研究,重點集中于美軍的東京大轟炸,廣島、長崎兩顆原子彈的爆炸及其慘烈的程度,日本軍隊在太平洋戰場的頑強作戰,日本在中國東北(日本稱“滿洲”)建設的“王道樂土”等內容。而實際上,日本中學歷史課本中記載有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但是,在習慣上,日本的學校和教師基本上不講這段歷史。這一方面和日本治史厚古薄今的傳統習慣有關;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二戰的歷史對於日本來説是一段走向法西斯侵略、奴役其他國家和人民的歷史,同時也是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國的打擊下遭受失敗的歷史。同時,由於日本國內左中右學術派系的不同,這段歷史中的重大歷史問題也存在著大量的爭議,因此,這段歷史的教學在實際當中基本上被“選擇性記憶”人為地抹去。乃至日本青少年和普通民眾幾乎不能很好地認識這一段歷史。
一提到這段歷史,他們往往很容易被右翼、右派學者的觀點熏陶,併為其所左右。以至於日本國內到處流行日本擴大戰爭是迫不得已,是因為受到ABCD(指美國、英國、中國、荷蘭)四個國家的戰爭包圍,日本發動的戰爭是要將遭受西方白人殖民統治的亞洲國家和人民解放出來等等荒謬的認識。而卻故意淡化、甚至忘記了在中國的諸多大屠殺、在韓國的奴役和鎮壓、在東南亞以新殖民者的身份取代了英法荷等老牌殖民主義者,而且,當時日本這個新殖民主義者比英法等老牌殖民主義者更加兇狠、更加殘酷的事實。
在這種認識的基礎上,他們認為,釣魚島問題不是日本殖民主義時代遺留問題的産物,而是日本的“固有領土”。日本對亞洲國家的侵略和殖民統治並非像那些國家描寫的那樣殘酷地奴役、掠奪、壓榨,而是具有正義和建設的內容。這種教育和公眾輿論的導向,導致戰後成長起來的日本人很多在“選擇性記憶”中並不能真正了解歷史、認識歷史,當然也就不能深刻地反省歷史。在此基礎上就很容易受到日本右翼勢力的歪曲誘導,也就很容易在領土、歷史等大是大非問題上同日本的鄰國和亞洲國家發生嚴重的對立和衝突。因為認識、歷史的基礎知識和由此形成的觀念存在巨大的差異。因此,一旦這些問題上升到外交層面的對立和衝突,相當一部分日本民眾都會選擇支持政府的右傾政策,支持右翼、右派領導人激化與鄰國矛盾的言行。這是令鄰國對日本社會失望、悲哀、憤怒,又不容易解決的日本社會實際問題。
一個國家的歷史教科書直接影響著這個國家的歷史觀。如果日本一直延續“選擇性記憶”的歷史教育,那麼日本民眾就無法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歷史。日本政客如果不摒棄這種扭曲的歷史觀,不對昔日侵略歷史進行徹底反省,必將將日本國家發展的大方向引向邪路——一個沒有善惡是非的歷史評價與總結,一個與鄰國對抗陷入孤立狀態的局面,一個迷失了大方向的暗淡未來。(部分資料選自外交學院教授周永生發表在央視網的專欄《日本的歷史觀:選擇性失憶》一文)
胡澎,史學博士,民盟成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1997年畢業于日本富山大學人文科學研究科日本東洋文化專業,獲文學碩士學位。2004年5月獲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
馮昭奎,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中國中日關係史學會副會長。1983年改行搞日本研究和國際問題研究。他的作品總是蘊含著一個道理:不懂科技,不懂辯證法,就不懂國際關係,不懂戰爭。
在官方難以提供足夠完善的孤兒福利救濟的情況下,是否給民間力量一個規範生長的空間和支持?問題是時代的符號,對問題的求解是對時代的注解。[詳細]
無論是司機還是行人,有太多的陋習需要去修正;有太多不完善的道路設施需要去修葺,車輪滾滾,文明不要被落在身後。[詳細]
要堅持推進改革,釋放個人的自由,讓更多人發展自己的夢想,中國的未來必定是“長風破浪會有時”。[詳細]
日本一直仰視著它身旁所有的強者,從盛唐到歐美,從中華文明到工業科技。一路走來,大和民族時而謙卑恭謹,饑渴地學習一切新知只為讓自己變得更強;時而自大傲慢,以變強為圭臬,不斷擴張、征伐。[詳細]
“美國夢”已經成就了一個國家和無數國民。無論美國人如何討論它,都不是考慮是否放棄“美國夢”,而是如何修復它。其所代表的富裕、繁榮和背後的精神內涵,都值得正在發展中的國家去學習和借鑒。[詳細]
橫跨歐亞兩大洲的俄羅斯,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在東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交替作用下,成為一個具有特殊的雙重矛盾性質的國家。俄羅斯,屬於東方,還是西方?[詳細]
理性的德國沉穩、嚴謹;激情的德國把國家與榮譽看得無比崇高。在短暫的統一歷史中,德國國內一直在按照自身認為正確思路審慎前行。[詳細]
無論這些邪教吹得有多神,不變的是他們控製成員,瘋狂斂財的本質。但只要看清他們的本質,相信正常的信仰是教人向善的,就不會被他們迷惑。[詳細]
大和民族是世界上很奇異和獨特的民族,他們一手捧著柔美秀麗的菊花,一手提著鋒利的刀劍,總是神情緊張地聳立在地球之顛。[詳細]
擅長政治平衡手腕的安倍晉三如果再次上任,相信對中日關係而言不會是一件壞事。[詳細]